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贺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结合新建的地方高等院校---贺州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阐述了地方高校结合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地方发展服务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加强共建合作的建议,为地方高校建设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波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其主体是农业科研机构,有政府和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中心作支撑,多种环境要素构成了发展的动力,整体上形成了一个“飞机型”结构模式。这个系统具有政策设计、研发实施、中介服务、研发融资和教育培训等多项功能。我国可借鉴波兰的经验,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下,理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各要素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创新性"和"原创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两个关键要素,以民间艺术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立足地方,寻求高校科技和技术力量的支持与合作。校企合作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新时代应被赋予新的解读。分析以民间艺术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校企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代背景下二者之间的合作模式,以促进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剖析了合作农业推广的主体要素、辅助要素和环境要素三大动力结构及其功能,认为利益驱动、技术带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是合作农业推广的四大动力来源,提出了推广物品属性、交易成本和合作协同三大动力原理,并以广东省金稻种业的合作农业推广为例,对合作农业推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动力机制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高校-企业科技合作的动力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促进高校-企业科技合作的三种主要动力因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校-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继而对科技合作动力机制建立要求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进行了探讨,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市场建立与完善、以及建立与动力机制相配套的合作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是科技合作动力机制建立的外部条件,特别是高校-企业之间要建立双向内在联系,使相互之间具有吸引力的内部条件。文章最后提出了高校-企业科技合作互惠互利与优势互补相结合,物质利益驱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高校-企业科技合作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催生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受到各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科教统筹改革的试点单位,产学研结合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以农业科技推广为纽带,建立了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网络,创建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总结了不同特色的农业信息咨询和培训形式,形成了校地、校企科技合作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比较闽台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物联网产业发展对闽台高校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可以看到物联网先进技术为闽台教育合作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持,物联网产业促进政策为闽台教师合作研发项目提供新平台,物联网人才的缺乏为闽台高校合作培育人才增加动力。闽台高校合作应朝着合作载体多样性、合作方式便利性、合作项目实效性、合作群体规模性、合作机制稳定性方向发展。在物联网产业背景下,闽台高校合作可以以两岸视频对接为载体,提高闽台高校合作的便利性;通过两岸师生结对子方式,提高两岸人民交往的规模性和实效性;通过闽台学程合作模式,实现闽台技职高校合作机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球头铣刀铣削SKD61钢三维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是基于各类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服务业在服务观念、服务技术、服务流程、服务产品、服务方式、专业化程度、服务市场等方面进行的变革与创新,以更好地将信息、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引入农业行业;它具有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基础、创新周期短、发展潜力大等特征,形成了共享经济、专业化服务、平台化服务、产业融合服务、服务主体升级等典型服务模式。而各类服务主体的需求,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农业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是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国家政策、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技术进步则构成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外生动力,两者共同成为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互联网带来的主体、技术和资本的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的跨界融合、资源高效配置和新型业态是推动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在机理。要正视农业服务业创新的战略意义,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海西科技协作联盟发展中,福建省具有区位优势、对台优势和中央的政策支持优势等,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偏少、闽台科技合作进展有限、科技合作管理体制不顺、企业对科技合作的动力和压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应大力推进台湾技术梯度转移合作、共性技术开发合作、中介服务组织合作、创新平台合作和会议合作等合作模式,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农业产业 化”这一概念做出了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组织化的界定。通过对推进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市场、要素、科技、服务、规模、产业链等方面变化的分析,认为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农业深层次矛盾的有效途径。最后,对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尤其是针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笔者认为:基于各地历史、经济、现实、社会等方面的背景科学地选择才是惟一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农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推进学科综合化发展,建立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统筹实施人才、基地、项目战略,围绕国家区域发展目标凝练创新方向,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产学研有机结合模式,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新时期,交通的便利、信息传递的迅捷和合作的深化伴随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都在呼唤两岸走向主体多元化、权力分散化和机制综合化的合作治理,其核心要义是最大限度地增进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认同要素、逻辑要素和载体要素是处理两岸共同事务过程中的三个结构性关键要素,采取正确的策略,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整合参与资源、激发合作动力和培育文化意识四种途径来构建两岸合作治理模式,将有利于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实现对两岸共同事务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状况,认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具有成果互补、要素资源互补等优势,但总体上有待进一步加强,进而提出促进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1)优化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政策环境;(2)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互补资源;(3)加强闽台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4)促进闽台人才及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优化农村资源要素的配置,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一种政策安排.但是,在合作社发展中仍然存在经营规模小、发展模式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服务层次低等问题.对此,必须加快创新合作社的实践路径,从横向上的松散发展全面向纵深化合作转变,扩大合作社的产业、功能与区域边界,形成一个内部能够高效运转、外部能够与大市场对接的合作组织,使合作社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与农民富裕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内涵作了表述,提出了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概念;分析了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环境、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主体的动力结构分析、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的目标结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的调控、操作和系统运行提出了建议:实行政府宏观指导,企业化运行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以企业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实行讲究实效,着重提高职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技术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赋能农业产业发展的探索中形成了以农业产业组织为主导力量,金融全方位支持的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是社会系统结构与行动者的认知和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在的法律规则、政策制度等制度性要素和经济诱因、社会网络、模仿创新等内在的技术性要求,共同形塑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生成路径、演化空间与组织边界,以及实践发展需要克服的困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不同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紧密的联结机制、提升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能力水平、推动为农服务资源聚集,更好地引领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研合作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虽然不乏成功经验,效果也较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形成相当规模且成功率较高的合作模式。本文分析我国目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和问题,探讨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并提出了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科技特派员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时代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研究提出新时代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面临新挑战: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创新驱动加速现代农业变革;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巨大。研究总结提出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入推进面临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推动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转型:科技特派员从服务向“服务+创新+市场”转型;科技特派员来源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向社会各阶层各类人才转型;科技特派员从服务产业振兴到推动全面振兴转型。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案例总结新时代农业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创新的具体路径,探讨提升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质量的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9.
泛北部湾区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的广西与越南农业科技合作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鲜明特点。区域间的农业科技合作是国际经济与科技密切合作的重头戏,也是提高彼此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推动广西与越南的农业科技合作,对提升广西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广西与越南农业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双方农业科技合作的理论、模式及特点,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索新形势下广西与越南农业科技合作的战略发展和创新模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地方高校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主体和生力军,肩负开创全民创业的重任。选择适合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是地方高校实现服务全民创业这一目标的基础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我国产学研现状、影响因素,进而以吉林省为例,客观地分析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出创新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思路与对策,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