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制度伦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制度伦理是人们从制度系统中汲取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与人们把一定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即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制度伦理具有根本制度伦理、体制制度伦理和具体制度伦理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层次。制度伦理的可能性表现在:利益是制度与伦理同构的价值基础,管理是制度与伦理联结的价值中介,道德建设是制度与伦理联结的实践中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伦理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助于社会道德建设,制度伦理可为个体伦理提供外部约束和价值导向,其弘扬有助于制度本身的健全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慈善伦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财富观、人生观以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同时,慈善伦理教育是促进德育创新的有效途经,通过慈善伦理教育,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追求和谐正义的社会伦理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当下,中国社会的伦理焦点正从单纯不平等问题转向对社会不正义的关注。同时,还面临着生态伦理严重失序、个体道德责任意识普遍缺失的困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坚持时代性与传统性、本土性与全球性结合的原则,建构基于正义的现代制度伦理和现代生态伦理秩序。深化市场化改革,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专业伦理是衡量一个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其专业伦理构建就成为推动其发展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面临着制度异变、管理者专业责任伦理缺失和个体专业道德体系尚未形成等困境。针对于此,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路向选择,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辅导员专业化的相关配套制度;二是要依托大学制度,增强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三是要强化制度伦理,构建体现辅导员专业精神的制度文化;四是要健全专业化保障机制,促进专业主体道德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的转型促进了制度伦理的发展,制度的伦理性诉求与伦理的制度化建设相互作用,推动了制度的完善和道德的重建。制度伦理建设既适应并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当前道德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制度伦理建设本身需要通过多途径的努力得以实现,同时,制度伦理建设侧重外在规范性要求,必须与个体道德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纵观我国当前高校德育管理的实际,大学生的"道德滑坡"问题尤为严重。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制度伦理的路向选择为高校德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制度伦理的研究视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是一种定型化了的规范 ,强制性、规范性和客观性是制度的主要特征。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强有力的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规范功能。个人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必须以现实社会中制度对各种利益关系的公正合理解决作为前提 ,必须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支持。制度伦理的首要意义应是社会制度体系建构的伦理合理性研究 ,为制度的制定、安排、实施提供必要的价值要求、道德依据和伦理资源 ,使社会制度获得坚实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说明了传统的强调道德教育的道德建设路径有一定的局限性。制度伦理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道德问题。制度伦理有两方面含义:制度的道德性和道德的制度化。两者有密切的联系。制度伦理是道德建设的有益方向。制度伦理的第一层含义,启发我们进行道德建设时,必须审视现存制度的伦理基础。制度伦理的第二层含义,启发我们实施道德建设时,可以将道德加以制度化。道德的制度化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对于医疗腐败必须坚持以德治医的方针和相应模式。既要重视个体道德建设和制度伦理建设,也要用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来融洽医患关系。个体道德建设着重于医务人员的个体向善,制度伦理建设则着重于制度的正义诉求,和谐社会则着重于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管理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协调性活动,各个环节直指人的最终发展,具有伦理学中“善”的价值规定,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异常需要伦理的观照。但是在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管理领域频频发生伦理缺失现象。高等教育管理道德失范应从伦理视角进行原因分析,并探究伦理应对策略。高等教育管理伦理构建应注重伦理意识、伦理制度和伦理践行的整合,坚持慎独、加强道德人格塑造、提高伦理认同和学习效度,在坚持伦理原则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高校校园主流价值文化和伦理道德场域。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教育长期存在追求道德高标准,忽略道德的低标准的误区,从而造成德育教育实效性低迷,这种低迷是困扰德育界的一个中心话题。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学界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德育主张,即“底线伦理”,为德育教育走出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建设与道德伦理的联系日益密切,道德伦理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道德伦理制度能把人的自利行为约束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地约束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因此,我们应坚持公正性、普遍性、历史性等基本原则,采取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强道德伦理建设,建立信用制度,强化法律保障,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伦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矿难事故的不断发生与我国制度伦理设计的缺陷和个体道德的滑坡是密切联系的。所以,应将两者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使制度伦理的设计体现其正义性和伦理关怀的精神,另一方面从两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性上使之以公正原则、关怀原则、责任原则、敬畏生命原则为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矿难事故的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追求和谐正义的社会伦理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当下,中国社会的伦理焦点正从单纯不平等问题转向对社会不正义的关注.同时,还面临着生态伦理严重失序、个体道德责任意识普遍缺失的困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坚持时代性与传统性、本土性与全球性结合的原则,建构基于正义的现代制度伦理和现代生态伦理秩序.深化市场化改革,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高校道德调控体系不健全、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不足以及市场体制不成熟 ,缺乏公正机制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高校师德建设往往停留在口号或决定上 ,而缺乏实际措施 ,造成高校师德建设缺失。为此 ,必须培育高校教师的教育伦理精神 ,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养成教育 ,培育高校教师的文化人格 ,并建立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以确保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制度伦理是道德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的必然表现。制度伦理化是社会成员对于国家或政府的道德要求,伦理的制度化是国家对于社会成员个人的普遍要求,二者具有一致性。制度伦理的提出使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具有了可操作性和直接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丰富了伦理学研究的内容,推动了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制度伦理不关心人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容易将道德工具化;制度伦理容易弱化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使道德面临着失去存在的合理性的危险;制度伦理排除了传统道德的影响,使道德失去了历史的根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需要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给人们以价值的引导,需要注重人的美德的培养以使社会的道德获得坚实的基础。因此,道德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制度伦理的层面,而应该是上述各个方面的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17.
制度是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它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与意义;制度伦理即制度的道德与不道德问题;伦理制度化即在道德建设中,以系统化的规则建构,强化道德职权、责任关系,并形成奖惩督促等机制。伦理制度化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道德现状密切相关,伦理制度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和维系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伦理管理的理念被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运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管理伦理也被提出.教育承载着人类发展特殊使命,本应在其管理过程中更为强调其伦理性,然而现实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却存在严重的伦理缺失的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伦理的缺失问题亟待解决.这种现状主要表现为:管理者、领导者的伦理道德缺失,组织管理体制的伦理缺失以及高校管理实践行为的伦理缺失.本文从加强宣传教育管理伦理理念,制定高等教育管理伦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高等教育管理伦理监督和责任机制,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完善高校章程制度等方面,提出教育管理的伦理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制度伦理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强调对制度体系做出伦理方面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辩护,制度的伦理辩护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直接的重要的意义。二是道德伦理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将道德制度化最基本的途径是道德法律化,通过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守道德伦理的自觉性,已成为各国加强道德建设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道德利他是现实道德生活之中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在道德建设中,道德利他现象与制度伦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状态的制度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因而要在遵循促进道德利他制度伦理构建的基本原则之基础上,提出不同领域的制度伦理构建对策,即经济上要重视道德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建立道德回报机制;政治上要提升政府和社会的公信力,加强相应的政策保障和组织利他;文化上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形成理解、宽容和关爱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