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先天综合判断在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自然形而上学以及道德形而上学中普遍存在或者应该存在,因而第三者问题就成为康德哲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使纯粹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的第三者的直观不是经验性直观,而是先天直观,即空间和时间.在构成纯粹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的过程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自然形而上学中先验哲学或本体论中的先天综合判断为《纯粹理性批判》中系统展示的纯粹知性的综合原理,其第三者是范畴,而范畴也是理性物理学或有形的自然形而上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即定言命令的第三者为何?这是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起源是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课题。传统道德根源论把"天"、"道"、"上帝"、"天性"、"理性"等视为道德伦理的基础,这些说法脱离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实践,因此都有其局限性。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础的社会,这就决定了现代社会的人是具有"自在自为意志"的自主人格的人,决定了现代道德源于现代社会共同体中平等的、独立自主的、拥有尊严的行为主体根据其自身利益需求独立作出的选择和建构,也决定了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权利是义务的逻辑前提,是义务存在的依据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龙溪的“四无说”肯定了良知对于道德判断和道德准则的决定性意义,凸显了道德价值的纯粹内在性,在理论上将王阳明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王阳明的致良知则通过“良知”的知是知非,为日常世俗道德准则留出了空间,在建立超越根据和肯定日常道德准则两者之间,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王龙溪的“四无说”在哲学史意义上重新回到孟子学说立场,在理论上则进一步彰显了心学传统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康德美学的最终目标是走向实践理性本体论,达成"美是道德的象征"目标。走向实践理性本体论,康德是分两步完成的,一步是从纯粹美走向依存美,这种过渡仅仅实现了依存美与实践理性的间接联系;另一步是从美的分析走向崇高的分析,在崇高的分析中康德将崇高与人类的实践理性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其美学走向实践理性本体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学者不同,相当一部分西方学者都支持或至少同情分离,并积极论证"分离权"的正当性。因此,西方分离理论主要围绕"分离权"这个核心概念展开,并由此延伸出三条研究路径,分别是国际法路径、道德权利路径和功利主义路径。其中,道德权利路径以自由民主主义为底色,将"分离权"视为自决权的天然成分,试图为"分离权"追溯某种高尚的应然源头,故而最为精致与危险。道德权利路径又派生出三大理论——民族分离、民主分离和正义分离,分别从民族自决、个人自由与人民主权、公平正义的角度为"分离权"作辩护。尽管这三大理论存在诸多漏洞,但却在现实中不断交织激荡,共同推高了全球性的公投分离浪潮,因此,中国的反分离事业只有在跨过三大分离理论的藩篱之后才能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6.
"最低关联法"被国际投资仲裁庭视为判断仲裁员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方面,"最低关联法"作为补充性手段用以辅助对仲裁员独立性资格的质疑;另一方面,"最低关联法"作为替代性方法以进一步判断对仲裁员独立性资格的质疑。"最低关联法"将在确保投资仲裁程序的公正、裁决的正当性以及当事方利益的实现方面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还原后的纯粹意识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内时间意识是先验的,而动感则是伴随着视觉、触觉等感觉的运动感觉,与内时间意识并没有本质关联.但根据现象学原则,内时间正如纯粹意识本身一样不是空形式,不是形而上学的预设,而恰恰是在原初体验中被意识到的.真正基于原初体验的构成性分析将表明内时间与动感不可分,进而纯粹意识也不是脱离身体构成的空形式,而且对纯粹意识进行具身化理解反过来又会使内时问与动感的内在关联更加明哳.  相似文献   

8.
法实证主义将法律效力的条件诉诸社会事实,与道德无关。该主张不能合理解释法律为什么有效,不能区分"守法义务"与"抢匪命令"。同时,该主张将法律效力诉诸于立法者的法律创制活动,由于创制的法律可能为恶,也可能为善,不能避免"恶法亦法"的实践困境;自然法学派主张法律有效必须满足道德条件,符合道德标准。该主张未能动摇哈特关于"法律与道德彼此之间并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反驳了自然法学派关于道德对法律资格效力的影响;德沃金试图开辟第三条道路,重点关注道德如何影响和作用法律裁判实践与推理,即最终作为裁判根据的法律,需通过其建构性诠释中的"符合"与道德"证立"的双重检验,换言之,法律是从一组融贯的政治道德原则中推导出来,并为当下的法律实践提供了最佳的道德证立。法律与道德没有必然关联不等于法律可以独立于道德,法律与道德有必然关联也不意味着道德等于法律。  相似文献   

