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撒尔嗬”是土家族源远流长的丧葬祭祀歌舞仪式,现在主要分布在湖北清江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区。由于土家族无本民族文献资料,正史对此记载甚少,有关“撤尔嗬”很多问题的研究难于深入。本文拟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实地调查的“口碑”资料为  相似文献   

2.
从丧葬仪式文化功能的宏观层面来看,土家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既往之人肉身毁灭的告别之礼。但就丧葬仪式文化功能的具体情况而言,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跳丧”、“打撒吨嗬”、“闹大夜”等具体歌舞环节,则是土家族独树于世界人文之林的鲜明旗帜。对土家族丧葬仪式流程及其文化功能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专门解析,可以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3.
“撒尔嗬”是土家族源远流长古老独特至今仍在流传盛行的丧葬祭祀歌舞仪式。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撒尔嗬”是汉语音译,又译“散忧儿嗬、“三友儿嗬”等,音意兼译为“跳撒尔嗬”,意译为“跳丧鼓、“打丧鼓”、“闹灵歌”等。形式上有坐丧(文丧)、跳丧(武丧)、绕棺(转丧)等。现在主要分布在湖北清江流域的长阳、巴东、五峰、鹤峰、建始、恩施等土家族聚居区,在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土家族聚居区也有程度和形式不等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撒尔嗬仪式是清江流域土家族特有的丧葬习俗,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是其能够长期传承下来的基础.文章以宗教人类学的视角,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撒尔嗬仪式功能以及组织形式的现代性变迁进行了探讨,认为撒尔嗬仪式完成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化过程,并且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撒尔嗬"是至今仍广泛流行在清江流域土家族中的古老丧葬仪礼,本文将其表现形态、逻辑重要主题与欧洲的狂欢节进行比较,从民间文化的角度揭示出其狂欢节性质.  相似文献   

6.
清江流域土家族“撒叶尔嗬”的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撒叶尔嗬”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祀歌舞,它反映了土家族人豁达、乐观的生死观。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撒叶尔嗬”的节奏、调式、结构、旋律彰显了古朴、粗犷的音乐特征,透过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土家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撒叶尔嗬”这一土家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撒尔嗬”是源于巴人文化中的一种传统艺术,它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歌舞文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充分利用民族自治权,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例如“撒尔嗬”等民间传统艺术给予了法律上的充分保护,使保护工作从此走上法制化轨道。虽然通过大量努力,“撒尔嗬”已经从生死存亡线中挽救过来,并且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但在法律保护方面,仍然有许多可以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学科关于湖北鄂西地区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中国音乐学界对于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于音乐本体研究和将音乐置于信仰仪式中的研究两方面,但这两种研究方法容易将“音乐”与“文化”孤立开来,因此,对于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是否更应该关注鄂西土家丧菲仪式的复杂地域性问题、“仪式”与“音乐”的功能以及“局内人”角色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土家"跳丧"文化本源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跳丧"又称"打丧鼓"、"跳撒尔嗬",是流传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歌舞.土家"跳丧"与巴楚文化、与土家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与土家族先祖巴人威武强劲的军阵战舞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恩施本土作家王月圣的短篇小说集 撒尔嗬 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土家族的人文景观、动人的故事,演绎出土家族痛苦而完整的生命流程。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的民族文学观念和民族改造意识,有力推进了鄂西南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今鄂渝湘黔交汇的土家族文化地区依然流行着一种丧葬绘画形式,土家人称为“老爷子画”,该艺术形式是士家族举行丧葬祭祀仪式中所用的一种道教神像画。它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与其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其多元化的民间绘画色彩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笔者根据系统的田野调查,依据在湘、渝、鄂、黔等地域收集整理的土家族丧葬绘画资料,对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色彩的文化内涵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以中国传统“五色观”为切入点,探寻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色彩中的文化特征及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今鄂渝湘黔交汇的土家族文化地区依然流行着一种丧葬绘画形式,土家人称为"老爷子画",该艺术形式是土家族举行丧葬祭祀仪式中所用的一种道教神像画。它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结合土家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土家族丧葬绘画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本文主要从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生产、居住、禁忌和丧葬方面,探析土家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从中看出,土家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撒尔嗬》的哲理思维较为丰富,主要体现为:(1)转换视角的思维方式。通过思维对象在思维中的转换把现实中的困难与矛盾通过特定的思维形式,导向人们的期望目标。(2)达观生死观。通过对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认识,采取较为实际的态度对待生活。(3)自我认知的哲理体认。反映在天人关系、人与人关系及人与社会关系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撒叶儿嗬”的抢救与保护取得了重要成果。一向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长阳县在政府支持、法律保障、群众基础以及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略等方面均给予“撒叶儿嗬”保护以高度的重视和深切的关怀,成功申报了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且充分利用自身文化资源服务于民族社会的发展。长阳以“撤叶儿嗬...  相似文献   

17.
土家语“撒叶嗬”(sa^55 je^21 xe^53)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地区民间保留的丧葬习俗“撒叶嗬”(sa^55 je^21 xe^53),不是汉语,是土家语,其意为“死神舞”。因其地汉化较早,虽然土家语消失,但其中拥含土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些底层语言被借入汉语,受汉语影响,在形式上稍有变化而世代流传,使人神秘莫测,其含义更鲜为人知。故研究土家传统文化,必须考察与其相关的土家语言。如不精通土家语言,很难发掘其文化真谛。  相似文献   

18.
旅游发展后,民族村落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传统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地缘和业缘社会组织的形成、服务观念和传统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纤夫文化、撒尔嗬等民族民间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9.
撒叶儿嗬是清江流域土家人丧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丧家的事情是村落乡亲的事情,所有人都积极参与。丧事活动中,村民们的“脚板发痒”是建立乡村关系,村民们“欢欢喜喜”参与跳撒叶儿嗬是认同乡村关系,村民们的“送情”是在巩固乡村关系,村民的“帮忙”是润滑乡村关系。  相似文献   

20.
北宋皇帝丧葬礼仪的主体是儒家传统丧葬礼仪,其绝大多数仪式见诸《周礼》、《仪礼》、《礼记》,还有一部分是源于这“三礼”或前代丧葬礼仪,只有极少数仪式源于佛教、阴阳五行学说及道教。北宋皇帝丧葬礼仪对北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