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家思想对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道家思想在奥尼尔的代表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具体体现,然后从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生涯等方面分析了道家思想对剧作家本人的深刻影响。其实,道家思想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体现就表明了道家思想对剧作家本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一生遭遇坎坷,这些不幸磨练成他观照世界与生命的独特方式。几乎从一开始,奥尼尔就认定生活是一出悲剧,这种悲剧观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这一部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里(以下简称《旅程》),奥尼尔的悲剧观更是充分地投射其中。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挖掘出影响奥尼尔创作的思想根源:深沉的宿命感、深刻的孤独感和深重的罪恶感,以期能更好地诠释奥尼尔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化背景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因素无疑是犹太-基督教传统,奥尼尔的戏剧文学实际上也是这个背景下的必然产物。笔者从这一视角对奥尼尔最具有自传性的作品《漫长白天进入黑夜的旅程》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奥尼尔作为一个灵魂探索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第一位把戏剧看作是一种严肃文学的剧作家。他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金钱所异化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得人们互不理解、互不信任、甚至互相仇视。奥尼尔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琐碎、杂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新的题材,使美国现代戏剧散发出古希腊悲剧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尽管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雷雨》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都反映出相同的悲剧意识,触及了普遍意义上的悲剧主题,如个人的孤独,分裂的自我,神秘命运观(古希腊悲剧传统),遗传与环境决定悲剧命运(过去就是现在),以及人生的徒劳感。然而,两个悲剧由于剧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和个人经历的差别,又各有其特点。《雷雨》中体现出的因果报应观念,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社会传统观念;而尤金.奥尼尔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自传性质很强。两个悲剧分别带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却都反映了共同的悲剧人生观:人生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6.
玛丽·蒂龙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自传性最强的传世佳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女性形象。罪恶感的折磨和孤独感的吞噬使她周而复始地堕入吸毒—戒毒—再吸毒的圈圈。在当时的社会、家庭条件下 ,玛丽的一再吸毒实际上是她反抗严酷现实、遁入理想世界的一种虽然消极但却很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力图对象征着奥尼尔艺术高峰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进行道德判断和审美评价。泰伦夫妇酗酒吸毒,是试图逃避现实的消极方式和无奈选择;詹米和艾德蒙这时精神上是孤儿的难兄难弟,是迷惘的一代,也是垮掉的一代。他们的悲剧受生活背后的某种神秘力量所支配,因而带有某种原始的印记。作者同时认为,在这本既是心理剧又是社会剧中,奥尼尔已放弃了其中期创作的诸多表现主义手法,而采用了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在艺术探索方面又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看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标志着尤金·奥尼尔后期创作的一个高峰。无论从心理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看 ,它在美国剧坛上都是一个杰作。它反映了人类普遍关心的家庭命运问题 ,表现了为寻找生活的意义而挣扎的主题。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细致的人物心理刻划和复杂的矛盾冲突 ,奥尼尔由此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神话 :家庭人物相互的爱导致相互的恨。奥尼尔承认他从斯特林堡那里借鉴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恨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扩展为家庭关系 ,认为一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的未来命运都是由他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的。通过这部作品 ,奥尼尔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意识 ,也展示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类共同弱点的理解和同情  相似文献   

9.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标志着尤金•奥尼尔后期创作的一个高峰。无论从心理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看, 它在美国剧坛上都是一个杰作。它反映了人类普遍关心的家庭命运问题, 表现了为寻找生活的意义而挣扎的主题。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细致的人物心理刻划和复杂的矛盾冲突,奥尼尔由此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神话:家庭人物相互的爱导致相互的恨。奥尼尔承认他从斯特林堡那里借鉴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恨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扩展为家庭关系, 认为一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的未来命运都是由他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的。通过这部作品, 奥尼尔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意识, 也展示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类共同弱点的理解和同情。  相似文献   

