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本质 ,必然涉及到将社会历史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的标准问题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作为尺度划分社会生产时代的思想 ,并将其概括为社会生产时代和社会经济形态两个基本概念 ,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理论意义及人们认识社会历史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化框架下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框架下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我国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缺憾也是明显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和价值指向,从自由创造性、历史进步性、整体系统性和开放性来把握社会有机体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我们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却是内在统一的:从发端到成熟,其思想进程基本吻合;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其产生的一致动因;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其共同的理论基点。我们应将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纳入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有机整体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4.
人类经济发展的文明史,是一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历史.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二者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多元性高度融合,孕育出了文化经济这一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我国的文化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因此我们需要从概括文化经济的基本理论、总结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之鉴及揭示人的创新思维与文化经济的内在关系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文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真正反映并促进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理论,笔者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时代划分和人类经济发展过程的时代划分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单形态论”为主,后者以“复合形态论”为主。本文首次提出了一元经济时代、二元经济时代、三元经济时代、四元经济时代的“四大经济时代理论”和第一时代、第二时代、第三时代…第十时代的“十个经济时代理论”,并提出了每个时代的定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以来,新科学与文明新形态的关系就始终是哲学的时代命题。但是,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一个方面,与宏观的文明新形态或历史新阶段相比,科学实验与技术应用的新特征则更为具体与特殊。因此,在资本主义主导的近现代文明形态初期,以卢梭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普遍有着文明焦虑,一方面预判了这一文明形态所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与价值危机,另一方面却无法依据古典的经验来判断科学与艺术的未来走向。而到了大工业资本主义的文明阶段,面对业已呈现出完整形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国家政治,马克思得以客观地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提炼出作为历史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而分析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结构性矛盾与未来文明形态的必要条件。今天的我们,在面对尚待展开的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之时极易陷入卢梭式的“文明焦虑”,但是却并不应就此返回到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或者浪漫主义的思乡愁绪,而是要以历史科学的方法与态度直面仍然束缚着科学、生产力与人本身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展望文明形态真实且普遍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时代要求从哲学观的高度看待“知识经济”这一社会历史的重要产物。通过对新旧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对比,可以看出,知识经济的出现意味着经济模式的一场大变革,意味着社会文明前所未有的一场大转换,其内在本质,是经济文化越来越紧密的一体化,是空前的知识资本化的出现,这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向马克思所预测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实现的前提条件大大地靠近了一步,社会主义更应该投入和迎接知识经济生产力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当代科技革命引起了人类社会整个面貌的巨大改观,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本文对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与所有制理论等方面的联系。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之后向未来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最适合的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主要地域产生的一股哲学思潮,是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资本主义变化、探寻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由于在实践需要、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历史条件、民族特点等方面存在不同,在表现内容与形态、体系化与方法化、客体化与主体化、解释世界与批判世界、政治化与学院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存在各种不足和缺陷,但其所提出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哲学,以及对资本主义现实问题、对科技异化的关注等值得我们深思,其不拘于固定框架结构、汲取新的研究成果,以敏锐的眼光观照未来的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引发一场产业革命 ,但人们似乎对其产生一种狂热 ,相反一些人开始认为石油工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 ,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低。知识经济“狂热”现象 ,表明人们对破坏环境的工业文明的失望和对具有“绿色文明”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向往 ;西方发达国家“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脱节 ,推动人们对世界经济已经转型的研判 ;石油依然是全球性“焦点和热点”商品 ,打破了知识经济的“神话” ;能源 (石油 )产业作为工业经济最重要的代表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水源”和“木本” ,脱离能源 (石油 )产业 ,知识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即"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当前我国流行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把这一论述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并把这种理解作为它的一个主要依据。我们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因为它与马克思在同一时期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大量论述存在明显矛盾,从《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内容来看,马克思并没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而只提出过"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2.
信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复合视角下的又一新的社会形态,它的形成和实现具有现实可能性。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都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基础性视角,通过对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与现实社会形态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发现采用两种社会形态理论复合的视角可能会更好地把握社会形态的时代特征。复合视角下的社会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经过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信息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最具有匹配性,而且在现实中也具有实现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学理论发展出发,认为现在已具备了建立一门作为"转型学"分支学科的"中国转型社会学"或社会转型学的条件,指出建立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科意义.文章继而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定位,还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作了学理分析和前景展望.最后,提出了中国社会学家应抓住转型期社会创新所提供的学术创新的机会,发挥社会学家的想像力与社会观察力,以实现社会学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公平与效率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任何一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它,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它们又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时,社会保障能起着一种媒介作用,使经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热点新闻来看,群体影响在起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化媒体发展越来越迅猛,这种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实际上,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扭转了现实生活群体影响的淡化,使得现实生活中群体影响作用的“点”转移到了虚拟网络中的“圈”上。因 此,社会管理的思路也应该由单个的“点”转变到小群体的“圈”。  相似文献   

16.
民间组织体现着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的“生产车间”,创造和再生社会资本是民间组织的固有功能。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强化公民信任、促进公民合作、“编织”良好的社会网络是民间组织社会资本创建功能的外在显现,体现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安德烈·纪德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早年曾参加象征主义文学团体,作为玛拉美的门生,因其“蠢事小说”受到达达主义者的欢迎,并由于“实践了自己的思想观点”而得到萨特的赞许。他的父亲纪德教授1880年过早去世,使母亲的管教变得愈加专制。1895年,纪德旅居阿尔及利亚时,对母亲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组织"的含义、功能与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社会组织指政府与企业外面向社会自主提供某个领域公共服务的法人实体。现代社会出现大量的社会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组织的发展对完善社会管理起着重大作用。对社会组织可以作多种分类,以职能为主的分类标准,可将社会组织划分为准行政组织、事业组织、公益组织和中介组织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中,有观点将社会和谐看作人类社会的共同属性。该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为切入点,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分析,指出社会和谐并非是任何社会都能实现的,惟有从社会的根本制度出发去理解这一问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涵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中一个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但其涵义模糊不清.在对"社会结构"涵义的历史演变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提出"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行动者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协调体系,并对社会结构的特征作了简要地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