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墨子》是墨翟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集录。《墨子》一书虽然旨在反映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政治、社会主张,但以今天的小说观念观照《墨子》全书,其中的寓言故事、志怪传说、叙事写人等方面均与后世的小说文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墨子》与小说文体的关系,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小说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墨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典籍。在文学史上,《墨子》以其突出的逻辑性和语言质朴著称。拟对《墨子》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进行初步比较分析,以期丰富《墨子》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华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集中的体现,《墨子》作为中国文化典籍的代表作之一,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运用描述翻译学的方法,选择《墨子》的英译为语料,通过对《墨子》英译进行历时和共时描述性研究,找出影响其英译的各种因素,以期总结《墨子》英译历史过程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为何研究古籍之圆满回答评《墨子》思齐台湾师范大学王赞源教授是一位有灵性、肯钻研、善思辩的学者。四年前,曾读过他的《中国法家哲学》、《贵义、兼爱与企业伦理》、《墨子的现代意义》等论著,深为作者立论新颖和紧扣时代脉博所吸引。最近,又读了他的新著《墨子》...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先生在解放初期发表的《墨家节葬不非殉》一文,是他对四十年代研究墨子的论著《墨子的思想》、《孔墨的批判》的一条重要补充,是他研究墨子的新发现.郭先生此文一开头,就以“墨子的话”为醒目标题,接着引述了下面一段话:  相似文献   

6.
师从儒学的墨子,为顺应时代发展,提出"尚贤使能"之人才标准。《墨子》一书对人才品第多有涉及,而其中"圣人"首当其冲成为治世的最佳人选。通观《墨子》全书,其对圣人的阐述颇多,通过分析其中圣人律己、爱人、任贤等特点,并与儒家在圣人形象、爱人、任贤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较为全面地梳理《墨子》中的圣人形象,从而发现《墨子》一书...  相似文献   

7.
在《墨子》一书中,有被人们称之为《墨辩》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等六篇文章。近人研究认为,这些文章是战国中、后期墨子后学即后期墨家(本文简称墨家)的东西。这些墨子后学发展了墨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们在《墨辩》中,提出了许多关于辩论的主张和辩论中表述事理的方法。这些看法,不仅是  相似文献   

8.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典籍,其所涵盖的学科范围广泛,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早在19世纪,《墨子》就已经成为西方汉学界研究的对象之一。150多年来世界上产生了多个《墨子》英译本和众多研究其思想内容的英文文献和译本,在译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梳理和评析《墨子》英译有代表性的文献和译本,探索了《墨子》英译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相似文献   

9.
美籍华人学者李绍崑教授系湖南永顺县人,获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李绍崑教授曾任美国宾川雅玮纳学院哲学系主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客座教授,现任美国宾州爱丁堡大学心理学资深教授.李博士著作甚丰,已经出版的有《墨子·伟大的教育家》,《墨子研究》、《墨子思想》、《闻道集》、《哲学·心理·教育》等九部专著.一九八六年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应邀到吉首大学讲学,现将他讲学专题之一:《墨子非儒与孟子批墨》整理发表,以飨学人.  相似文献   

10.
《非儒》是《墨子》中的一篇,内容涉及墨家学者对儒者及孔子的评价问题,对研究儒墨关系以及儒墨后期思想的演变有重要意义.然而前辈学者多从儒墨相非的角度去研究《非儒》,对其成篇年代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将《非儒》与墨子、《孟子》、《孔丛子·诘墨》三者相比较,然后结合墨家的思想演变,便可考辨出《非儒》的成篇年代.结论是《非儒》成篇大约在孟子之后与秦焚书前的70年之间,可能作于荀子之时或稍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其作用、形式,应当注意的问题、发展变化的趋向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学历史课堂上的板书设计问题、目在于明确板书设计的作用及功效,提供些许板书设计方面的参考意见,窥测板书方式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献[1]解决了绝对值函数的求导问题,本文将它推广到更一般、更普遍的分段函数的情形。在所证明的两个引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分段函数在界点处一阶导数存在的充要条件及其推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知识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科技知识观;二是管理知识观;三是文化知识观,它们分别对应着物质富强、制度民主、精神文明这三个具体目标,并且是实现这三大目标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判断 ,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改革深化的理论支持。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判断和价值判断 ,是全面认识和判断社会主义的两大核心标准。制度性质判断从制度本质的层面上断定社会主义是什么 ,或者断定某一特定社会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价值判断在于揭示社会主义具有的优越性 ,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合理性根据。制度性质判断和价值判断分属于不同性质的判断 ,有各自的内容和作用 ,不能相互代替。同时 ,两者又相互制约、相互支持 ,对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判断内含着制度判断的内容 ,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则高于制度性质判断 ,要求制度性质判断服从于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时期中,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大胆的创新探索.提出要大力构建"党建工作在公寓"体系,营造有自己特色的公寓文化,从而达到"公寓育人"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参与网上聊天已成为普遍现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网上聊天对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武汉地区七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网上人际关系的特点,比较了网上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的不同,发现大学生的网上人际关系仍然以现实中的人际圈为核心,大学生从网上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是情感的支持而不是信息的支持,网上人际关系不会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  相似文献   

17.
许地山的文学世界诸教杂糅,佛教色彩最为明显,这只是表面。道家思想才是许地山作品的内核,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昭示着道家的理想人格模式和道家的人生哲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中国大陆师陀研究主要在史料、作家论、作品论等几方面展开。史料方面包括资料积累、考订、梳理与诠释;作者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对师陀是否京派以及师陀与左翼文学的关系问题;对师陀的作品的研究相对成果较多,从时间上看,大致可以15年为限分为前后两期,前半期对师陀创作思想艺术成就的考察,大多从社会历史角度入手,遵循美学和历史相结合的标准,取现实主义艺术的惯用方法来分析论证,关注重心不外乎题材、人物、环境及艺术风格等。后半期多以文化诗学、生命哲学、伦理批评等为切入视角分析师陀作品显示出的文化心理、生存状况等,相应文艺形式分析也转换到意象、修辞学和叙事学分析等。此外还有以比较方式展开研究的论文。  相似文献   

19.
先秦汉魏时期关于气论的代表性观点可归纳为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三种形态,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文气论思想的来源。刘勰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周易》阴阳刚柔的气论思想与曹丕文气"清浊"说。刘勰文气论内涵多样,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在文论史上首次确立了刚柔风格类型说,并以"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理论支撑,推演出了《体性》篇"数穷八体"的八体风格类型,二是以文气论风骨,提倡刚健的文风。  相似文献   

20.
实录观念是一股贯穿 2 5 0年红学史的洪流 ,这种观念在本质上是反文学、反科学的 ,但却在红学史上长盛不衰 ,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