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媒介认知、媒介使用、媒介评判以及媒介参与四个因子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旨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运用媒介的效能,从而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全面融合。采用抽样调查问卷、电话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从媒介素养的四个非线性因子研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状况,并且提出西安市政府、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社会企业、舆论媒体等各个要素之间需要相互协同,共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均衡发展与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高速发展中出现了民族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国家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问题上重点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和接收设备等"硬件"的改善,而忽略了媒介尤其是新媒介使用知识和技能等"软件"的普及,即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当下应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民族地区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建设既要赋予城市中的物以"智慧",也要注意提升城市中人的素养.数字时代,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充分智能化,深度对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城市运行与管理高度智慧化,并在相当程度上被信息技术重新结构化;城市经济结构升级,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将占据较大比重;泛在的各种自助式服务平台,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步入智慧阶段的重要支点.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居民具备利用媒介信息技术自主生活、谋求发展、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提升居民媒介信息素养具有耦合关系,提升居民媒介信息素养有助于充分释放智慧城市建设活力,智慧城市建设则为居民媒介信息素养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智慧城市建设下提升居民媒介信息素养,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依循属地负责原则做好相关教育和培训的规划、部署,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依循属类主导原则提供培训、咨询、指导服务,居民个体积极加强自主学习,以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制度安排的相对滞后,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背后,是被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亲情沟通,相当多的留守儿童迷恋媒介交流,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媒体。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表明,电视和网络在留守儿童生活中并未起到提供信息、增长见识的工具性作用,而仅仅扮演了提供精神慰藉的角色。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当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对留守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一项迫切而现实的课题。对留守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路与方法包括: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尝试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通过宣传和动员,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社会中,民族地区农民要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变被动为主动,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媒介素养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本文对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构建:建议以政府牵头,以制度为支撑,推进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农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6.
电视传媒是当代影响力巨大的第一强势媒体,也是农民工接触和使用的"第一媒介",但是目前电视媒体不仅对农民工的关注度严重不够,而且不无偏颇地把农民工的形象构建为刻板的、无力无助的弱势群体。这种媒介呈现扩大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文化的步伐,电视媒体应该肩负社会责任和体现人文关怀,开辟更多的农民工频道或栏目,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民工群体;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社会力量,注重对农民工电视媒介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电视媒介文化实践,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7.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传入日本,经过数十年的宣传与发展,媒介素养理论早已经融入到了日本本土文化中,并且媒介素养已经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在当今的日本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媒介已经充斥整个日本市民生活工作之中,人们早已经习惯通过各种媒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而没有了这些媒介他们会无所适从。笔者就从日本媒介素养的教育现状和日本媒介素养的教育出发,对泛媒体时代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文化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智慧城市建设高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媒介,因而提升市民媒介信息素养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必须深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升市民媒介信息素养,是市民转化为智慧城市"迭标"主体的重要支点,是智慧城市开辟新型就业岗位的依托,是智慧城市引领普惠幸福生活的基石,亦是智慧城市建设诉诸人本价值的保障.数字时代,提升市民媒介信息素养,需要社会各有关方面积极作为,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徘徊于城乡文明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以生存移民的方式负载了个体价值实现和身份转化的梦想,在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均处于弱关系的城市生存竞争中,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囿于政策赋予的权益表达缺失,期望获取日常化和生活化的表达渠道。从被动的由媒介传播的话语代言,到洞悉媒介话语的舆论引导效力,新生代农民工在媒介传播情境中发生角色转变,逐步体认和识别媒介表达的符号释义,并依据农民工分层体系,建立差异化的媒介使用和依存关系。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水平提高和媒介素养的成长性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与大众传播媒介发生了互动关联,在话语表达主体意识和能力上有所提高,为弥合新生代农民工遭遇的城乡文化断裂起到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知识尤其是媒介素养普遍缺失.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缺位;媒体信息利用功能单一;媒介特征认识不清.应强化媒介素养教育观念,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教育内容方式,充分利用媒体信息功能;树立媒介批评话语观念,提升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农民工是当代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农民工的社会分层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现象,更是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的产物。中国农民的市民化,首先是要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但人数过亿的农民工又不可能同步市民化,或者同时融入城市,它必须经历一个渐进地、分期分批地进入过程。为此,文章运用代理论与社会分层理论来分析农民工分层,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将进城的农民工大体上分为准市民身份的农民工、自我雇用的个体农民工、依靠打工维生的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失地农民工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二元社会结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大量城市农民工现象 ,因受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 ,他们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城市居民。城市农民工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殊群体 ,他们既不同于农村居民 ,也不同于城市居民。城市农民工群体人数众多 ,存在时间较长 ,对社会影响较大 ,足以构成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第三元。新三元的出现 ,将给城乡二元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不可不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构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缺陷和资源稀缺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应进行多层次体系的选择,针对失地农民、农民工等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养老保险方案,以体现制度的多元化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从而保证纵向和横向的相对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和特殊社会群体,为我国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一群体在城市通常处于尴尬或弱势的地位。当前,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开展农村民族地区信息服务,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课题.我国农村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农村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大力促进农村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的改变,由原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变成了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新的社会阶层迅速出现,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正产生着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工作包括传统的扶贫,专业社会组织开展的较主流的服务,绿耕、青红培力等团队组织所做的探索等几种主要的范式,其角色对农民而言分别为"教育者"和"领路人","服务提供者"或"福利照顾者","协作者"和"陪伴同行者"。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的基本功能定位是作为农村社会服务事业的组织和执行者,核心是承担与农村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相关的组织执行与服务任务,促进农民社会发展。目前农村社会工作者的主体角色定位是"照顾者"角色与"陪伴同行者"角色。其中,"陪伴同行者"角色的基本路径即"三步走":为农民服务,和农民一起服务,支持农民们自我服务。在具体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农村社会工作者需依据不同理论与现实依据进行角色选择:社会照顾者或社会服务者;冲突调解者与社会调谐者;(另类)发展的促进者;农村居民自治(农村公民社会)的践行者与推动者。  相似文献   

18.
论建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传统的保障模式已失去其经济基础而陷入瘫痪状态.在现阶段,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实现国民经济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仍未实现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变。由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体制的原因,我国农村的现代化改造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以构造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和管理制度为目标,尊重农民的平等的公民权利,构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社会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已进入“风险社会”。相对于城市而言,缺乏社会保护机制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由于抗风险能力脆弱而陷于困境。出于对城乡社会稳定和安全形势的忧虑,社会开始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问题发展的症结,并寄希望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文章试从风险社会视角认识农村社会发展困境,并从“社会整合”角度认识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社会价值基础,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安全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