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赵括其人名声不小,也算是一位“名”将吧。不过,赵括的出名不是因为仗打得漂亮,他名在擅长“纸上谈兵”,名在指挥了“长平战役”。公元前260年发生在长平的秦赵之战,赵国40万主力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也被秦军乱箭所杀。足可称得上是“著名”的战例。  相似文献   

2.
名实古今谈     
名是什么,是人的“爵”位也。 如果一个人徒有虚名,名不副实, 起用这样的人才弊病可就大了。 战国时,赵国有个叫赵括的人,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这个赵括从小喜欢谈兵论战。赵奢临死的时候,再三告诫自己的妻子:“赵括要是出任大将,赵国士兵可就危险了。”当时,正值秦国侵略赵国,赵王听信敌国离间之计,废廉颇不用,起用赵括为将,赵括的母亲极力劝阻却没有用,结果,长平一战,秦将一次坑杀了降卒四十多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属于徒有虚名的“天桥把式”,但赵王却不能识之,以为堪当大用,结果断送了四十多万人的性命。这血的教训却一代代地发生。三国时的马谡,也是赵括式的人物,诸葛亮却不能识之,到头  相似文献   

3.
晚唐司空图论诗名著《诗品》对后世影响颇大。清代乾嘉诗坛泰斗袁枚(1716—1797)甚赞赏之,“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续诗品》小序),故又写《续诗品》;采用其四言十二句之形式,变体貌诗之风格意境二十四品为揭示诗歌创作论旨三十二品,同样具有较高的价值。《续诗品》所论范围甚广。这里选其论及诗人创作态度的《知难》《藏拙》《勇改》《求友》之四品,分别试作评说,以求教于读者。一《知难》评说《知难》强调诗人应充分认识创作之艰难而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并付出苦功。此诗与《情思》篇相关。“精思”是“知难”的体现之一,而“知难”是“精思”的前提。常言道:骄兵必败。诗歌创作者亦然。“赵括小儿,兵乃易用”二句,即以《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所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以轻率态度对待用兵之危事,而终在长平之战  相似文献   

4.
“上”最早是方位名词.考察“上+N”结构可知,“上将”可释为高明的将领,即能将,亦可释为居于上位或主要地位的将领,即主将.在“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中,语境的选择排除了“主将”之解,这里的“上将”只应解为“能将”.  相似文献   

5.
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重新梳理了长平之战发生前后的战国形势,清晰勾勒了长平之战的发生、发展及其结局;对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作了新的探讨,并从秦国国内政治斗争着眼解释了长平之战的意外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2256年前(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今我省高平市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一场惊震万代的“长平之战”,秦国出兵20余万,击败了赵国约45万人的军队。赵除战死者外,其余降卒全被杀戮,而秦也死亡过半。此战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也最残酷的一场战争。 去岁之末,突有长平之战文物出土,考古学界为之一震。此次发现,将引起的震动或许并不亚于秦之兵马俑的出土。历史如烟,飘渺而逝。老幼皆知的长平之战,当今考古史上却是一片空白,无有大量遗物遗迹证实它的存在,留给今人记忆的除正史所载寥寥数语外,无非就是一些小说家的演义和历代文人墨客的怀古诗章了。这或许正是长平遗址文物首次出土引起国内外学者震动的一大原因。 笔者来到高平,正是瑞雪初降的数九寒冬。北大考古系和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  相似文献   

7.
赵元海 《社区》2014,(1):16-17
“没想到,没想到,我住得这么偏,社区还能联系上我!”租住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街道西湖镇西峰社区的居民施长平连声说。原来,施长平的妻子和母亲长年患病,使本已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2012年拆迁后从西峰社区搬出,几天前,西湖镇西峰社区为施长平牵线搭桥,对他家开展结对帮扶。。“居住他乡,但我们能感到家的温暖。”施长平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8.
战国秦赵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战役,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史料阙如,其研究甚为困难,两千余年间,迄无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日前《长平之战》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著者运用查考文献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探索和澄清了一些往昔研究长平之战尚未涉及或涉而未决的问题,不仅使此役的研究取得突破,犹给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研究留下有益的启迪;关于长平之战战场格局问题的研究,为历史军事地理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杨思圣是清初诗坛的重要诗人,他与河朔诗派主将申涵光的诗学理论倾向基本一致,其论诗推尊杜甫及明代的李梦阳、何景明,主张学习盛唐诗人,提倡诗歌应以性情为主,反对过度模拟之弊。由于文禁之故,杨思圣的《且亭诗》经大量删减后,更名为《且亭诗钞》行世。其诗歌“一以少陵为宗”,表现出明显的宗杜倾向,特别是其入蜀诸诗模拟少陵,取得了较高成就。杨思圣被尊为“畿辅七子”之一,堪称河朔诗派的主将。其与申涵光、殷岳等人一起,共同为清初慷慨悲歌的燕赵诗坛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曾读了不少兵书,平时与人谈论用兵,说起来头头是道。但赵奢认为赵括没有实际锻炼,不能当大将统帅士兵作战。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王让赵括当了大将,去迎战秦军。赵括照搬兵书条文,不能实际运用,结果惨遭失败,四十五万大军全部被歼,自己也中箭身亡。解释纸上谈兵:纸面上谈论用兵打仗。比喻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11.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波澜壮阔地展开,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称的曾巩在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巩在文学、史学上力倡“明道”;揭斥佛老“异端”之害,坚持儒家道统;在兴学中呼唤“古人教学意”;追求儒家“王道”政治理想;较早对“性理”问题进行探讨等,皆表现出新儒的鲜明特征。在这场思想运动中,曾巩发挥了主将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因长平之战得名的长平县,横卧在丹河西岸,如今名为王报村。王报在春秋时为泫氏城,战国时属七雄之一的韩国。公元前332年,韩宣惠王东巡至此.在韩王山上视察时,发现泫氏城建在一条既长又平的河川地带,便以地形取名,更名为长平。  相似文献   

