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阜新政法干部执法存在政法机关经费不足、政法干警严重不足,断层现象突出、政法干警业务素质不强,有的执法不规范、高素质的兼职专家匮乏、一些政法干警不廉政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阜新政法干部执法素质的途径:加大对政法机关经费的投入、引进高素质的政法干警、强化业务学习和培训、聘请高素质的兼职专家、加强政法干警廉政建设。研究成果对提高政治干部执法素质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毒品,正在全球日见泛滥,中国未能幸免。在这个历史上深受毒品之害的国度里,究竟哪些人忘了国耻染上毒瘾堕落成不屑子孙?这些人何故“飞蛾扑火”?毒源又是来自何方?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对南京市戒毒所内的戒毒人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     
平运县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所上升、犯罪低龄化的一些社会现象,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一是在学校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从政法战线聘请了83名优秀干警担任法制副校长,这些法制副校长紧密结合中、小学生实际和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自行编写教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上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4.
博罗县湖镇镇光辉村青年刘新东,1994年因交友不慎染上毒品,两进戒毒所。2000年农历正月初二,刘新东回家后,目睹昔日小康之家,因自己吸毒变得家徒四壁,不禁黯然神伤。正当他迷惘之际,村支书兼关工小组组长邓石林登门探望,与他促膝谈心。指出戒掉毒瘾只是戒毒的第一步,勉励他振作精神,重建家业,还说:“有困难可找我!”  相似文献   

5.
近期,我们观看了禁毒影片《花季少年》,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那些花季少男少女,远离学堂和亲人,进了戒毒所,在四面高墙中独自忍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其中一位染毒少女,她那双腿在毒魔的侵袭之下变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不能站立。在她的自述中,我们知道了她是多么悔十艮自己当初的无知,致使她不能像正常的人一样生活。她希望用她的亲身经历来告诫世人,让人们知道毒品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自北碚城区逆嘉陵江而上,峰丘壑,碧水逶各阶层,一条土石路蜿蜒盘旋,上行13公里,于佳木葱龙鸟语花香中便见朱砖女墙,红绿相识识煞是好看。这里是重庆市劳动教养戒毒管理所。7年了,走进来的是一个个身体孱弱双目无神的“瘾君子”,走出去时却都拥有了健康的身体,这里成为他们生命的第二起跑线。毒品的侵入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毒瘾难除,世所公认。戒毒所内戒断率却高达100%,吸毒人员还可以接受培训学得劳动技能毒品,被认为“白色瘟疫”,吸食者往往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性泯灭、事业荒废,吸毒者为了专集毒资,常…  相似文献   

7.
张幸民 《21世纪》2012,(8):74-76
2月14日,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刻认识保持纯洁性对于检察事业的极端重要意义,在扎实推进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中切实维护好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和作风保证。要把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纯洁性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认真贯彻落实曹建明检察长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全面准确把握保持党的纯洁性对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通过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吉林省高校学生具备的毒品知识水平调查结果入手,用抽样统计数据反映了当前我省大学生对毒品认识的总体状况和掌握毒品知识的总体水平。通过介绍当前高校面临的毒品入侵风险,结合新型毒品的蔓延趋势,论述了高校开设毒品知识课程的重要性、现实性、必要性,并对开展高校毒品知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毒品犯罪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尽管我国一直对毒品犯罪采取高压态势,但毒品犯罪数量、吸毒人数、查获毒品数量等却不降反升,毒品犯罪治理陷入了"越打越多"的困境。境外毒源地对中国渗透加剧,毒品犯罪组织的反打击能力增强,这些客观因素增加了毒品犯罪控制的难度。从刑事治理来看,存在毒品犯罪大量适用重刑、刑罚裁量过分重视涉案毒品数量、从严惩治的目标群体定位不准等问题。要有效地遏制毒品犯罪上升的趋势,需要对源头犯罪、对毒品犯罪组织中的核心成员从严,对受雇佣、受指使参加毒品犯罪的人从宽,弱化涉案毒品数量的刑法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案件一直是公安机关办理中的一个难点。公安机关由于主客观多种原因在对毒品案件尤其是贩毒案件的办理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注重毒品案件的办案质量,培养和增强民警的证据意识等是有效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毒品的泛滥与有组织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毒品问题的滋生和蔓延都使有组织犯罪获得了很大的社会发展空间;而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又极大地增强了毒品犯罪的能量,加剧了毒品的泛滥。毒品犯罪与有组织犯罪的共生模式以有组织毒品犯罪为传动轴,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2.
吸毒者在运输毒品过程中被查获、受以吸食为目的的购毒者委托为其介绍联络贩毒者、购买毒品人员接受贩毒者通过物流寄递方式交付毒品,是毒品犯罪中新近明确的三种犯罪行为。我国三次《毒品犯罪会议纪要》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解答。吸毒者在运输毒品过程中被查获与"购买、储存"行为相区别,具有一定合理性,存在改进空间;对居间介绍者受吸毒人员委托购买数量较小毒品的规制上存在不足和缺陷;购买毒品人员接受贩毒者通过物流寄递方式交付毒品分类处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教育模式应该突出理念先行,而不是舍本求末。否定学院教育的优先性必然导致实践的盲目性,政法干警招录体制的运行仍然难以绕开学院式教育则进一步说明了公安院校教育的必要性。出路的稳定性是公安院校发展的保障,常规的警察招录应该从公安院校毕业生中进行。学院教育以间接经验为主,教学内容应增加民法的比重,教师的选择应该突出知识型,教师实践知识的弥补可以通过挂职锻炼来实现,应设置由相应公安机关负责人兼任公安院校校长的机制,以保证教师挂职锻炼和学生实习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谢永蛟 《今日南国》2006,(24):129-130
国际著名大法学家培根对执法人员腐败问题曾有过如此精辟的论述:“普通公民违法,有如污染水质;而执法者违法,却有如污染水源。”近年来,贵港市极少数政法干警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极为消极的社会影响,执法者执法违法,将会直接导致人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心,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将不再心存希望,人民群众对污染“水源”的极少数执法者深恶痛绝,强烈要求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严厉惩处政法队伍的害群之马。为此,港市两级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查处了多起在当地较有影响的执法者违法案件。  相似文献   