9.
根据"关联准则"和"合作原则"的理论,文章就小说中"会话含义"的理解与翻译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译者要准确把握好关联程度,尽可能在译文中建构起与原文相似的语境.译者只有对原文的会话含义和关联度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在翻译时根据读者接受的情况向他们传递出会话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0.
陈亮以社会结果和现实功效为标准来判断历史发展成功与否,朱熹则用道德动机来判断功过是非.个是典型的以成败论英雄,一个是放弃历史发展观而纯粹以是否践行了道德理性为判断标准;一个只看到原始生命的价值,一个没有把德性本体客观化.把两者的观点加以比较和分析之后,更为客观合理的第三条思路就自然显现出来,即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的综合运...  相似文献   

11.
法治概念是法治理论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前提.对法治概念性质的不同理解,内在地包含着对法治建设内容的不同规定,甚至内在地规定着法治建设的不同模式.从性质上讲,不能把"法治"概念局限在法律自身范围之内而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法学概念,法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价值追求和基本政治原则,甚至包含着对法律的热忱和信仰.法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因而法治建设也就是一个融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升人工智能的道德能力,使人工智能体的行为选择更符合社会伦理规范,是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伦理问题之一。随着人工智能自主能力的快速提升,人工智能体越来越需要在具体情境中作出自主行为选择,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体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能力。缺乏纯粹实践理性的人工智能不具备自我立法能力,没有情感欲望牵制的工具理性却可以理解并应用来自人类的、具有先验意义的道德法则。来自人类的道德法则不可能以人工智能为目的,而只能以人类自身为目的。从伦理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义务论、功利论,还是德性论,不仅理论自身存在各种特殊缺陷,在规约人工智能时也存在种种困难,均无法独立承担作为人工智能体基础理论的重任,当务之急是以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共识作为人工智能体的自然行为法则。单纯自上而下的道德内置法,无法应对具体行为情境的复杂性;单纯自下而上的自主学习法,难以保障自主学习结果的道德性;只有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才能使人工智能体成为一种既服从人类道德法则、又具有一定道德自主能力的道德机器。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即人肉搜索引擎,是指网民用提问、跟帖的方式来获取搜索结果的网络搜索方式.随着更多的网民就某一"发问"参与跟帖并展开"人肉搜索",原本为了获取答案的搜索行为却演变成了一桩话语事件.诉诸情感和价值判断的道德话语是建构"人肉搜索"事件的主要话语类型,它不仅描述、反映了某个事件,更在搜索过程中推动着现实世界事件的发展,这就是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人肉搜索"中道德话语生产性力量的发挥并非纯粹的、天然的,而是需要其他条件的,即中国的"泛道德主义"的儒家文化以及网络媒体提供的匿名性的传播空间.在"泛道德主义"的儒家文化中,道德话语找到了唤起认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土壤;在匿名性的网络空间中,搜索者身份的缺失以及网络群氓的盲从心理使得中国式"人肉搜索"产生并兴盛起来.然而,"人肉搜索"在维护社会道德的话语中,却用了"反道德"的行为;在捍卫道德的旗帜下,却给被搜者造成了最不道德的伤害.这也许是中国式"人肉搜索"难以解决的悖论.  相似文献   

