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自从Fónagy提出"语音隐语"这一概念以来,语音隐喻在受到一定的关注。语音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语音隐喻在广告语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同音异形异义隐喻、同音同形异义隐喻、语音仿拟。语音隐喻在广告语中使用应遵循象似性原则、语境化原则、文化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语音层面来看,几乎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异义字(词),这就为以谐音双关为主要形式的语音隐喻的产生提供了语音条件。所谓语音隐喻是指不同的所指通过其能指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语音成分在语音层面上所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本文从隐喻认知角度探讨语音层面所存在的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3.
现代隐喻理论把隐喻看做是认知现象。英语中同音异义类隐喻可以引起很多幽默,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增添了几分乐趣。文章充分地分析了用于英语幽默中的同音异义类隐喻,同音异义类隐喻在新旧事物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以轻松的幽默形式加深了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英语中产生幽默效果的同音异义类隐喻的有音同形异异义类隐喻,音异形同异义类隐喻和完全音同形同异义类隐喻。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隐喻与广告语的关系,探讨了隐喻思维在广告语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概念合成是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而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概念合成过程同样存在于隐喻现象中。文章在分析了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分类后,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解读,提出:(1)电视广告语篇中的隐喻是概念合成的临时结构;(2)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意义的获得与人类的认知紧密相关,它依靠的是概念合成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6.
对语法隐喻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介绍,对几则英语广告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做以分析,探求其在广告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及积极的劝说作用。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有力工具。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概念隐喻的意义,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中英文广告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进行了研究。认为概念隐喻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验证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幽默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幽默反映了英语文化中的价值、偏见以及现实等。英语幽默产生的根源多种多样,有修辞格的巧妙运用,有对语用中合作原则的违反,也有因词汇、语法、句法歧义而产生。现从英语语音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的语音根源,即同音异义、谐音、音渡、斯普纳首音误置、语音停顿和重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对一则多模态广告语篇的意义进行探讨,旨在以概念转喻和隐喻为切入点,聚焦隐喻性多模态广告语篇中整体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在概括总结多模态隐喻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指出,隐喻性多模态语篇整体意义的产生源于在转喻和隐喻互动基础上进行的概念合成。从认知构建的角度对语篇加以研究有助于从本质上阐释多模态广告实现劝说和审美功能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0.
解读广告英语中的隐喻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语言中历史最悠久的修辞格之一,频繁地出现在现代商业广告中,使得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简单、具体、形象,极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结合商业广告中大量蕴涵隐喻的实例,探讨了隐喻修辞格的结构特点、工作机制和在广告语中的语法模式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理论与英语广告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广告已进入千家万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告用语作为一种实用语体,在语音、词汇、语法、句法、修辞等方面都独具特点。本文拟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广告语的语言特点。一、合作原则在广告语申的遵守和违反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P.Grice)认为人们在谈话中,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所谓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它包括四个方面,即:质的准则(TheMaximofQuality)、量的准则(TheMaximofQuantity)、关系准则(TheMaximofRel-evance)、方式准则(TheMaximof…  相似文献   

12.
中外广告语中的隐喻和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中得到广泛应用.隐喻的使用不仅使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而富有启发,还可以激起观众的想像力.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受语言、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对中外广告语中隐喻概念的认知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预设是说话双方共同知晓并且承认的背景知识,它是语言经济性的反映.广告语中的预设与语言全息,表现形式有语音预设、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预设的递归性、主观性、单向性、隐蔽性、可撤消性、信息凸显和认知多维性等,决定了广告语讲究客观实在性、情境适合性、民族文化性及艺术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隐喻是指语气系统的非一致式体现.语气隐喻在广告语篇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广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经典中英文广告中存在形容词化现象,但以往的研究并未给予足够重视。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语法隐喻中形容词化的相关描述为理论基础,以形容词化的四种方式为维度对中英文广告语进行具体论述。研究发现,尽管中英文广告语中的形容词使用频率较高,但呈现级阶变化的形容词使用频率较低。相比之下,中文广告语的形容词化不如英文广告语明显。语义扩充、语义重组、英汉语言自身特点、广告文体的独有特征、广告商等因素共同影响中英文广告语形容词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技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促使多种非语言符号诸如图像、声音、颜色等参与隐喻的构建,因此,有关多模态语篇中的隐喻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以公益广告Family为例解读广告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进一步揭示广告中的文化内涵,以期为研究广告中的隐喻提供新的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以英文商业广告标题和口号为研究对象,从对等和认知理论的角度研究广告中隐喻的英汉翻译策略及实例。通过对已出版的或广为流传的一些广告译例进行评析,并对部分广告语提出自己的译文;提出除了将隐喻译成隐喻、译成其它修辞手段、译成非修辞表达等策略外还应包括非隐喻译成隐喻,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语音隐喻的层面,对日语流行语语音的认知机理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日语流行语的创造与语音隐喻有很大的关系。这为以日语流行语为语料来研究语音隐喻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言在求表达、求区别的前提下,还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形式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这就是语言符号使用的经济原则。所以,在词汇层次,一个语音形式单位就可以同几个意义单位相对应。与一个语音形式对应的几个意义,彼此如果在现时看不出意义发生上的连带关系,便构成所谓同音关系,其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图示为(图1),语音 A=语音 B=语音 x意义 a≠意义 b≠意义 X(=,等于;≠,不等于;对应)同音词实质是几个意义同一组外  相似文献   

20.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由匈牙利语言学家Ivan Fónagy于1999年首先提出的。相对隐喻研究的其他范畴而言,语音隐喻的研究起步非常晚,仍算得上是一个新生事物。时至2005年,在国内,自李弘教授的《语音隐喻初探》一文发表以来,有人也进行过语音隐喻研究探索,但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并且,以上研究大多仍是围绕"象似性"、"跨域喻指"两个视角展开的。本文则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现实——认知——语言",并将其细化为"现实——互动体验——象似性——范畴边缘化这一动态化的认知机制,对语音隐喻现象的认知理据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从而,以引起国内学者对语音隐喻研究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