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中国新闻史上,国民党党报虽然伴随当时国民党的失败而最终走向终结,但其重要的历史地住却不容忽视。其中,《中央日报》作为当时最接近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的国民党党报则显得更为典型。本文即通过对国民党为何创办党报、由《中央日报》所体现出的宣传策略的转变,以及抗战时期国民党报人如何对《中央日报》进行经营管理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当时“政党、政权、党报”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的抗日宣传报道虽然都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中心内容,但是在宣传策略和技巧上表现各异,舆论宣传效果多有不同。《新华日报》评论的内容以团结抗战、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大公报》关注经济,关注民间,有其鲜明特色;《中央日报》的国际评论琳琅满目,较有深度和价值。“三报”对两场战争的宣传是一个历史性“褶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并对未来的历史走向起着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恒俊 《金陵瞭望》2006,(14):59-60
《中央日报》在大陆一共存在了23年,其中有15年是在南京出版发行的。南京不仅见证了《中央日报》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它最后的离去。这份身份特殊的报纸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沧桑和国家命运也无时无刻不和南京这座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月派第二代文人"的储安平,担任《中央日报》副刊《中央公园》编辑期间,刊发了大量观察文坛、反映文坛风气的文章。这些文章多以揭露文坛黑幕和阴暗面为主,使其逐渐形成一种对文坛和文人的否定性评价。此种认识,导致储安平放弃《中央公园》而主持《中央日报副刊》,逐步将注意力由"观察文坛"转向了"关注社会"。其后储安平以政论家的身份出现于中国报界,于20世纪40年代末创办《观察》周刊,深刻影响了战后中国的舆论走向。由此可知,此种转变实为储安平一生之关键转折,对中国新闻史而言亦有重大意义。不过,他在《中央日报》副刊时期的转折,并非毅然决然的转变,而是带有某种曲折和反复。  相似文献   

5.
李宗 《金陵瞭望》2009,(10):37-37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南京,除国民党官方大报《中央日报》、《和平日报》外,在读者中颇有影响的“民间报”是《新民报》、《大刚报》、《南京晚报》,而更多的是有国民党政客和“特殊人物”作后台的大、小报和通讯社,名目极为繁多。  相似文献   

6.
王炳毅 《金陵瞭望》2006,(14):61-62
南京人潘宜之成为《中央日报》首任社长 《中央日报》在上海正式创刊时.潘宜之成了其首任社长。祖籍湖北广济的潘宜之,是个集“功过毁誉”于一身的复杂的民国人物,1892年出生于南京,原名潘祖义。他酷爱学习,很有些文史功底.也写得一手好字,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与陈诚、泰德纯、李宗仁等是校友。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丁玲1920年代参与编辑的《中央日报·红与黑》文艺副刊、《红黑》月刊的编辑宗旨、运作策略,探讨了商业背景下二者之间内在承继与嬗变过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1938年12月1日,梁实秋在《中央日报·平明》副刊上发表的带有征稿性质的《编者的话》,引发了抗战文艺界关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论争实际上持续到1944年,长达5年之久,而其余波与影响则一直持续到解放以后。诚然,论争已成为历史,作为后来者,我们无力也无需将这些恩怨纷争辩个一清二楚,但面对历史,必要的反思却能为今天文艺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一1938年12月1日,梁实秋在重庆《中央日报》主编的副刊《平明》面世,他在类似发刊词的编者的话里有如下一段文字: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  相似文献   

9.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根据党和红军在当时江西苏区的特殊任务,《红色中华》报道重心集中在刊登政府文件、宣传抗敌壮举、揭露敌人暴行和动员支援前线四个方面。在报道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的导向性、强烈的鼓动性、文风的生动性和尖锐的批评性等特色。因而,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把新闻宣传工作的效能发挥到了极致,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0.
1919年《晨报》妇女问题专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9年《晨报》改组了第七版,密切关注现实,宣传新思潮.特别是开辟了妇女问题的专栏,探讨女性热点问题,介绍国外有关女性的著作,内容涉及女子人格、男女交际、女子教育、女子婚姻以及女子职业等问题,从中体现了《晨报》的办报原则和立场.妇女问题专栏的内容是研究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9.
涉农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统筹整合作为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原则的突破与平衡,加之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边界范围,因而属于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现有的政府主导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模式在实践中面临很大困境,而法治保障模式不仅具有价值必要性,更有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在"法治财税"理念的指导下,法治首先必须尊重财税规律、逻辑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央及各省份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文件规范中与法治财税规范意旨不符的部分进行分析、审核和修正,以尽快建立稳定权威的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法治方略,顺应新时期民生财政的发展要求,并促进央地财政关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污染环境罪的诸多争议,在正确把握保护法益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寻求具体答案。承认生态学的人类中心法益观下的环境法益是本罪的保护法益,将环境法益与人类法益并列为本罪保护法益的观点,因缺乏对环境法益层次性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认识而不具有合理性。2017年司法解释第1条的部分行为规定,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严重性的实质自然属性的规定,表明行为对于环境法益的实害结果;而部分结果规定则是通过对人身、财产等损害的判断,确认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损害后果。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对过失犯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省略了对间接故意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