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法学本科教育应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CDIO教育理念与实践性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契合性。基于CDIO教育理念进行法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法治中国进行高水平的话语表达,不仅是中国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关涉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法治观念和传统总体淡薄、民间对法治话语表达存在一些误解的情况下,推动法治话语的建设和高水平的表达,能够回应和推动中国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助力民族振兴,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中国法治话语的核心要素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人民的主体性与主导性、体现知变应变求变的革新精神、彰显理念确立与规范完善的进程、体现法律与道德对治理结构的融合、展示法治中国的全球理念与世界担当。为了有效地向国内和国际社会表达包含上述核心要素的中国法治话语,需要强化中国法治话语表达的生动性,凸显表达的受众友好性,注重话语表述的适当态度,尤其是要通过完善法学教育培养表达中国法治话语的人才队伍。法治话语的高水平表达是建构良好的中国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而且有赖于各专业领域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3.
法学教育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选择法学教育模式需要树立一种教育理念,在理念指引下思考在本土的法律体系框架内使用相应的教育模式。法学主要是一门应用学科,法学教育更要体现其学科的务实性,即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目前我国大陆法学教育现状最需要的就是如何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差距,尤其是本科的法学教育。而英美法系判例法的务实精神可以作为改革高校法学教育实践的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4.
“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在民主法治建设上的一个新提法,也是继十五大正式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之后,又一个具有战略性号召力的新概念。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应该由注重普及法律知识向注重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方面转变,要结合中国人权的发展与国际化法学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把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公民的思想和行动之中,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有效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法学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法学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中国法学创新将从法律观的转型、具体法律制度的创新两个途径展开,并将促使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理论体系,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早日建成。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法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法学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中国法学创新将从法律观的转型、具体法律制度的创新两个途径展开,并将促使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理论体系,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早日建成.  相似文献   

7.
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无论对法学教育和法律本身,还是对建设法治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法学教育注重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技能训练,但忽视法治人格塑造;法治发达国家注重学生法治人格塑造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法学教育应重视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树立立体化、全过程教育理念,整合利用不同学科资源,营造教育文化生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内化法律知识,领悟法律精神,升华法律信仰,养成法治人格。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法律方法论研究在体系建构、知识创新、思维方式升级及法治话语塑造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步。方法论已经成为中国法理学的重要内容。法律方法论研究还逐步确立了法律思维规则在法治建设中的构成性功能;对逻辑的重视正在型塑与法治相匹配的法治思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的体系建构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新中国70年的法律方法论研究可分为:全面向苏联学习的阶级分析法学;向欧美学习推理、解释方法的技艺法学;新时代在中西结合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与法治话语的法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的法律方法论研究主要是对西方法学知识、原理、方法的继受性整合,研究成果的借鉴成分较多,原创性以及对中国问题的深入度不足。  相似文献   

9.
从法学理论的视角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法学在法律的基本原理,人治、法制与法治,权利义务与人权,法律现代化、法制现代化与法治现代化,法律价值、法律文化与法律精神等重要主题的研究上展现出了明显的学术发展与理论进步,这些发展与进步不仅体现在法学理论学科上,而且体现在包括各个主要部门法学、法律史学在内的法学整体学科群上。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有力推动。法学教育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基础环节,应以建构法律职业共同体为出发点及落脚点,致力于探索一条与法治国家相适应的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法律文化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法学教育等因素的制约。要克服这些因素,实现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我们主要应该通过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法学家的现代化、法律职业者的现代化和大众法律文化的现代化等途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进程已有百年历史,法学翻译对于中国法律的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法学翻译对于中国现代法学具有建构与生成的意义,从法言法语到制度理念,均建立在法学翻译的基础之上;其次,法学翻译的发展轨迹,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法学的演进过程,从取法西洋、学习日本,转至模仿苏俄,进而重新面向世界,法学翻译的曲折变迁也印证着现代法学的艰难命运;第三,法学翻译对于现代法治国家的建构亦有重大影响,作为后发赶超型国家,译介移植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也应有反思的态度和超越的决心.对近代以来中国法学翻译史的梳理和总结,一方面旨在较为全面概括地展示百年法学翻译的成果和历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观察到法学翻译与现代法学之间的深层次的内在关联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法制教育是教育在校大学生知法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把法制教育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抓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律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等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所谓法律预期 ,主要是指当事人根据自身环境、地位、知识、信息与目标而形成的对未来法律制度健全状况、作用形式与实施结果的估计与期望。加强法律预期的研究 ,有利于发挥法律预期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和依法治国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人们对法律的预期乐观化和稳定化 ,提高我国法律的现代性与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案例及其法律案例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虽然案例教学在中国起步较晚,我国仍有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案例在法律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则是从对案例教学的概念和法理基础,国外案例教学的实践情况及案例在我国法律教学中的适用现状分析出发,重点论述案例在我国法律教学各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希望为完善案例教学法提供参考素材,以此促进法律教学,为推动实现法的现代化奠定扎实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本文分析了法律教育中法律意识培养的认识误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法律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中,人们对法律的遵守主要表现为对法律化了的伦理道德的遵守,而没有形成真正的法律观念。中国传统法律的近代化和现代化道路已经走了一百多年,当代中国人法律观念依然淡薄。本文以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的国人法律意识为视角,分析国人为何缺少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务实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征的法制思想.邓小平的法制思想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要求,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无讼与中国法律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无讼所包含的和谐思想是中国社会的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在矛盾纠纷多发的当代社会转型期具有对利益进行调和与平衡、对社会动荡和混乱进行校正与修复的功能;但无讼对个体权利的压抑和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和地位,成为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阻碍因素,因此必须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市民社会,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公民法律信仰等方式和途径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中 ,法律家和法学思考者们都应正视现代法制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只表现在法律与政治关系的模式和因变法而引起的制度文明模式的变迁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 ,这种联系与中国历史内在性的源流关系。它提示我们 ,在面向未来为理想社会创设法制时 ,不能放弃对自己历史文化资源的解释权 ,而应以积极的姿态来挖掘、引导、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 ,构成不悖于世界共性的现代中国的特色部分。有鉴于此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现代法制建构中的转化 ,必须谨慎操作 ,做到有所限定、有所转换、有所扬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