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语言模因的形成,在充分理解符号学理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挖掘语言模因作为文化符号所带有的相应的符号意义,并在目的语中找到具有对等符号意义的语言符号.该研究使语言模因翻译行为不再局限于纯语言的范畴,而是基于语际交往的层面给予译者充分的翻译研究权利.这样一来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符号转换过程中,译者不仅在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上能够充分考虑到源语与译语、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差异,而且会运用各种策略和翻译方法把原文各个层面的意义准确地反映在译文中,以此实现意义的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目的语中缺少源语的文化现象,目的语与源语在词汇内涵中的差异都会导致文化误读。在大多数情况下,误读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增加目标语文化的艺术表现力。要想尽可能避免文化误读,译者需要精通本国文化和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形式,从一开始便嵌入了政治的符号,并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的影响与制约。当前,翻译界已经逐渐意识到翻译活动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涉及源语及目的语两种文化,有着复杂交往行为的过程。翻译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行为,渗透着社会文化的政治特性。  相似文献   

4.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语际转换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源语(SL)及目的语(TL)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文化-语言-思维的疏离(Distancing)及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带来了翻译中的文化蔽体(Cultural eclipse).它们呈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且潜藏于个人风格、审美观念、文化心理当中.以语言文化的异质、同质辨证统一观为导向,认为这些文化屏障大多是可以跨越的,并就此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跨文化交际活动为目的的翻译,与其说涉及的是两种语言,倒不如说涉及的是两种文化。由于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源语文化在翻译中难以重构。本文试图通过对源语文化在翻译中难以重构这一现象的剖析来探讨翻译中涉及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作为一种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只是文字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源语与目标语在词汇、句法、语篇层面上存在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因此可以在翻译教学中通过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的瑰宝与精华,其用词精炼,含义深刻,妙趣横生,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因为习语蕴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在翻译时不仅要设法保留和传达原文特有的寓意,还应根据翻译语言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作相应的艺术加工,以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商务英语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发挥源语语篇在目的语受众文化中应有的功能。处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现象与词语的处理和句法的处理同等重要。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技巧,更要注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阅读不是读者单向从文章的表层符号中接触和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展开的一种交际行为。英语阅读中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隐藏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深入剖析词汇、语句、语篇中的各类文化障碍,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文化渗透,排除跨文化障碍,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力的增强,而且能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使其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实现外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人才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际是符号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具有语言一样的社会文化属性.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行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规则,了解这些规则,对于正确使用非言语语,提高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从英汉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入手.从时代性、民族性和语境性三个方面比较分析英汉委婉语的文化个性,探求中西文化的异同。在翻译委婉语时,要准确把握其语言规则、语境和个性文化,做到文化的移植,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译,顾名思义是一种翻译活动,即指学生以口语的方式,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方式。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意识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口译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兼顾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语言文化与口译之间的关系,指出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的意义包括概念义、附加义、语法义、文化义和搭配义。两种语言符号对译有五种常见形式。在两种语言符号对译中,欲反映原语语言符号的跨文化信息,就应着重体现附加义和文化义。语言符号对译与言语翻译的主要差异在于有无具体语境(或情境);而同属言语翻译的双语词典例证翻译和语篇翻译之间的差异主要是:(1)具体语境(或情境)的大小;(2)体现语用和形象的表现力不同。  相似文献   

14.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交际失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受各自的语言文化的制约。委婉语的跨文化理解障碍或使用不当往往容易造成误解,进而引起交际的失误。本文通过英汉委婉语言的比较,多角度探析了交际失误的原因。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就应该了解英、汉委婉语各自的语言特点,提高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从而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指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语言转换行为,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文化的差异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和功能对等的概念,有助于找出传递源语文化信息的最佳方式,寻求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翻译中的文化对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图式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有效的文化图式翻译既需要遵循文化顺应原则让目标语读者顺利地摄取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内涵,又需要遵循文化传播原则向目标语读者展示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魅力。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需要对应地采取归化翻译以利于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文化图式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异化翻译策略以利于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内容在目标语中的传播并有助于目标语读者建立新的相关文化图式。  相似文献   

17.
电影片名不同译名的选择最终则取决于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译者的文化感知力,即一种跨文化的感知能力。译者只有在具备了跨越源语与目的语两种文化的感知能力,深入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深层涵义,才能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结合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翻译出艺术性与商业性完美的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中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翻译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趋势:翻译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考虑到不同语言中的文化特征,译者应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建立起文化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9.
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也是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符号的转变,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信息传递的缺陷与困惑,如语言负载信息的传递缺陷、词汇的内涵差异与空缺现象、翻译是以源语文化还是以译语文化为标准等,要解决这些困惑,必须把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定为“在目的语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文化意义或者说在文化上信于原文”,并在“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意译”、“意译”这四种翻译方法中贯彻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语篇的解读与互文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特性之一,在文艺批评、语篇分析、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经常要涉及到这一概念,对于互文性的进一步理解,可以使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得到发展,本文从互文性出发,得出对语篇的意义进行新的理解。本文强调了文本的符号性和和文本的社会功能。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符号的、文化的、跨文化的、心理的、社会的和认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