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以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地采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靳强 《新天地》2011,(10):229-229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但在强调师生之间这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同时不要忘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的要求是学习的必备保证,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教师良好的教态、准确的教学语言、工整的板书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让他们能轻松学习。  相似文献   

4.
汪玉荣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6):137-138,102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始终要把学生的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主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采用多种创新教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创新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而解剖学教学具有特殊性,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针对各种心理问题,采取细心疏导,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降低学生在听力训练中的情感过滤。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过程 ,是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向学生输出各种信息 ,同时 ,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 ,两者形成良性刺激和良好的信息循环 ,如此往复 ,师生双方配合协调 ,合作愉快 (成功 ) ,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 ,营造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 ,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因此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注意为教学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氛围 ,采取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上均衡、协调发展 ,从而获得最…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自卑、厌学、对学习无所谓、自暴自弃甚至逆反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二是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鼓励和发展.对学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及时的予以引导、矫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如何营造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舞蹈艺术的特点,舞蹈教学中,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探究态度,以及教与学的角度,阐述了营造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对有于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营造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当前广大政治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积极建设和谐思想品德课堂,正是"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教学课堂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良好的兴趣,有利于师生共识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交际心理——良性循环的交际心理与逆反现象的交际心理。两种交际心理的产生对教学和学习成绩影响很大 ,良好的交际心理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提高 ,逆反现象的交际心理就会适得其反。提倡师生之间良性循环的交际心理 ,使“教”与“学”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心理素质与俄语教学之间的关系,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双方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心理素质对每个学生学习俄语的重要性,并要求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有效地提高俄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近成熟,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有着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作为体育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用新颖的教法、适宜的环境和快乐的氛围、教师的影响力、教师对体育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情感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学习自主性与教学方式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英语课程的新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及时调整传统的教师角色,在课内外利用教学主导性改进教学行为,通过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适合不同任务的学习策略,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最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以及独立吸纳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引入了互动式英语口语教学法。此教学法倡导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英语教师应改变他们在教学中的角色,牢记学生是中心和教学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提高学生互动性学习兴趣,进行仔细的课堂设计和准备。  相似文献   

16.
人际吸引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也是现代教育教学可以借鉴的理论。从人际吸引的各项因素入手梳理教师人际吸引力对课程教学的具体影响,研究提升教师人际吸引力的可行方法。教师人际吸引力研究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从生源质量、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风气四个方面分析了在扩招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对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弱化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对大学教师的传统地位带来挑战。但学生知识的内化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学识力量和表现力量仍对学生知识内化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9.
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学校实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指学生按照规定的项目和程序给任课教师打分或分等。这种评价方式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理假设,具有相当信度,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评价指标和项目的设计、评价集的选择、参评学生样本、对教师的教学发展潜力考察以及某些社会风气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等等,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高校师德状况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指出高校存在着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影响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教师为人师表形象欠佳,缺乏对学生道德形成的良好示范;教师奉献敬业精神不强,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教书与育人相脱节,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问题。针对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教师要强化师德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形成全员育人氛围;另一方面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广大教师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从而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