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韩少功小说的文体特点具有清晰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作家自觉的文体意识。"伤痕"、"反思"文学阶段,韩少功小说文体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再现生活真实的叙述视点、以典型环境塑造人物的模式、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方式这三个方面。"寻根"文学阶段,其小说文体以非理性的话语模式、寓言化的人物塑造、非常人的叙述视角为特色。"词典体"小说创作阶段,混沌态的时空观、"碎片状"的结构模式、民间性的叙述话语共同构成了此时期的小说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是小说作为独立文体自觉发展的关键阶段。志怪小说突出体现的就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谐趣、勇敢、爱情是魏晋志怪小说表现生命意识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3.
作家池莉以开创了"新写实小说"而在当代文坛占据一席之地。但身为女性作家,她更是自觉地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关注时代变迁给女性生活和情感所带来的变化,从而创作出了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的女性主义小说。《生活秀》和《看麦娘》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分别表现了商品经济背景下底层女性与知识女性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状态。无论是小说的叙事视角,还是小说的写实手法,抑或是小说的情节建构,这两部小说都表现了现代社会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的寻求,进而有力地凸显了女性的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4.
方方的许多小说中充满了游戏精神,一方面,她在追求快乐这一审美旨趣的游戏文本中对现实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示和深刻细致的剖析,从自由、自在、自足的游戏精神中,将主体的理性自觉意识在轻松的文本叙事形式中展开;另一方面,她在以游戏的手法展现生活的时候,尽量地保持着冷静客观的姿态,让小说中的人物在生存与死亡的游戏中将现实之荒诞与丑陋生动地“表演”出来。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作为一个有自觉意识的文体家,以回忆一诗意的构成;精神一诗意的美质,实践着小说文体的诗意建构.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代女作家沉樱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她代表了现代女性创作的一个历史阶段。相对于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她有诸多超越性的贡献。无论就其小说人物世界的风貌,还是小说技术的执著研习,她都具有丁玲之后张爱玲之前的中介性质。她是最早关注并表现现代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作家之一,其小说表达了“不仅仅做人,还要做个女人”的性别自觉。  相似文献   

7.
叙事小说中的元语言功能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元语言是把语言本身作为指称和描述对象的语言。Jakobson认为元语言功能是语言的对等解释功能。文章分析了叙事小说中小说人物话语的语码突出、人物言语行为过程描写和隐含作者的语言评判等元语言手段,指出元语言在叙事小说中不仅仅是解释功能,而是叙事话语中的元话语,有着重要的叙事功能,也是叙事小说的一个重要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说的文体特性,人们长期只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去认识.其实,这并不能把小说同其他文体区别开来,应该从媒介、对象和表达方式诸方面把小说与其他文学文体进行区分.小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叙事文体,叙事是它的支配性规范.同时小说也存在边界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9.
论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莉站在市民立场上对现代生活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进行探索,对女性的母爱意识、生命创造意识、情爱平等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给予了肯定。这些使她与与林白、陈染等关注女性私人经验、躯体感觉的"个人化写作"不同,也与知识分子立场的方方不同,却也限制了其小说对女性意识的探索。由于其小说中对女性意识探索的叙事模式受五四思潮影响的局限、市民生活对其思考深度的局限,使其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略显浅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文人公开在报刊发表日记,对日记文体在现代中国的普及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西方小说的译介,使中国作家意识到在小说中穿插日记的妙处;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日记小说的奠基石。现代日记小说的盛行,还与现代作家的创新精神分不开。日记小说具有私人性与公开性有机统一的特点,在结构上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以人物内心活动的流程来结构全篇,注重描写小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反映了美国南方女性反抗父权制社会的主题。代表人物罗沙从未走入父权制社会为女性预设的道路,她模仿男性的言说,表现出男性的社会性别特征,在理性的社会中形成了一种颠覆,通过她的言行来挑战美国南方的父权制。透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罗沙颠倒的言说和情感历程,阐释了罗沙的社会性别身份,从中揭示了其古怪行为、乖戾性情和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2.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体风格。张爱玲以她对音乐与色彩的独特理解和完美运用,使其成为一种意象,是表现人物心理、暗示情节以及揭示人物命运、感悟人生、反映社会的重要手段,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了她的“苍凉美学”。  相似文献   

