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环境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中美两国所倡导的"人权观"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从中美人权标准的界定、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人权和主权的关系问题以及局部人权和整体人权的关系问题四个角度来分析中美人权观的分歧,缓解中美人权观的分歧。  相似文献   

2.
从美国西部到美国东部,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笔者在美两年间,切身感受和体验到,中美关系正在发生着某种变迁,中国在美国的影响力在趋于上扬。然而,由此而引发的中美两国之间的新问题和新摩擦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2009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30周年。作为见证30年前这一历史时刻的(中美两国)唯一健在的国家领导人,卡特此时的心情无疑会非常兴奋和欣慰。  相似文献   

4.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其表达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每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特有的社会意识、思维定势和认知理解系统,形成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文章从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哲学观念、思维方式这五个方面对比了中美广告语言的异同,以期为广告设计者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5.
徐向楠 《现代交际》2014,(11):129-129
中国和美国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两大教育体系,由于社会性质和文化背景,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所以中美两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模式和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将在教育管理方面、学校课程设计方面,以及学校考试制度等方面,对比中美两国在基础教育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站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当今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本文将从文化根源的角度探析中美家庭教育不同的原因。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希望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中美基础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果来看,美国教育模式呈现出较大的优势。本文从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两个大的方向入手,对中美高中教育状况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较细致深入的对比,对美国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在借鉴中确立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13日,第二次中美能源政策对话在杭州举行。今年的能源政策对话从气氛到内容都展现了明显积极的态势。一是中美就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已形成共识。面对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的形势,现在美国主流界已基本接受了中国的看法,即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需要相互合作;共同维持国际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油价的合理性是中美的利益和责  相似文献   

9.
动物学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中美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动物学"内容的教材体系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中美两国教材在内容的整体体系、同一节教学内容体系上均有不同,而这种不同也与中美两国的课程标准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专栏作家薛涌长期关注着中美两国的教育问题。2009年年初,他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现身说法,推出《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从播放古典音乐哄孩子入睡,到防止互联网让青少年变傻,薛涌的笔锋触及当前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1.
作为居世界前两位的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中美都离不开中东石油。中美在中东必然因石油而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重性——事实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中东石油领域,如果两国展开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双方可能走向“零和”或两败俱伤的“负数”结局;如果两国开展对话、合作或实现竞争下的合作,则完全可以在中东石油甚至其他能源领域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中东石油关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居世界前两位的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中美都离不开中东石油。中美在中东必然因石油而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重性——事实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中东石油领域,如果两国展开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双方可能走向“零和”或两败俱伤的“负数”结局;如果两国开展对话、合作或实现竞争下的合作,则完全可以在中东石油甚至其他能源领域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3.
刘韧 《职业》2016,(12):27-28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点支持的教育领域。本文就中美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对比,对我国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雁 《职业》2016,(3):103-104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沉淀,而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它甚至成为了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的隔膜.中美之间这种复杂多面的文化差异,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下的产物,是两国人民世世代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差异影响的结果.本文试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差异入手,就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做一个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中美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来看,中美文学中的诗歌大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我们通过分析这些诗篇的地域性,可以很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地方风土人情,更好地中美文学的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中国第一部诗歌《诗经》和美国诗歌《海湾圣诗》等几部作品为典型,以期在诗歌的鉴赏基础上,掌握中美文学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35年前的今天,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发生在1979年的这一历史事件堪称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史上最具战略意义的事件。它不仅翻开了中美两国关系新的一页,而且对国际形势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35年来,在中美几代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走过了风风雨雨,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1979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仅24.5亿美元;2013年,已突破5000亿美元。双向投资也从建交初期的微乎其微发展到目前超过1000亿美元。今天,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进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已有的中美教育上的差异,从文化的最根本处着手,切换不同视角,分别从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家庭环境以及科研环境进行探讨,提出中美教育差异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永恒主题,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精神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程。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既是一场激烈的经济斗争,也是一场尖锐的政治斗争,更是一场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美贸易摩擦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以互联网思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1972年2月2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中国之行即将结束的前一天,来到杭州住进西湖国宾馆,拟于28日到上海向全世界发布“中美上海公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已逐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幼教培养发展已有100余年,回顾整个历程,我们虽然进行了多项改革,但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相互作用下,借鉴外国优秀教育经验,总结其发展中所产生的弊端对于我国幼教培养更是有所裨益。本文在对我国与美国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二者的共性及个性,分别从中美两国幼儿教师职业培养的现状,中美两国幼儿教师培养的内容及情况的差异,美国幼儿教师培养给我国带来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