14.
"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是教会学生面对各种道德情境甚至道德冲突时,学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道德选择,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牢固的、充满活力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并在道德实践中勇于承担与此选择相适应的道德责任."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体现了学校德育主体性价值的确立,是学校德育面向新世纪的必然走向.学校和教师必须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法,建立民主、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全面构建"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透过<关于"坎普"的札记>,苏珊·桑塔格勾勒了"坎普"美学的大致轮廓,在她看来,"坎普"是一种新的感受力,一种现代的审美方式,一种新的文化趣味.坎普是强调"技巧"和"风格"的"纯粹审芙的感受力";是对失败的严肃性的感受力;是体验的戏剧化的感受力,是被平庸所胁迫的艺技表演;坎普趣味提倡一种艺术民主的原则,反感惯常的好一坏评判标准;坎普是大众文化时代的纨绔作风.桑塔格在文化海洋中发现了"坎普",发现了"坎普"与当下文化意味深长的关系,从而引起人们对于诸如感受力、文化趣味、文化等级秩序的分化、审美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推动了一些新趣味和价值的传播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义利之辨构成了伦理学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而且也应该是一般道德哲学的基本命题.义利问题的关键在"义",在儒家那里,它是规定人的行为的道德要求和准则,它不是主观的,而是超越的.孟子在讨论"义"时,混淆了它的主观义和客观义,但孟子的道德哲学并非康德式的自律伦理学.义是道德判断的原则,而不是它的标准.道德判断对于道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使人真正得以在道德上自主.由于道德原则并非完全主观的,道德实际上是天人共主的.承认道德规范必然有例外,不会导致相对主义.现代西方伦理学无法真正处理义利问题.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道德哲学,这种道德哲学将以现代条件下的义利之辨作为自己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17.
从人性的角度看,道德根源于作为理性动物和社会动物的人的内在需要体系协调统一与全面实现的必然要求.纯粹道德是在抽去了各种个体差异的"普遍人"概念的基础上得出的.它是道德普遍性的依据,也是衡量各种社会道德合理性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美和善(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比较热门且重要的话题,包括康德在内的哲学家们,一般都倾向于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一种亲缘性。因此,弄清楚康德关于两者关系的论述,对于理解他的美学、伦理学甚至整个哲学体系都非常重要。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鉴赏和道德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之间具有一种互利互惠性,一方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另一方的完善。与此同时,两者又都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鉴赏只能最大限度地促进道德的发展,而道德只能不断地为鉴赏奠基。康德关于鉴赏与道德关系的论述并不存在西方一些学者认为的似乎陷入了"解释上的循环论证",而是指出了鉴赏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关联:一方面,美促进了道德的发展,因而从与道德的关系上讲,康德美学作为"不纯粹伦理学"(impure ethics)的一部分,可以使"纯粹伦理学"(pure ethics)能够最终适用于人类,即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另一方面,出于道德发展的考虑,我们有义务要求自己和他人不断地发展鉴赏力,以对自然美产生一种基于道德的兴趣,从而使有着善良意志的人能够更好地欣赏美。  相似文献   

19.
性别是否会影响人类的意图和道德判断?为考察性别、意图与道德判断的关系,通过218个样本的实验,发现:(1)"危害"与"改善"的意图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对称。在统计学意义上证明"诺布效应"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依然成立。(2)无论被试具体性别如何,都存在将结果的道德性纳入到意图中进行考量的特点。(3)男性、女性在意图相关的道德判断上有所不同,无论是"危害"还是"改善"情境,男性对"有意性"的判断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可能对"意图"的认定有着更为宽松的标准。可见,至少男性和女性的部分"道德判断"不尽相同,"性别"在我们的道德判断中扮演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所发生的哈特与富勒之间的一场论战中,哈特为实证主义的分离主张辩护,并将"分离说"的内涵作了更为具体的表述,而富勒则从法律秩序的道德基础和法律自身的道德性出发强调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从表面上看,其论争的焦点在于法律与道德是分离还是结合,而实质上他们是从各自的问题意识出发,强调了对于实现"忠于法律"这一法治目标来说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方面.这场论战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最大启示是:当我们强调法律的实质正义目标时,我们不应简单地用道德的逻辑和标准去替代法律的逻辑及标准;而当我们强调法律相对于道德、正义的独立性时,我们不应忽视对法律自身道德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