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作文教学,很多人认为:指导写作是重点,批改作文是关键,要么篇篇红,要么篇篇分。然而,实践证明,作文评讲也应作为重点。作文评讲是帮助作文批改收到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习作者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措施,绝不可等闲视之。作文评讲得好,可使学生对老师的批改茅塞顿开,可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加深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的语感语体习惯,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那么,怎样评讲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要善于抓住契机,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把学生的习作同教材所选课文以及报刊、…  相似文献   

2.
作文评讲课同作文指导课一样重要,相比于写前指导,作后讲评要更有细心、更有耐心。评讲不仅是针对每个学生习作水平的指导,更是对每个学生不同个性发现后的反馈,是个性化极强的教学。上好作文评讲课,批改作文时就要做好这么几项工作:1.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做好批改记录。记录的内容很多:可以是遣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课老师重指导,轻评讲,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里的轻评讲不是指老师对于学生的作文少评讲或不评讲,而是指老师对于作文评讲过于单调,一般的模式莫过于指出全班学生存在的通病,再念一念优秀的习作,然后,学生再按老师的批改进行修改,最后在誊写上交。  相似文献   

4.
一、评讲要肯定成绩 众所周知,传统的作文评讲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评讲方法单一,教师选一篇或几篇优秀作文一读到底,学生枯燥地坐着听。这种方法的实施,认真的学生还能听到一些,不认真的学生则是这只耳朵听,那只耳朵出。二是老师的评讲面面俱到,惟恐漏掉哪一个环节而贻误了学生。因而,老师列举了本次作文的一大堆优点、一连串毛病,一一向学生通报。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延伸、扩展和补充。“传统作文教学重指导、轻评讲。现在我们提倡写作指导粗一点,时间少一点;习作讲评则要细一点,时间要充分。”(《课标解读》)因此.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把作文评改放在重要的位置.打破传统作文评价主体单一、评改过程封闭的旧模式。构建了“美文欣赏——范文引路——拙文导改——自改互评——改后师评”的小学作文多元互动评改课堂教学模式,以评价主体多元互动,评价过程开放发展,评价功能激励性.评价语言多样化等原则.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习作修改之中发现修改带来的变化,体验修改带来的成功,享受修改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综观新课程语文教材。都是学生学习习作、进行小练笔的最好典范。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教学中,要求习作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人手,从学生的实际人手,引导学生说真话讲真情,表达真情实感。“以做人为习作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在育人的活动中实现作文教学的目标,使作文活动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把习作教学和学生做人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习作教学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作文评讲除了要教给学生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还肩负着树立学生作文自信.培养学生修改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诸多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构建由“群星闪耀”、“美文点击”、“精彩放送”、“出谋划策”这四个板块组成的作文评讲模式使上述学习目标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保持和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讲作文,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作文弊端作诊断并实施治疗的过程,因而评讲技巧的优劣与写作水平是否迅速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不妨把医生治病的作法用于作文评讲。下面是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是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在习作评价上,要求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并让学生通过自改和互评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和相互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注重情感评价,特别是在作文点评中给予学生“信任、尊重、激励、宽容、了解和提醒”的情感赞美,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很有效的途径,因为“作”要靠“评”来完善,而评改是学生习作再认识再提高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师命题,学生按要求作文,教师批改、评讲,学生再作文,这就是一成不变的作文教学循环过程。教师花费的心血可谓多矣,可效果怎样?学生还是写不好。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寻求教学方式的转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聊天式作文:  相似文献   

12.
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不管是老师评价,还是学生自评,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四步三法"作文训练就是兼顾了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以及老师的精讲精评。使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最终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说:作文应该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所以在作文教学当中,要在开阔学生习作思路和启发学生自由表达上下功夫。在习作的时间、空间、任务上多给学生些自由,放开手,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习作气氛中无拘无束,敢想敢说,自由奔放,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传统和现行的批改和评讲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作文批改与评讲中要转变观念,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令真正的受众复位和主体回归,从而扶正教、学双方的关系,优化受众结构和参照群体,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变学生的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把作文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并进而使写作成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动力,使作文教学成为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前,改革之风正在全国各条战线盛吹。改革能出成绩,不改革就要碰钉子,吃苦头。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作文评讲,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实践使我认识到,成功的作文评讲,既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又能有力地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与想象力,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九七八年以来,我已送走四届不同类型的学生,而高考语文成绩却在逐年提高:平均  相似文献   

16.
齐文华 《新天地》2011,(7):87-8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注重收集素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指导,更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应变多问多讲,以教师分析为主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边体验边倾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难、难作文”,作文困扰着师生,让师生谈“作”色变。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小学生作文习作大都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作文成了无源之水。要根治小学生作文中的弊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非改革作文教学不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解决作文教学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谈及作文教学,“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这可能是在作文教学起点任教老师的共同感受。教学生初学习作,千头万绪,为师者易犯急躁情绪,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作文技巧全都教给学生,结果,反而弄得这些刚涉足习作的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习作兴趣和主动性更是无从谈起。而教师,由于教学观念陈旧,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行为。然而,提起作文,学生就会束手无策,由此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不敢轻易作文,不能轻松作文。而中年级学生,又处在从低年级的写话过渡到习作的启蒙开篇阶段,因此,教师应寻求克服学生对习作畏惧的有效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习作,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习作。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两三年的“作文个性化”教学实验.我们的学生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作文“假、大、空”的状况,学生的习作已有多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而且可喜的是,学生经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引领。大都爱上了作文。达到了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的程度。几年来,我在思索中探究,现将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