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充分发挥体育隐性课程作为显性课程的补充和拓展而又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坚持体育隐性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结合,构建一个以显性课程为主体,以隐性课程为补充的新的体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最大效益,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汉英语篇逻辑连接显性与隐性的不同特点。文章在区分显性连接和隐性连接的基础上,分析汉语散文语篇中隐性连接的特点,探讨汉语散文隐性逻辑连接转换为英语显性逻辑连接的方式。研究发现,译者需要以整个散文主题为背景,正确理解原文隐性逻辑连接,从而准确转换为英语显性逻辑连接。汉语散文隐性逻辑连接转换为英语显性逻辑连接可以体现为四个方面:添加、转折、因果、时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语法形式在不同语境中的隐性意义被高度关注,这弥补了以往语法教学只注重形式和其显性意义的不足。但隐性意义的推理和理解离不开显性意义的掌握,因为隐性意义的获得,依赖于显性意义和语境的结合。简要介绍语法形式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的概念,并通过隐性意义推理过程中基本因素的分析,揭示显性意义的基础性地位,强...  相似文献   

4.
雷蒙·阿隆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它所倡导的自由观自然成为社会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不过,与许多学者仅仅将自由作为一种抽象理念去探究的做法不同,阿隆在《论自由》中认为应当关注的是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可操作的自由,目的在于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由。基于此,阿隆结合当时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以托克维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为依据,将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由划分形式自由与实际自由,从而以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对自由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是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 ,其教育的效果作用是不同的 ,当显性教育的效果不大明显时 ,如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往往会收到奇效。因此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隐性教育的特征、作用。利用互联网、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等隐性教育的功能 ,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显性教育之后,又一种常新的教育方式,最初是由西方学者提出,引入我国已有30多年.根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理论和以往获得的现实价值,提出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隐性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满足受教育者的多元化需求,进而实现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篇逻辑衔接中的时空关系有显性与隐性之分,翻译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转换一是通过简单的"显性"与"隐性"易位来实现,二是通过"关系转换"来实现。其目的之一是可以丰富语篇对比研究,二是可以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更加贴切地再现原文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8.
不同语境下的宽容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关于自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张力中,宽容作为一种个人生活态度和社会实践方式,理应成为自由得以实现的前提。在前现代社会,宽容作为保障自由实现的功能性存在,仅被限定在个体道德领域;资本主义社会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却使不同阶级、种族、集团之间的歧视和不宽容趋向物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宽容被视为一种相互性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为自由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实现奠定了基础。在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构建宽容环境、促进自由发展,就需要塑造个人宽容人格,增强社会宽容共识,安排相关规则制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篇中局部显性态度和宏观隐性态度的实现。在局部显性态度层面,态度表达的整体事件模型包括诱发物、内心态度和行为反应3个因素,共处一个事件模型中的这3个因素会在语篇中有不同程度的凸显,同时也出现用诱发物特征和行为反应特征来转喻内心态度的情况。其次,在态度的表述中还涉及隐喻。一是两个事件域之间的隐喻,即将已经存在事件的评价投射到当前事件中,形成对当前事件的评价;二是通过精细隐喻将某一具体事物的特征投射到被评价物之上,形成对被评价物的态度表征。在宏观层面,语篇会激活读者大脑中的认知图式,架构出语篇的宏观隐性态度。语篇架构的宏观隐性态度与词汇语法资源表示的局部显性态度可能形成一致、局部显性态度缺失、及宏观隐性态度对局部显性态度压制3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自由刑中应然的自由是犯罪人为实现其自身需要不受他人阻碍地进行选择性行为的状态.由于社会的发展,自由刑被纯粹化,自由刑中的"自由"经过不断的分化最终限定为狭隘的人身自由,即为满足正常生活和交往的需要而按自己的意志所进行的选择性的活动.由于人类自由的相对性和各国现代化水平的不同,自由刑中的"自由"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效果。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怎样安排利用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才是最合理的?不同的理论模式对此有不同的解读,导致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发生了一系列"太极推搡"般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精讲多练"原则应运而生。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归宿。这场博弈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学原理,给二语教学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比较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两种不同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的效果。采用的语法项目为虚拟语气、定语从句和被动语态。实验表明:1.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笔试成绩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具体到3个语法项目上,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的效果对比却有不同的特点;2.从口试成绩来看,隐性教学法明显好于显性教学法。本文还指出了这次实验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伯林划分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概念不足以涵盖人类对自由的理解与感受。根据历史上思想家们对自由含义的不同界定,自由从概念上应分为内省型自由和外缘型自由两大类,而后者又可以分为守卫型自由、发展型自由和依附型自由三种。伯林所界定的消极自由可以归于守卫型自由中,而积极自由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分属于内省型自由以及三种不同的外缘型自由中。  相似文献   

14.
