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智慧型企业应突破自我,获得新一轮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中国企业都面临转型的关键抉择,中国CEO商业思维需要全方位的讨论。《经理人》杂志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在转型路上成功率很低,通常不到50%,成了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走进了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2.
正2014"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将以"互联网思维与企业管理创新"为主题,通过学者间的深入交流,对典型企业案例进行剖析,探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不断渗透的环境下,互联网思维的形成与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探寻中国企业转型与创新的突破口。在此,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参加会议。发起单位:《管理学报》杂志社  相似文献   

3.
2014“中国·实践·管理”论坛以“互联网思维与企业管理创新”为主题,通过主题报告、分论坛以及企业家论坛,深入探讨了新时期下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及中国本土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再次强调了“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紧迫性,探索了构建中国本土化理论的方式方法,分享了互联网情境下的企业转型和创新问题.通过学术界与企业界的深入交流,推动了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的加速,后现代语境下的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企业传统领导方式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表现为权威领导遭遇信仰危机、企业变革困难、沟通壁垒、创新乏力和活力匮乏等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企业传统领导方式失灵的原因,如企业内外环境变迁、思维观念演进重构、多元文化碰撞融合和技术革新冲击传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传统领导方式的转型路径,包括领导理念与方法创新、企业结构与管理优化、创新思维与意识激发、信息思维与技术赋能和企业愿景与文化重塑。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企业传统领导方式的局限性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转型路径,为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来自于产业结构深层变革带来的三大挑战:①市场和客户需求结构的改变;②产业链结构的深刻改变;③每一个企业成本结构的改变.结合作者在国内外企业转型和变革的实践经验,首次提出了适用于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框架模型"转型六要",包含企业转型战略、领导力升级、企业级的持续创新、企业文化转型、构建商业模式和优化运营模式,为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框架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谢海波 《经理人》2014,(5):82-84
2014年4月3日,南《经理人》杂志、海豚会主办,深圳市仆人领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OEO年会2014领导力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 内需不足、出口萎缩、实业不振、融资困难,让中国企业感到巨大压力,同时也给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在眉睫的要求。中国的商业环境与商业格局充满新的变数,旧的商业思维与领导习惯必然无法适应新的商业格局。  相似文献   

7.
佟景国 《经理人》2008,(9):44-46
中国企业需要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彻底转型,实现战略价值转型中国企业需要自我推动式转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快速工业化、渐进市场化和全球信息化作为中国企业管理学发展的主要国家情境因素,以此为基础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将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转型"、"完善提高"、"全面创新"3个阶段,总结了中国企业管理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国企业管理学中的指导地位,重视企业改革、管理与发展的系统性,坚持跟踪国际学术前沿问题与解决中国具体管理问题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规范相结合,坚持企业管理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本文最后指出,中国正在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未来中国管理学者的使命是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管理理论和学科体系,促进中国情境下的企业管理方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经理人》2014,(5)
正2014年4月3日,由《经理人》杂志、海豚会主办,深圳市仆人领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CEO年会2014领导力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内需不足、出口萎缩、实业不振、融资困难,让中国企业感到巨大压力,同时也给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在眉睫的要求。中国的商业环境与商业格局充满新的变数,旧的商业思维与领导习惯必然无法适应新的商业格局。要想顺应环境的变迁,把握时代的脉搏,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CEO们该如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和经济发展结构的复杂多变,我国企业正在经历关键的转型和升级,新生一代正陆续进入职场,企业管理面临多重考验,西方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中国企业也遭遇了新的挑战。中外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管理必须深根于时代、环境和文化之中。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管理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能简单地从外部引进。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本土管理者,他们既要深谙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又要兼具世界性管理视野和思维格局。面对这一课题,我们必须根据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形成一种既符合中国情境又能指导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新的管理理论,保障中国经济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低碳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向实”发展,而对企业“脱虚”的影响不明显。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资金扶持效应助推实体企业“向实”发展,其中,创新补偿效应体现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增加了企业绿色节能发明专利和替代能源发明专利申请量;资金扶持效应体现在绿色低碳转型增加了企业政府补贴,提高了企业现金流量,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实业投资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非高碳行业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渐进式改革已经持续了30多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更是进一步加快。本文以此为背景来评估市场化转型对中国就业动态变化(包括就业创造与就业破坏)以及地区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市场化转型通过"提升就业创造率"和"降低就业破坏率"两个途径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就业净增长,并且前者的影响更大。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市场化转型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的转移,即通过改善就业再配置效率进而显著地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上述发现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转型国家的就业变动模式与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度依赖少数大客户会提高企业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绩效。那么,企业能否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重塑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以降低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呢?本研究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构造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提升企业感知客户需求、获取和维系客户以及为大范围和多样化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有助于拓宽客户基础,从而降低企业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数字化转型对大客户依赖度的影响与产品特征有关:产品标准化程度越低、创新程度和需求不确定性越高,数字化转型越有助于降低大客户依赖度。本研究从数字化转型视角揭示了企业大客户依赖度的成因,弥补了现有研究对大客户依赖度的前因研究不足的局限,对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大客户依赖度有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智库     
《决策》2013,(10):15-15
中国要真正的转型,不死一批企业不可能转型,如果中国的经济不掉下来也不可能转型。所以,我倒觉得从这个角度看是好事儿,就应该有好多企业活不下去,就得有一些破产的,我们才有机会重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认为,企业不要想着做百年老店,这儿乎不可能。企业家做最大努力,发挥了作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5.
本刊编辑部 《经理人》2012,(9):30-31,20
2012年,对中国企业而言,经营形势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峻!一边利润下降,主业不保;一边被迫转型,但新产业发展缓慢。这,就是中国企业的基本处境。我们称之为“流血转型”。转型要成功,靠什么?离不开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三来一补"使东莞的产业面临危机。"三来一补"企业正在面临着诸如经营模式、管理体制和中国入世等一系列的转型问题,而企业能否顺利地升级转型,关键在于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本文通过对研究对东莞"三来一补"企业进行SWOT分析,探讨"三来一补"企业选择的战略转型问题,并对就企业选择转型战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79 资产重组     
挑战不仅来自 WTO 之后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兵投入,更来自如何才能在混乱的行业内部杀出一条血路,运用创新的思维和信息化的手段让企业上一个台阶。而最大的挑战则是来自企业内部,面对管理理念的更新、流程重组的阻力,人才的国际化和向服务转型的压力,企业如何应对呢?9个应对挑战的管理工具或许对你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它使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制造业企业走自主转型之路提供契机。本文在分析该制度施行过程的基础上,借助2012—2018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年度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整体上通过促进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督察批次的增加,该制度对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加深,其对东部地区、大规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最后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徽电信作为排名第4的电信公司积极响应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决定,为安徽电信转型的顺利实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然而,转型对于安徽电信公司来说、企业转型之路艰难重重、任重道远。对一年以来的转型过程作了了解和分析,安徽电信公司转型之路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困难:管理机制的落后、传统思维的束缚、陈旧的经营模式、错误的组织运行机制、匮乏的人力资源、各自独立的网络结构、繁杂混乱的业务支撑系统。安徽电信要顺利进行企业转型需要做许多的改革。主要有一个根本(管理机制的彻底改变);三大创新(观念,经营模式和机制的创新);三个转变(组织、网络和业务支撑系统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企业必然进入转型期。不管是内生性转型还是外生性转型,企业都会遇到诸如员工技术、观念、思维等方面的困境,因此,对原有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资深员工从事某一专业时间较长、技术水平较高、资历较为深厚,为企业的发展曾做出过重要的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