13.
西尔维娅·普拉斯以其高度个性化的诗歌主题、离奇独特的意象、强劲激越的节奏而引人注目。她的诗化人生和人生诗化一直是评论界的焦点。国内普拉斯研究始于1980年代,时至今日,研究者们挖掘出她的诗作包含自我、生命观、女性主义和政治历史观这4个主题思想,并较深入地分析了她诗作中体现的自白风格。普拉斯研究要突破普拉斯的个人叙事,可从普拉斯跨大西洋背景探讨诗歌中的文化观,也可探讨诗歌与现代传媒的关系,探讨前辈诗人对其诗歌以及其诗歌对后辈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特别注重对人物“生存情绪”的渲染,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女性情感的迷失、性的苦闷和困惑等“存在之烦”的描写,对女性(也是对整体上人)的基本生存问题的领会、关注和思索贯穿于她的创作之中.王安忆善于刻画人物的那种无所不在的刻骨铭心的孤独感.她试图在作品中通过话语交流和思想的沟通,通过人类本原的交流形式来缓解这种孤独.这非但不能消解反而加重了人物的孤独感.正因为孤独,人总是要不断地寻找“生存之根”,以寄托飘浮的命运.王安忆作品中所表达的这种对生存情绪的渲染和对孤独、寻找等存在主义哲学命题的叙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存在主义思索和一定的存在主义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5.
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巧妙地借助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在人物语言、外貌及环境描写中大量使用红白黑三种色彩意象为人物敷彩设色。这不仅使抽象的人物个性变得具体而丰满,还能引发读者的想像和思考,从而使之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人物和小说的思想蕴涵。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伍尔夫一生致力于小说形式的革新和探索,她用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时空概念的超凡认识,去展现人的“内在真实”,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的心灵及生命的本质.在小说《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潜入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心灵来寻找人的真正的自我,通过描写她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感受,揭示了生活的本质与真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伍尔夫用象征、主题语及暗示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深层意识,突出深化了主题,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胡适论《镜花缘》题材内容特点实有三个方面:一女权,二俗弊,三才艺。鲁迅虽有承胡适之论,但总体归《镜花缘》为"才学小说",而致偏颇。《镜花缘》是中国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在世界女权主义文学和女权史上都应该"占一个很光荣的位置"。其以"才学"为小说,既是时风使然,又是小说穷则思变的结果,而集中写知识女性的才艺生活,实亦别开生面,又新颖之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王安忆小说《启蒙时代》的解读,揭示出其别样文革叙事背后所蕴藉的书写策略及其文化意义。小说中出现的五个层次的话语声部,无疑是对文革时代个体成长可能性的一种想象性的艺术探索,既涉及到成长小说的经典主题,同时也体现了具体时空的特殊经历。小说中话语形象的多元展现与成长主题的修辞塑型,为文革叙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方方的小说《闲聊宦子塌》进行了全方位的品评。方方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她始终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来看待一切、评价一切、取舍一切,聚焦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从生存和文化角度,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潜意识领域,展示人类灵魂的炼狱与苦渡。  相似文献   

20.
论《大浴女》的叙事特点及其叙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近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方法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在小说叙事方法的探索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小说体现出作者对于叙事学、文体学思想的自觉关注和在叙事技巧方面的积极探索,突出了叙事技巧在深化文本主题上的艺术表现功能.《大浴女》通过对叙述声音与叙事眼光的巧妙运用与转换,使其探讨灵魂,关怀人性的主题得以更好地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