10.
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兄弟们性格截然不同,这使他们在抉择或采取行动时产生激烈的对抗,对抗中又夹杂着爱与恨的纠缠。文章从分析《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三部戏剧中兄弟们的性格特征入手,分析产生对抗的关键原因,相互妥协的可能性和因素,以此来考察奥尼尔笔下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现奥尼尔处理剧本中的兄弟关系时,受到“战斗中的变动的联盟”兄弟对抗兄弟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剧作技巧和表现主题两个方面对《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和《李尔王》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尤金·奥尼尔和莎士比亚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却运用了相同的剧作技巧和手段来外化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在表现主题上也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思考和探索。由此笔者认为尤金·奥尼尔不仅是美国现代悲剧的创造者,更是传统悲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2.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悲剧性质深受古希腊悲剧、斯特林堡的表现主义及其个人经历的影响.文章试以《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一剧为例,通过对舞台技巧及剧中大量意象的简要分析来说明其表现主义手法在该剧中的完美运用.  相似文献   

13.
试用语用学中Grice的"合作原则"来解读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部分片段人物对话的深层含义,从微观角度分析戏剧对话的潜台词,充分展现主人公多重的性格,以及饱受命运折磨的一家人之间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进一步深化本剧的主题,以期获得比宏观评论更直观、更具体的戏剧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奥尼尔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为其提供了感悟人生的素材.其自传体戏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处处流露着其本人生活经历的痕迹.剧中父亲泰伦在读者和评论家脑海中的形象基本上已经定格为"吝啬鬼",而文章结合剧中造成家庭矛盾达到白炽化的主客观原因,从作家的创作经历中吸取信息,试图对泰伦为家庭所做的贡献,甚至牺牲做出肯定,辨证地重审造成家庭矛盾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尤金·奥尼尔的自传体剧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家庭的不幸生活,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作者在深刻描述与女主人公玛丽的悲惨人生有关联的几个主要人物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玛丽人生悲剧的根源,揭露了男权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对女性的自我解放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他认为:在以男权为主导...  相似文献   

16.
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总是处于依附男性的境地,这在女性主义觉醒的今天是令人难以容忍的。奥尼尔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或罪恶或神经质或疯狂极端,因此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认为是反女性的,可是细观奥尼尔的剧作,读者和观众不难发现他对女性的细腻关怀。从女权批评的角度入手,对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女主人公爱碧的女性形象展开分析,以期从新的视觉展示奥尼尔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并给出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现代解读。这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榆树下的欲望》和《悲悼三部曲》是奥尼尔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两部重要的反清教戏剧。在这两部剧中,奥尼尔巧妙地运用了叛逆的女性角色来诠释他的反清教束缚的思想,两组突出的对立象征,即石头房子对应榆树,孟南房子对应幸福岛屿,暗示了清教父权制与人性欲望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奥尼尔把自己的所有剧作看成是他在“荒野中的探索和呐喊”。作者在荒野中的探索和呐喊,在本剧中表现为女主入公纳维妮亚(Lavinia)在黑夜中对命运的反抗。纳维妮亚在剧终的选择不仅表现了她面对现实的胆量,而更重要的是她对命运的反抗精神,彻底清除孟南家族罪恶的决心和她的自我牺牲精神。她的最后选择不仅包含着本剧的悲剧意义,且反映了奥尼尔的悲剧意识:人的伟大在于明知同命运搏斗,结局必败,但仍不放弃同它斗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一百周年诞辰,上海—南京举办了桑尼尔戏剧节。我校与上海总工会、康华实业公司上海公司联合主办演出了奥尼尔的名剧《悲悼》三部曲,获得中外专家及广大观众的好评。与此同对,我校话剧团——复旦剧社也上演了奥尼尔成名作《天边外》;外文系的外文剧社用英文演出了奥尼尔的唯一喜剧《啊,荒野!》。与专业剧团的演出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20.
研究指出,多幕剧《天边外》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从这部剧开始,奥尼尔进入创作的成熟期,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也是由这部剧确立起来的。《天边外》在探索人物内心焦灼挣扎方面得到普遍的承认。本文将通过对其中三位主人公安德鲁、罗伯特、露斯的心理的分析,探索欲望的控制对人物命运的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