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禖”崇拜可以追溯到商代,他是中国历代官民共祭的重要神祇。“高禖”在商周时期是一种掌管生育的“自然神力”,在汉代演变为掌管生育的“神职”,任职者曾为女娲、西王母或伏羲。东汉时期,随着“高禖”的男性化进程,“高禖”逐渐脱离与其他神祇的关联,成为民众所认可的独立的神祇。汉代“高禖”图式是“高禖”神祇身份在汉代确立的依据,并以图像的方式反映了洪水过后存世的人类始祖在“高禖”指引下结合繁衍人类的原始神话,表达了民众求子祈福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母神崇拜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一种宗教行为 ,这种宗教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发展为社神崇拜 ,母神崇拜和社神崇拜的思想基础是先民崇奉“同类相生”的哲理 ,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大自然 ,因此他们在女神庙里安放孕妇 (女神 )进行祭祀或者在祭祀社神时提倡男女婚合 ,以期通过人类的繁殖达到农业丰收的目的。这种行为蕴涵着将宇宙万物与人融为一体的思想。隐含了“生”、“阴阳”、“天人感应”等观念 ,这些观念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狐"在先秦时代是作为瑞兽出现的,没有"淫"之意。《诗.齐风.南山》以"雄狐"起兴主要是因为狐在上古时曾作为高禖神。以后狐意象的发展分为两枝,在文学作品中则逐渐发展为"狐狸精"妖精形象,而在民间则逐渐发展为狐仙崇拜,走上神坛。  相似文献   

4.
初民的交感巫术原理是通过男女交媾可以促进万物繁殖,以使农作物与人类子息共荣。先秦《诗经.国风》中就有多首诗反映仲春之月,会合男女、祭祀高禖及祓禊求子的风俗,其中渗透了初民的交感巫术原理;时至近代,洮岷地区"花儿"歌词中所反映的欲爱内容及"花儿会"上男女青年的狂欢事项,仍与交感巫术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对自然界的敬畏产生了自然崇拜, 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又使自然崇拜成为早期人类的精神支柱之一。中国的自然崇拜有多种自然神形象和完整的祭祀仪式, 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女娲、伏羲神话是中国神话史上流传最长、演变最多的神话,较早时期各自独立叙述,女娲神话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显示出一种农耕民族"地母"和女性始祖神的特质.伏羲神话的流传地区似乎与女娲神话流传地区相近;以后,逐渐靠拢.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他们互相联系的最早文本是出土于南方的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乙篇,这就似乎为这样一种假说提供了证据,即伏羲、女娲相互联系起来以至与洪水兄妹婚神话三者联系起来可能是在南方完成的.于是,女娲在作为女性氏族首领、地母、造人神、高禖神等等之后,与伏羲连称并列,更明显地突出了其生育崇拜的意味,与伏羲一道成为整个人类女性和男性始祖神,以至阴和阳的象征(在北方地区).当其随着民族的迁徙流传到南方以后,与南方各民族的洪水神话结合起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神话中藏葫芦避洪水繁衍人类的姐弟或兄妹.  相似文献   

7.
月神是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月神崇拜是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历史中持久显著的文化现象;月神的神性、家谱、神庙、节日、祭礼、象征、神话和赞美诗等构成月神崇拜的完整系统,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自然崇拜发展充分和成熟的文化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对揭示人类早期宗教自然崇拜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盐业人塑造的众多盐神构成一个庞杂繁复的盐业神祇谱系,它是盐业人开辟榛莽、艰苦创业精神的一种曲折反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和传承性。盐神信仰是适应盐业人精神生活需要而出现的神祇崇拜现象,反映了盐业人的理想、愿望和精神追求,也是盐业社会权威崇拜、英雄崇拜、祖师崇拜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9.
直到本世纪中期,羌族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多神崇拜信仰。据有关资料统计,羌族普遍信奉的神灵有几十种,而各地奉祀的区域性神灵则更多。羌族的神灵崇拜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神包括天神、地神、火神、山神、树林神、牲畜神等,是羌人祭祀和崇拜的主要对象。祖先神一般供于家中,泛称家神。当然家神中也不一定全是祖先神,有的地方还将牲畜神等供于家中。各地供奉的家神在数量和称呼上出入颇大,但一般都供有人类祖先神木姐珠、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青铜直目人面像的历史文化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巴蜀古史和古蜀族群的相关神话,可以认为三星堆发现的青铜直目人面像是人类对远古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记忆,是神话、历史和宗教的混合物,既是对烛龙神话和蜀王传说的历史记忆,也是原始图腾和宗教祭祀的遗沉,融合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重文化内涵,在以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为主旨的同时,又保留了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某些原始意味,展示了人类从自然崇拜向拟人形态的社会神崇拜过渡的中间形态所应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由巴蜀古吏和古蜀族群的相关神话,可以认为三星堆发现的青铜直目人面像是人类对远古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记忆,是神话、历史和宗教的混合物,既是对烛龙神话和蜀王传说的历史记忆,也是原始图腾和宗教祭祀的遗沉,融合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重文化内涵,在以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为主旨的同时,又保留了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某些原始意味,展示了人类从自然崇拜向拟人形态的社会神崇拜过渡的中间形态所应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汉画像石研究二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艳萍 《南都学坛》2010,30(5):9-16
第一,山东嘉祥武氏祠东阙画像中的多头兽应当是开明兽而非天吴或"天昊",它旁边的双头兽可能是屏蓬。第二,画像石伏羲、女娲中间的"抱持神"可能不是高禖,而是神农氏,这或许是汉为火德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巴土家族神崇拜的演变与历史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的族神崇拜随其族群迁徙的历程、社会历史的转型而几经演变,经历了由向王天子崇拜到白帝天王崇拜而后土王崇拜的交接更替。不同的族神崇拜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巴、土家文化统一而多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苗族傩神崇拜(或傩神教)是苗族在其特殊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多神崇拜中层次最高的、但又尚未成熟为人为宗教的一种特殊宗教形态。在其内容上与儒教文化大相径庭,是一种典型的乐感文化。一、建构在此岸世界的“上帝”观念,是苗族傩神崇拜具备乐感文化特质的前提条件。世界上各大宗教的共同本质特征是信仰上帝,信仰超自然的存在物,都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宗教哲学认为,神不仅有一神论与多  相似文献   