15.
“毒品”由商品到“毒品”走到现在,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灾难。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从立法和司法实践过程采取多种措施,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但是毒品犯罪愈演愈烈,形成严密的毒品犯罪的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应该注重犯罪链条的各个环节。根据毒品犯罪现实特点,社会发展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和公共利益的要求,强化刑法的威慑力和预防作用,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毒品犯罪链条的末端吸食毒品认定犯罪,给与刑罚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吸食毒品入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毒品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流行的毒品定义入手,对国际上关于毒品的定义和我国法律的专门规定进行比较研究,对毒品的定义作出新的概括,并进一步论述了构成毒品定义的药物依赖性、社会危害性和非法性三个要素,较系统、完整、准确地阐明毒品的实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毒品犯罪”不应属于刑法中最严重的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滥用的危害与毒品犯罪的危害应当严格区分。毒品最终危害结果发生需经过毒品制造、流通直至消费才得以实现。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属于行为犯,仅发生于毒品生产、流通环节;在因果关系方面,该行为与毒品最终危害结果之间属于间接因果关系。另外,毒品最终危害结果的发生须依赖毒品的吸食,吸食者作为意志自由的人,应当对其行为承担一定责任。这些特点决定了毒品犯罪不应再评价为刑法中最严重罪行。而且,将毒品犯罪理解为最严重罪行,也难以符合罪刑均衡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明确上述观点,有助于从根本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死刑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传统的毒品犯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手段和方式也已经被侦查机关所熟知和掌握。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毒品犯罪提供了新的阵地,毒品犯罪在网络背景下也呈现出新的动向,其匿名性、隐蔽性、移动性等特点为打击毒品犯罪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网络背景下有效防范、打击毒品犯罪应从技术、法律、道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形成了政法治理的传统。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法模式下的救济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理想化的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之时,政法救济机制有效弥补了权利救济的漏洞,并且是一个可供依赖的过渡路径。政法救济机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政治权威为公力救济提供权力支撑、政法治理矫正程序主义的救济弊端、政法综治优化救济机制结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对它的改造和完善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应当提高信访、泛行政调解、首长公开电话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救济方式的制度化水平;同时从转变执法方式和坚守程序正义底线两个方面强化政法治理的权利伦理品位。  相似文献   

20.
孟谦 《社区》2001,(10):54-55
在京东顺义区,有一座白色的小楼,一共3层,并不起眼。但当人们知道它是京城的几座戒毒所之一时,就对它另眼相看了。在这里工作的人中,有一位年轻人,叫宋玉生,是这个戒毒所的顾问和办公室副主任,他中等身材,健康结实,是戒毒所工作人员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但当你了解到他的经历时,就会觉得他并不普通。 “走板”与“飘” 宋玉生,北京人,今年29岁,18岁时参军,当过武警战士,复员后在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