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水库蓄水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库岸再造危及库区公路安全时,应对库岸或路基进行防护加固,在研究三峡、水口等水库塌岸历史、现状及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岩质、土质和岩土混合岸坡的破坏方式、库岸再造类型,认为路基或库岸防护设计应遵循滑坡与塌岸综合治理、库岸防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分时期分段落分水位区防护等原则,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库岸地质结构及库岸再造类型中采用的防护措施,研究了砌石坡式防护、防护林带、格构锚固、挡土墙、抗滑桩、喷锚等工程防护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线路结构有路基、桥梁和隧道等形式,其中桥梁占绝大部分比例,而区间路基占比较少。根据高铁项目实例,从造价、质量、工期和环保节能等方面对桥梁和区间路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得出高速铁路线路桥梁结构优于区间路基结构,在线路结构设计上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区间路基结构。  相似文献   

3.
针对神延线风沙路基实际,介绍了风沙路基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路基防护措施,特别对风沙路基的压实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鉴于高速铁路行车的特殊要求,指出在机车-线路系统相互匹配的基础上,应从路基、地基角度出发严格控制轨面变形,以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与舒适。同时,对高速铁路路基的断面形式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关键所在,稍有偏差,将给整个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例如,在公路施工中常会遇到诸如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路基,如不加以特别处理.会引起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或不均匀沉陷.平整度下降,导致行车颠簸等,并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寿命,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文章通过分析这两种路基的地质条件及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赵良  丁伟  丁雨恒 《中南论坛》2009,4(3):124-126
本文从赤壁市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游工业污染超标,生活卫生垃圾增加;二是库区两岸无序开发,自然遭受损坏;三是水库库区牵涉面广,管理体制条块不顺。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全流域实际出发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办法,有利于陆水湖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积极有效的公众参与对于实现库区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水库移民的公众参与在移民安置工作实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与特点.研究以“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为基础,借鉴“过程一事件”的分析模式,对A水库昌平县移民安置计划过程、搬迁过程、收入恢复过程等阶段公众参与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描述分析.完整呈现了水库移民公众参与的现状,以期为促进水库移民公众参与及进一步发展找到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速铁路路基压实控制方法的分析,指明各种控制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提出了新的建议,探讨了路基压实控制的发展方向,为提高我国高速铁路路基的建设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行非农化转移是库区移民工程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库区系指水库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复合体。在因水库兴建导致的库区多种矛盾冲突中,以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冲突最为尖锐。因此优先缓解库区人地关系的矛盾成为推动库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最终解决库区贫困问题的关键。本文研究认为,向库区下游受益地区实行非农化转移是库区移民工程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特殊使命     
1953年春天,为了绿化太行,治理黄河、海河水患,晋东南行署分配我到屯留县河道流域林业工作站,搞河滩造林绿化。翌年4月的一天,政府办公室姜秘书通知我到屯绛水库接受任务。我当天赶到水库工地,指挥部领导都去了工地,我又赶到库区,路上碰到冯主任告我说:县委书记、水库总指挥张兴汉同志在施工区等你。我跑步到库区,见到张书记。他说:现在水库施工任务急,汛期快到了,水利部、省水利厅许多专家提出库区要进行地质考察,水库组织民工200人,每10个人分包一个打井任务,人工打井速度太慢,地质资料没保证,大坝施工无法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多专业、多学科联合的特点,立足于高新技术基础上,开展了天然气勘探开发信息的综合集成研究。气藏经营管理就是在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通过不断进行的数据收集、开发动态分析,加深对气藏的认识,及时调整开发方案,实施提高采收率措施的过程。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是气藏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探讨了信息管理在气藏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气藏经营管理中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关键技术,提出了气藏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出了运行在分布、异构、开放特性的分布式Client/Server网络模型环境的天然气勘探开发综合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