15.
嫦娥形象的生成,经历了从蛙神到女娲的逐渐上升和从女娲到娥皇、羲和、常羲到嫦娥逐渐下降的过程。神话源于生活,任何意识形态(神话亦是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都是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亦即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同时也与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开始的上升,与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及女性在人类自身繁衍中的作用所决定着的女性至高地位密切相关;其后来的下降,也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决定着的男女地位和作用的嬗变,以及与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对男女在人类自身繁衍中作用的窥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古代神话以女娲为“高禖”,掌人间婚姻子嗣。女娲下令“会男女”,令女子于仲春二月坐于社,以待男子“问名”。故本义为“女娲令”的令字,以及本义为二月初一的今字,皆从亳社取形亳社下画坐待之女子,就是令字;亳社下画“一”,就是今字。女娲命令相会男女转圈追逐,转圈追逐的男女相对位置有变化,殷商人从不同相对位置的男女取形,分别造了化、尼、及三字。  相似文献   

17.
直到本世纪中期,羌族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多神崇拜信仰。羌族的神灵崇拜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神包括天神、地神、火神、山神、树林神、牲畜神等,是羌人祭祀和崇拜的主要对象。天神阿爸木比塔是至高无上的,在他之下,有造天的神公木巴西,造地的神  相似文献   

18.
在太昊伏羲氏已有的研究中存在"太昊伏羲氏是神"的预设,但对于"太昊伏羲氏如何成神"缺少必要的关注。在太昊伏羲氏成神的过程中,文人记述、王朝祭祀、民众信仰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人记述是前提条件,通过历史化和神圣化两种倾向,文人记述为太昊伏羲氏进入王朝祭祀系统和成为民众信仰对象提供了理论基础。王朝祭祀是关键环节,通过高禖祀、历代帝王祀等祭祀活动,王朝祭祀促成了文人记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并为民众信仰提供了符合礼制的崇拜对象。民众信仰是决定因素,通过整合文人记述、王朝祭祀、风物习俗等人文资源,民众信仰赋予太昊伏羲氏各种神职,成功把太昊伏羲氏推上神坛,并作为民俗事象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具有人类文明标识意义的珍贵遗存的萨玛节,国务院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界的学术观点为:1.萨玛神为抵御外侮的英雄神和顺己、佑己、助己的守护神;2.萨玛节为萨玛神祭祀仪式演变形成。基于学界关于萨玛节及萨玛神民间信仰学术研究只关注文明史后"祖先崇拜→英雄崇拜"信息环节的表述,本调研报告定位为对史前"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信息元素的发掘:1.萨玛节形成的渊源性原因;2.萨玛神民间信仰的本来面貌;3.于人类文明整体视域及价值体系检视萨玛神记忆基础的原生性意义与创造性活力。调研结论认为:1.萨玛神原型带有新、旧石器时期狩猎及农耕文明"大母神"和"地母神"的记忆痕迹,是人类"圣婚"时期性活力、生命繁殖力的神圣象征;2.每年岁首农历正月、二月和岁暮九月、十月举行的祭祀仪式,从属岁时仪式,目的在于祈求神灵庇佑生命循环再生与谷物丰饶,萨玛节由此演化形成;3.由岁时仪式衍生的萨玛神民间信仰及其祭祀仪式,可在岁时仪式活动中找到源头性依据和合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20.
神树崇拜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世界各地众多民族都有这一信仰民俗,它是自然崇拜(植物崇拜)的产物.神树崇拜有各种各样的原由,如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赐福消灾的神奇力量,天(神)、人联系的桥梁,始祖先辈的灵魂依附,以及宗教信仰的延续传承等.神树崇拜深刻地体现了神、人、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