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动态分析:1993-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2007年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具有不断弱化的趋势.这是适应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国有银行改制与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银行业竞争程度和金融创新水平提高也是导致信贷渠道弱化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20年中国10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的影响,并建立了3个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大会显著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规模,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更为敏感;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大,商业银行会改变其信贷供给结构,将信贷投向风险较小的个人贷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信贷资金来源方的储蓄意愿、信贷需求方的贷款需求,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过程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而货币政策渠道具有一定的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0—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 使用Driscoll和Kraay(1998)的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检验, 并且考虑银行之间可能存在空间截面自相关问题, 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周期缺口系数显著为正, 商业银行规模系数显著为负, 贷款损失拨备系数为负但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存在一定的逆周期性;商业银行“太大而不能倒”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现实情况;贷款损失拨备计提不仅基于利润理论, 也会受到成本费用理论的影响, 这两个理论之间的权衡造成贷款损失拨备系数并不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4.
省联社的存在改变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但省联社参与治理下的农村商业银行大股东掏空行为尚待研究。省联社通过省政府的行政赋权,剥夺了原属于农村商业银行股东的部分控制权,造成了农村商业银行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这一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发现,农村商业银行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同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程度越强,意味着省联社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控制力越强,农村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掏空就越强,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这种影响则不显著。针对股权结构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不会对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下农村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掏空行为产生影响;而股权制衡度越高,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下农村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掏空效应越强;此外,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内对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联社模式对农村商业银行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应分地区具体问题具体看待,省联社改革应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研究结论对“一省一策”推进省联社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保护农村商业银行中小股东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个人住房贷款以其可靠的担保、较高的收益、较低的风险受到了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升,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重要的信贷业务种类.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将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作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在银行贷款中所占比重也日渐提高.但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由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所引发的各种形式的风险不断涌现出来,不良贷款率也逐步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而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相对比较欠缺,文章就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贷款结构与中国实体经济结构的行业分布偏离度、客户偏离度等指标。在兼顾经济增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本文实证研究了偏离度、集中度等指标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业的贷款质量主要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影响,两方面的作用效果均是显著的,但由银行自身决策造成的内部影响大于外部影响。(2)宽松的货币环境可能提升实体经济的财务状况,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3)商业银行的客户集中度过高可能会恶化其贷款质量,降低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助于提升银行的贷款质量;(4)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偏离度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5)商业银行根据其对行业发展前景预判对贷款行业配置及时调整,是保证企业贷款质量的必要前提。针对这些研究发现,本文末尾提出了若干建议供银行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分配时,除了关注企业的资产与抵押品状况,“银企关系”也成为影响企业获得信贷资金、安排债务结构的主要因素。以2004-2011年中国沪深两市所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融发展水平、银企关系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与长期债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银企关系与长期债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关系可以打破原有的融资约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长期贷款资源;金融市场发展削弱了银企关系的作用,使企业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需要的贷款。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波动,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需要认真研究。为此,利用1980—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及其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国有经济比重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随着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因此,欲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必须遏制国有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存在惊人的不良资产,政府和银行都为根治这一"硬伤"在作努力,但成效甚微。项目贷款在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中占极重要地位。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贷款职能及对借款人角色的比较,笔者认为,西方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的全职能管理机制和他们对借款人多维的视角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扭转"在信贷交易中借款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自1984年以来,我国全社会资金流量中,信贷资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信贷资金配置是否有效率,又直接取决于能否建立有效的竞争性金融体系;竞争性金融体系的建立,又有赖于竞争性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形成。我国现有的四家专业银行在分离出政策性金融业务之后,能否转化成为“六自”的商业银行,进而形成有效的信贷市场,首先需要建立竞争性商业银行组织体系。 本文将从国际上各种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1.
行为金融可以解释很多金融问题,已逐渐的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基于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避免行业过度集中,建立有效的人才聘用制度来提高银行的整体实力,注重逐步调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价值感受和判断偏差,缩小期望值差异,降低羊群效应等方面研究入手,并提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央行宏观指导、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实施组合营销、开展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方面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金融机构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布不仅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且也受政府相关制度安排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国有商业银行均衡分布为特征的商业银行空间组织模式的运行绩效日趋下降.为此,我国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适度收缩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同时,通过新兴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扩张,加速金融机构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个人消费信贷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新兴领域,对银行拓展服务领域,取得竞争优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秦皇岛市国有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现状的调查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绿色信贷业务涉及贷款人、借款人和监管者这三种直接的利益主体。在绿色信贷业务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与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可持续金融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取向存在共生共荣的关系。作为绿色信贷实行的桥梁,环境信息公开和共享情况直接影响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建立“绿色银行”评价机制,鼓励银行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的绿色金融产品,是完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有效的利益“抓手”。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私营企业正作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私营企业融资却受到种种限制 ,严重地阻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要解决私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必须动员政府、社会、国有银行和私营企业等各方面的力量。政府要在法律上为私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政策上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 ;社会要逐步完善扶持中小企业的服务系统 ;私营企业也应不断改进其管理水平 ,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观念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经营和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前,金融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到各家商业银行,都普遍遭遇到"钱荒"的困扰,与此同时,过剩的民间资本在寻找投资的出口。商业银行竞相发布理财产品,担保业异化,高息揽储,更有甚者搞非法集资。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分析河南省金融市场现状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扩大就业以及河南省经济平稳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体系之外建立起多层次的银行机构,例如民营银行,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乃至整个中国银行体系的健全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为发展民营银行提出了五大理由。首先,民营银行的核心优势是明显的:民有加民营带来产权明晰、独立经营;其次,由于没有国家信用作为最终保障,民营银行需要各种相关外部条件作为其发展的前提,包括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全面有效的监管体系,相关制度的健全等。同时,发展民营银行本身也可以促进上述外部条件的建立和完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互动关联。最后,发展民营银行还可以大大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总之,发展民营银行,对于中国银行业迎接WTO带来的挑战,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 ,遭受外资银行重大冲击的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体制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融资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采取建立健全银行风险预警系统 ,尽快完成企业化改革 ,提高资本充足率 ,积极化解不良资产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在四行联手以提高其竞争力的同时 ,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国际协调等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9.
作为德国的中小银行,在全能银行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格平根储蓄银行坚持以传统的商业信贷为核心业务,充分挖掘地方的客户潜力,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地区经济一起发展。格平根储蓄银行的发展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日趋显著,但不同形态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面与影响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使用16家上市银行样本数据并按类别分为4组,采用了GMM估计法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和检验了P2P、第三方支付和众筹这三种互联网金融形态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发展以及业务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P2P、第三方支付和众筹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盈利发展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P2P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有负向影响;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有正向影响;众筹对5大行和城商行的盈利以及非利息收入无影响,但对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有正向影响.建议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变革,吸收互联网金融形态中的优势部分,进一步整合资源设立直销银行,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提升服务价值与风险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