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黄庭坚的诗歌风貌,论者常以新奇拗峭概之。然而全面考察黄庭坚一生的创作道路,不难发现,他对诗艺的追求,除了新奇拗峭的一面,还有自然简放的一面。而自然简放的艺术追求,主要体现在其后期创作中。本文就山谷晚期诗歌创作的自然简放的艺术追求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何其芳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1930年代无疑是何其芳在艺术上最为雕琢、用心的时期;而1940年代进入延安之后,何其芳的创作心态和诗歌风貌都产生了明显的改变,同《预言》集相比,他的《夜歌》集的确显得有几分拙朴。许多人把这种转变归咎于时代,并认为何其芳从1940年代开始逐渐背弃了艺术上的追求,在艺术上开始退步。而实际上,何其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都体现了他对诗艺的探索和追求,他始终自觉地遵从诗歌的关学要求,坚持诗歌的艺术品格,在这个前提之下来进行创作,而没有把诗歌降格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这种“艺术自觉”的意识是贯穿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甚至是整个创作生涯当中的。  相似文献   

3.
吕亮耕重视诗的艺术技巧,却不赞同“唯技巧论”。他的诗作,意象鲜明、生动、丰富;语言清新、洗炼;他不但是在诗坛上不断地探索诗艺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少有的诗论家。他的诗论主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诗歌本质论;诗歌的社会作用与诗人的社会责任论;诗歌语言论;诗歌技巧论;诗歌风格论;诗歌创作论  相似文献   

4.
郑敏诗歌创作的艺术来源虽然深受冯至和里尔克的影响,但这只是她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来源,而不是全部来源,并且是在其后期诗歌创作中;在这之前,影响郑敏早期诗歌的有四个艺术来源,从而形成她早期诗歌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艾青“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他的诗植根于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的土壤,又大胆地吸收西方各种诗歌流派特别是后期象征诗派的诗艺技巧和表现手法,诗歌艺术内蕴相当丰富。而笔者认为,象征艺术(不仅仅是象征派艺术)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为繁荣当前诗歌创作,批判地借鉴西方现代流派的一些表现技巧,说明象征艺术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从艾青诗艺这棵繁盛茂密的大树上,摘取一片  相似文献   

6.
明清诗歌创作和理论纷争具有四大特征:1.对创作范式的总结;2.对诗歌性情的体认;3.对诗歌新变的追求;4.对诗歌才气的称许。明清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在总结诗歌创作经验的过程中力图超越前人,并走向分化和深化,因此有必要给明清诗歌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家"中对文学艺术用力颇多的一位学人,他的文艺理论贯穿着哲学的思考、史学的方法。徐复观的诗歌创作论主要体现在对杜甫诗歌以及诗论的研究中。杜甫是中国诗坛巨擘,对后世诗人创作影响巨大,自古以来对杜甫的研究始终围绕"道德阐释"与"诗艺阐释"进行,徐复观认为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徐复观以杜甫研究为基础的诗歌创作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诗人修养是产生创作冲动的根源,工力用典是诗歌创作的具体方法,打通古今与转益多师是杜甫诗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霍普金斯的创作风格突破了十九世纪末那种空泛靡丽的传统,体现了二十世纪现代诗歌的艺术特点,为二十世纪初一些致力于诗歌革新的年轻一代诗人提供了诗歌艺术创作的新模式。本文着重论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特点和贡献,探讨了他的诗歌晦涩难懂的原因;同时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了比较。文章还对他的代表作长诗《德意志号沉没记》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9.
郑敏和牛汉是中国新诗史上跨世纪的两位杰出诗人。虽然他们在家庭出身、民族习性、教育背景、人生经历、诗歌风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他们在创作道路、诗歌主张、艺术个性、创作成就等方面都有很多相同点:他们的诗歌创作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复活”于1979年,至今仍活跃于诗坛;他们都对诗极为虔诚,视诗如命,以诗为伴;他们都甘于...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远播古代朝鲜、日本。白诗自新罗时期传入朝鲜半岛,高丽时期已然风靡文坛,出现了一批如李奎报、崔滋等文坛巨擘对白居易诗歌进行品评、模仿和创作。白居易诗歌影响李奎报诗歌创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李奎报创作了一系列追和白居易诗歌的作品,因视白居易为楷模而追和,并仿其神韵;李奎报晚年承袭白居易“感伤诗”,成为其诗歌创作重要的内容;李奎报模仿白居易“讽喻诗”,创作了一系列批判社会现实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狄金森的唯美主义倾向,体现在她诗艺策略上的隐秘和固守两个方面。诗歌中对谜语地广泛应用,加大了读者诠释诗歌的难度;选择隐居生活和拒绝出版更直接说明了狄金森捍卫艺术自足和审美独立的决心。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固守自己的艺术手段,通过大量似非而是的语言和独特的韵律格式以及特殊的标点符号,使诗歌笼罩了一层神秘难解的气氛。  相似文献   

