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行业特色地方工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积极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促进行业特色地方工科院校的长远与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行业特色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发展及办学定位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行业特色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从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和创设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强行业特色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京医科大学作为地方医学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优秀医学人才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国际交流的迅速发展,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提高人才国际化竞争力,文章分析了南京医科大学教师队伍境外访学的国家、时间、途径以及对出国政策情况了解程度等现状,对存在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形成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思路,并提出建议和举措。力求改善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培养国际顶尖人才的根本保证.安徽农业大学在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注重高端引领,打造“高层次人才十团队”培养模式;创新语言进修模式,打破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的语言瓶颈;拓宽教师国际化培养途径,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为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但仍存在缺乏有效调控手段、派出不归或者不能按期返校等问题,须通过校院两级管理、搭建大平台、依法治校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事关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明确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握高校在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阻力,并积极探索高校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的新路径,以强力助推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是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师资队伍无疑是影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发展定位特点与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在现有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下,构建教育教学研究型、工程实践指导型、科学研究型、技术研发与转化型四种师资类型,通过评职、考核标准等引导政策制度设计,可为地方工科院校尽早建成一支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新型师资队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结合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充分利用本校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贴近性与针对性优势,对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能更有效地促进地方院校特色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本特点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起点较低,发展速度快,招生数量多,管理经验缺乏;办学主要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但专业结构不均衡。近年来,这类专业希望通过国际化办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形成特色,提高竞争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重视国际化办学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来自于国内外高校竞争的压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国际化办学须做到教育理念国际化、培养目标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模式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国防特色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在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服务军民融合战略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围绕师资引育、人才评价、团队建设、政治引领等方面,探讨和分享国防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9.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是地方高校需要思考的重大命题。我国的行业特色高校经过多年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形态。高水平优势学科建设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对地方特色高水平高校如何高质量发展优势学科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实施引育学科人才、促进学科交叉、构建创新平台、创新产学研机制等策略,优化特色优势学科发展,依托优势学科促进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0.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具备较强的实力,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面对“双一流”高校建设浪潮,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应主动回应国家战略、把握发展机遇、承担历史使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通过剖析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现这类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行业性消减、特色性减弱以及应用性淡化等问题,提出学科融合、精英培养、行业引领等发展战略,以期能够给同类型、同层次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个性化成为现代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现实追求。个性化是高校发展战略的核心,其主要表现在各自不同的使命和总体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战略措施,体现了高校的特色和与众不同。个性化应成为我国高校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2.
团队精神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战线的生命,师资是高校中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师资短缺已成为各高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全球化竞争和多元文化冲击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用“团队精神”建设高校师资队伍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而师资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主体,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校国际化的核心要素。本文以国家985、211重点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为具体研究对象,尝试提出并探讨基于华南理工大学特色的VPC模式的师资队伍国际化路径的可行性与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释了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定位、专业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措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直接引进”和“双聘双挂”,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三个方面的措施,尝试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任务落实背景下,广东东软学院省级一流软件工程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贯彻TOPCARES方法学教育教学理念,构建1321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最终实现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发展。以软件工程一流专业建设为例,分析专业建设背景、现状、特色优势和建设路径,希望对相关高校同类型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外部期待,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此,结合河北科技大学的国际化探索,提出地方高校应通过把国际化作为发展的战略机遇,把地方特色作为国际化的立足点,把学科建设作为国际化的突破口,把广泛的国际合作作为国际化的实践载体等策略推进国际化进程,从而推动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抓住入世的机遇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师资队伍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注重创新教育观念、职业道德建设的培养,强化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形成合理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以期形成一支面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大力推行“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程”,促进了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牢固树立开放合作办学理念,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海外培训工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积极营造浓郁的文化交流氛围,实现教师学术零距离国际对话;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是徐州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主要措施.领导重视,充分准备;学员珍视,认真刻苦;班委引领,团结互助;及时沟通,协调配合,则是徐州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结合福建农林大学试办“国家理科基地”生物学专业点的实践与探索,阐述了地方农林院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理为本、理农结合”的办学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央批准在武汉城市圈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布局。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重视和发挥高校思想舆论的引领作用,促进“两型社会”观念的转变;重视和发挥高校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的作用,培养“两型社会”所需的预期人才;重视和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促进圈内“地方高校共同体”为“两型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