根据Claudy对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的分类及阐释,分析了翻译中强制性显性、选择性显性、语用显性和翻译固有显性的含义和特点。以唐长安城(今西安市)双语简介为研究文本,对旅游文本的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特别是显性翻译进行分门别类重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文本翻译主要为显性翻译,翻译过程中各种显化手段同时使用,以实现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旅游文本显性翻译的根源在于其目的、原语和目的语语言特征的差别,以及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语篇连贯分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显性连贯主要是通过词汇和语法手段在语篇的表层实现 ;而隐性连贯则是通过语境、世界知识、常规关系、共有知识等隐性手段进行语用推理在语篇深层上实现。本文主要探讨语篇的隐性连贯及其语用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经由审美达至自由是审美功利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取向。在精英文化时代如此,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这种期待仍然具有现实性,只是实现自由的取向不同。在精英文化时代,人们寄望于审美实现的是一种积极自由;在大众文化时代,人们寄望于审美实现的是一种消极自由,后者显然比前者在当下更具现实感。审美积极自由取向靠感性生命的无限张扬来实现自由;审美消极自由取向依靠一种有限理性来透视美的表象以实现一种有限的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取向是一种昂扬的战斗姿态,消极自由取向则是无奈之下的逃避姿态。前者更多的是一种是理论姿态,而后者则是一种大众实践状态;前者寻求无根基的超越,后者寻求超越无望之后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英语本族语学者在SSCI经济管理类期刊上所刊发的研究论文以及我国学者在相应学科所撰写的英文会议论文中立场归因性的对比研究发现:尽管中西学者在立场归因表达方式上总体趋势一致,但是他们在显性、隐性和模糊三种归因手段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本族语学者,国内学者不善于利用不同立场标示语来恰当地传达自己对命题内容的评价。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回避以显性的方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不善于利用隐性和模糊立场归因手段来谨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可见恰当地表达立场是国内学者进入国际学术圈时应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层面的首要价值,也构成国家治理的价值涵项。在国家治理的不同背景中,由伯林区分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种形态,往往被塑造成具有特定政治诉求的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自由价值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差异。在当代中国,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自由价值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治理中,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实现自由价值,应当避免意识形态的对峙思维,致力于寻求两种自由的内在一致性、动态平衡性,为国家与公民的良好互动、善政良治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和康德分别以"良知"和"自由意志"为核心建立起先验道德哲学."良知"和"自由意志"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处.两者都具有自律性、先验性;都认为意念是善恶的根源;都具有批判精神.两者所涵盖的范围、建立的哲学前提、实现的条件有不同处.中西哲学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摆脱当前道德危机以及建构普世伦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和康德分别以“良知”和“自由意志”为核心建立起先验道德哲学。“良知”和“自由意志”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处。两者都具有自律性、先验性;都认为意念是善恶的根源;都具有批判精神。两者所涵盖的范围、建立的哲学前提、实现的条件有不同处。中西哲学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摆脱当前道德危机以及建构普世伦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