13.
“闲话事件”是一件著名公案,成为“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主将直接交锋的战场,是双方为女师大事件激烈斗争的继续。它由徐志摩《“闲话”引出来的闲话》一文引起。徐文极力赞扬陈西瀅发表在《现代评论》第五十七期上的一则“闲话”,并称颂陈的学问文章及品格,谓之“有根”。周作人即作《闲话的闲话之闲话》(《晨报附镌》1926年1月20日)予以反驳,文中不仅批评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三次大论战的性质,和参与论战的马克思主义者方面的主将及其历史功绩,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是清楚的。但是,“四人帮”却甘冒天下人之大不韪,以极左的面貌出现,公然把参加论战的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诬蔑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把三次大论战说成是“资产阶级民主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或资产阶级反动派”的争论,妄图从  相似文献   

15.
上海滩“破落户的漂零子弟”姚文元,长期以来披着“马列主义理论家”的外衣,自封为研究鲁迅的“权威”,又是著书。又是写文章,又是发表演说,好象只有他才真正了解鲁迅,只有他才坚决捍卫鲁迅,也只有他才有资格继承鲁迅。其实,姚文元只不过是借研究之名,行歪曲之实,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众听周知,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他是一贯地坚决地反对尊孔,反对孔老二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对鲁迅先生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给予了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学的主将鲁迅先生,为培养大批文艺界新生力量,曾耗费了许多宝贵心血。其中,沙汀就是在他关心和激励下成长起来的“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一。对此,沙汀是“永远怀着感激之念来记忆的”。鲁迅影响了沙汀。沙汀继承发扬着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与黑暗拼搏到底的顽强精神。他用自己出色的创作,将鲁迅先生开山的现代讽刺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张籍诗重出甄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主将,在贞元、元和年间已名震诗坛,白居易说他:“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姚合推崇他“古风无手敌。”王建称赞他:“君诗发大雅,正气回我肠。”可见他的诗在当时已广为传颂。但是,经过唐末战乱,作品已散佚不少,南唐时翰林学士张洎整理收集他的诗歌,为之作序说:“自唐末多故,洊经离乱,公之遗集,十不存一。予自丙午岁(946年)迨至乙丑岁(965年)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他在散文体裁的创新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以《永州八记》为主体的山水游记,摹山绘水,寄情托思,最富诗情画意,代表着唐代散文的最新成就。北宋孔武仲云:“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本文试图从绘画与游记散文相通的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一下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文学创作规律,及其独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九歌·国殇》一篇之作者、作时及创作主旨,传统认为乃屈原为纪念楚国历年战争中为国牺牲之将士所作。但从《国殇》与《九歌》它篇风格之迥异及其语词绝不类于屈原所作《楚辞》它篇来看,《国殇》不仅非屈原之所作且也非《楚辞》之所属。而从《国殇》与《诗经.秦风.无衣》风格及《汉书》等文献所述秦人风尚之比较来看,《国殇》之风最近秦人。而考之《史记》等相关文献,《国殇》最有可能为秦人纪念在长平之战中死去的国中少年所作,其时间当是长平之战后即公元前260年后这一时间段。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主将 ,鲁迅始终没有走出家庭伦理的怪圈 ,无论是在理论倡导、伦理实践还是文本叙事上 ,鲁迅一直“背着因袭的重担” ,陷入了与启蒙身份相悖的尴尬境地。重新定位家庭伦理格局中的鲁迅 ,是为了走出“鲁迅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