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学习整体上较差;道德意识淡薄、行为出现偏差等同题突出.要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必需加强家庭教育责任、注重学校针对性的教育及改善社会环境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以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为例,通过对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寄养家庭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寄养基地、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和半完全参与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遴选制度实施不规范、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配对缺乏科学性、家庭寄养关系的中断或变更、寄养家长康复技能培训不足、家庭寄养社会资源整合不足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并分别从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寄养工作、建立寄养家长常规培训制度以及建立国家、儿童福利机构、寄养家庭、社会四方良性互动的孤残儿童社会救助体系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儿童福利、儿童保护的新模式。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至今已有10年。本文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研究个案,试图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理念、过程、方法、技巧等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寄养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深入开展,寄养儿童的社会融合与发展成为家庭寄养政策的核心问题。基于实地调查,笔者通过梳理寄养儿童现实发展需要,并以嵌入性的研究视角,重点分析了家庭寄养服务满足寄养儿童需要的状况。研究发现,嵌入式供给与寄养儿童现实需要的不匹配,是导致寄养儿童发展需要未获满足的根本原因。要确立以需要为导向的寄养儿童融合发展的制度理念,通过政府主导来引领资源与服务供给要素的结构整合,营造包容性社会环境并重视寄养关系的重塑以提供精准的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将院里较大一部分孤残儿童寄养在农村家庭,这是孤残儿童抚养、教育方式改革的重大举措。经过对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寄养进行一年的考察,认为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种种现实问题也制约着它的发展。研究提出了寄养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早期的社会情绪能力可以有效预测其人际关系、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和情绪行为问题,甚至可以预测其今后的人格发展。笔者以天津123名12-36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幼儿社会情绪能力问卷,考察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有提前的趋势;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父母共同教育的婴幼儿在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单亲教育和隔代教育的婴幼儿;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随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递增;上早教机构的经历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儿童心理学家从语言的表达里,研究儿童心理生活的内容,近年来更研究人格发展的性质。各家对语言一词所作含义不同,研究重点因而也不一致。语言的重要性可从儿童讲话前后的心理现象的研究里得出结论。皮尔谢认为语言是儿童表示思想过程的工具。儿童言语的自我中心和社交化互为消长。从机体因素上看:语言能力,女优于男;视觉听觉的缺陷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从环境因素上看:在医院、孤儿院生长的和寄养在外的儿童,语言能力较差;有钱人家的儿童,语言能力较强;单生子、双生子和三生子的语言能力,因为母爱的分散,依次降低;两言儿童的主要语言的发展不及一言儿童。语言能力本身的发展以发音为主要方面;语言发展的速度和智能高低之间的关系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往对儿童行为问题的矫治方法大体有四类:行为矫正方法,心理动力学法,心理教育法和社会生态学方法。随着对儿童情绪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情绪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也被认可,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情绪对问题行为儿童矫治的重要作用。影响行为问题儿童情绪的因素有气质、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主要的情绪疗法有:情绪宣泄,积极联想,自我暗示、角色扮演和投射绘画等。情绪疗法把握住了行为的情绪动因,对问题行为儿童的行为影响更为直接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摘 要:应用儿童长处与困难(SDQ)问卷(父母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惠州市1528名3-6岁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惠州市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异常情况比较严峻,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不同地域、年龄学前儿童存在不同的情绪与行为问题,需要分类干预。其中农村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异常情况尤为严重,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道德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教养方式--隔代教育、寄养教育、寄宿教育和自我教育.不同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道德的成长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道德成长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