龙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的生物礁、三叠系飞仙关组的鲕粒滩都是很有潜力的礁滩型储层,根据储层特点将其分为4 种类型:飞三—飞一上部灰岩孔隙型储层,飞三—飞一中部云岩溶孔型储层,长兴组灰岩孔隙型储层,长兴组云岩孔洞、裂缝–孔洞型储层。通过薄片、压汞、MDT 测试、电成像、斯通利波等综合评价4 套储层的有效性,认为长兴组云岩孔洞、裂缝–孔洞型储层有效性最好,飞三—飞一中部云岩溶孔型储层其次,飞三—飞一上部灰岩孔隙型储层以及长兴组灰岩孔隙型储层有效性最差,较难形成工业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压油气藏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开发低压油气藏的一些技术现状,包括钻、完井地层保护技术,开发井网调整技术,注水(气)增压开发技术,酸化压裂等油层改造增产措施。国内外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12 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结构复杂多变,孔、洞、缝发育,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在塔河地区奥陶系发育许多测井响应特征与真储层相似,试油却为干层的假储层。如果不对这些假储层加以分析剔除,就很难准确地进行储层识别,从而造成测井解释错误,并给后续的试油和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应用测井资料鉴别真假储层成为塔河地区储层测井评价的关键。通过研究总结了塔河12 区真假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并利用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和岩芯资料等建立了该区常见真假储层识别模式,减少漏划错划储层现象,提高储层测井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水库移民"因移致贫"是我国水库移民事业面临的严峻现实,基于传统贫困理论的反贫困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库移民贫困问题。水库移民贫困的症结在于其权利贫困,制度的缺陷导致了移民权利保护的先天不足,制度行动的逻辑显示了移民权利实现的困境和无奈。只有彻底实现由工程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完善水库移民利益补偿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水库移民权利贫困的困局。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利用岩芯、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运用储层沉积学、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等相关理论,详细总结了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在宏观上控制了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成岩作用决定了砂岩内部储集空间特征和储集性能,主要表现在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砂岩的原生孔隙很少得以保存,而溶蚀作用有条件地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微裂缝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砂岩的渗透性,但也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在此研究基础上,从沉积相、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渗特征等方面优选地质评价参数,在目的层划分出4类储层,其中Ⅰ类高产层主要是河道砂体复合带,其具有自然伽马曲线低值、自然电位曲线显著负异常等测井响应特征,碎屑颗粒粗,储层岩石表现为石英含量高,以残余粒间孔或粒间溶孔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油气藏开发涉及油气藏的三维空间分布和内部状态变化的复杂问题,信息系统是支持油藏管理的基本手段。传统油气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基于表格形式表现对象属性,无法反映描述对象的空间联系和系统的空间分布模式。地理信息系统( GIS) 能够有效描述二维空间问题,将GIS 技术引入油气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将极大地扩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描述能力和表现形式,但是对于油气藏开发这类特殊的三维问题还缺少描述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传统的油藏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油气藏开发管理GIS 系统的体系结构、目标设计和功能设计,讨论油气藏开发管理GIS 系统的技术路线、信息组织方式、表示方式以及开发模式,指出需要研究更完善的三维空间描述方法和表现手法,结合油藏描述技术及其成果,在地质建模的基础上开展空间分析,将会使油气田开发中的GIS 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及技术方法,依据钻井、录井、岩芯、测井和室内测试分析 等资料,对研究区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安寨段储集层岩性为残余 介壳灰岩、粉粗晶介壳灰岩、亮晶介壳屑灰岩和泥质介壳灰岩;岩石以介壳为主,矿物以方解石为主,沉积环境主 要为介屑滩微相;主要储渗空间为溶蚀孔洞、晶间孔和裂缝,孔隙以微孔隙为主,喉道以微喉道为主;储层孔隙总体较 差,主要为微孔微喉型和微孔细喉型;储层为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型的特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储集体分布受沉积微相 控制,介屑滩相是储层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优质储层的发育受沉积古地貌高地控制;溶蚀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等对溶蚀 孔洞和裂缝的发育起建设性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川东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互馈结合的手段,通过合成记录正演、储层置换的方法进行了其地质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主要表现为低频率、弱振幅(近空白)反射,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含气层速度的降低导致振幅减弱,在薄层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含气层下部出现弱振幅;二是含气层对高频的吸收作用,低频率导致砂泥岩互层无法分辨,表现为弱振幅。最终形成的低频率、弱振幅特征是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响应,该特征在T构造高部位可以作为识别含气储层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较大的特点,以嘉陵江组一段为例,在地层对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波阻抗反演工作,并结合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JP〗征确定波阻抗反演结果解释方案,进行储层解释,预测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成果,优选相关地震属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预测储层孔隙度平面展布。最后综合地质、储层预测、孔隙度预测的结果提出有利勘探目标区。结果表明,该套方法比较适合对研究区的地质解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