12.
陈毅同志不仅是一位戎马倥偬、能征惯战、挥戈杀敌、叱咤风云的将军,也是一位才华横溢、文韬武略、倚马赋诗、出口成章的天才诗人,还是一位有着深厚艺术功底、精湛诗歌修养、精通创作规律、追求创新发展的重要诗歌理论家,其既重视理论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又注意在诗歌创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发展诗歌理论,进而取得了诗歌创作实践和诗歌理论发展的双丰收,为中国现代、当代诗歌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而重要的艺术贡献。  相似文献   

13.
江湖诗派是南宋时期重要的诗歌流派。其诗风或出入于江西法帖,或浸染于姚贾余绪。年辈稍前于江湖诗派的永嘉四灵,是晚唐姚合贾岛的诗歌风格在宋代流衍发展的重要传承者。他们对于姚贾诗风的倡导和效仿,引发了一大批江湖诗人竞相追随。后者效法姚合贾岛的五言律诗创作方式,表现出一种刻苦专注的创作精神、平俗工稳的艺术旨趣以及细微纤巧的风格之美。江湖派中除了姚贾、四灵一脉,还有许多诗人出入姚贾、江西之间。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脱离学问功利、追求纯粹诗艺等方面代表了律诗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金斯柏格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著名代表人物.其杰出的艺术奉献在于:引入新题材、新诗体、新技法,为现代散文诗开创了新诗风.金斯柏格的诗艺是全新的.这种全新的诗艺是继承和发扬诗歌传统与借鉴和改造其他门类的艺术成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秦州诗是杜甫诗歌艺术转型的一个里程碑。这种艺术转型,不仅体现了杜甫对诗歌审美的认识在秦州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在秦州已进入了一个更新的艺术创造阶段。最能体现杜甫秦州艺术转型文学特质的,是诗人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五言律诗。与长安时期的同类诗相比,秦州五律获得了诸多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既为其成都诗特别是夔州诗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对后世诗人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赵孟兆页的艺术修养、情感世界、创作主张、对前代诗歌成就的继承,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及对元代诗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诗歌创作对现代派技巧的汲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诗歌美学和诗歌创作实践上,论述了闻一多对西方现代派创作方法的合理汲取,认为闻一多正确处理了民族特点和外来影响的关系,确立了中西相融的创作路线;从诗歌美学上强调了直觉、幻象、意象、象征、暗示、化丑为美等重要艺术方法;在创作实践上部分诗篇汲取了西方印象派、意象派、象征派、表现主义的方法技巧,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现代派,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当代彝文诗歌创作”,按诗体形式和艺术风格将其分为“旧体诗”和“新诗”两大块。“旧体诗”创作以“颂歌型”为主,明显带有传统“克智”艺术技巧及民间文学的色彩;而“新诗”创作则呈现题材广泛性、风格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两类母语诗歌创作都在开拓与超越上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金斯柏格独特而全新的诗歌艺术是继承和发扬诗歌传统 ,借鉴和改造其他门类艺术成就的结果。其中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塞尚的创作风格曾极大地影响并启发过金斯柏格的创作。经过数年的研究 ,金斯柏格终于成功地运用词语并列、意象的跳跃、荒诞的修饰等手法将塞尚的创作艺术移植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20.
爱尔兰诗人希尼一生围绕自己故乡的小农庄,捕捉有关人和地理场域的轶事式的日常生活截面,将情感结构包裹在诗歌叙事中,创作了大量风格别致的作品,用诗歌筑建了寄托他艺术理想的“无处所的天堂”。文章拨开希尼诗歌的文字外包装,深入其诗歌创作的核心思想和概念,以存在主义视角探讨希尼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