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动静态平衡训练及四肢联动训练,干预疗程为4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以组内和组间比较康复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BS,TUGT,MBI均有所改善(P0.01),而试验组的BBS,TUGT,MB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悬吊核心肌群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2例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并应用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针对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受损,对照组选择常用的Bobath躯干控制训练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执行悬吊核心肌群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躯干控制Sheikn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躯干控制Sheikn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核心肌群训练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较常用的Bobath躯干控制训练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有氧联合阻抗训练对肌力4级及以上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小汤山医院就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80例偏瘫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即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8周有氧运动联合阻抗训练。干预疗程为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运动功能(FMA与BBS)和CPET运动心肺功能(踏车心电图负荷试验:AT与VO_2max)的评估,以组内和组间比较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干预治疗后的FMA,BBS,AT,VO_2max值均显著升高(P0.05);经过8周的干预,治疗组的FMA,AT,VO_2max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联合阻抗训练能显著改善肌力4级及以上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前庭康复训练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帕金森病(PD)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康复治疗前均进行平衡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TUG测试)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ADL量表,PDQ-39)评定,在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的同时,试验组给予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12周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后较治疗前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及PDQ-39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康复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患者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姿势平衡控制能力,并可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小血管病(SCVD)患者平衡控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影像学诊断标准的脑小血管病患者82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试验组加用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均进行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TUG测试)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评定。结果康复训练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小血管病患者姿势平衡控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专项心理干预改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各类康复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在辽阳石化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卒中后合并抑郁患者5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对象均接受康复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行专项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倾听干预和亲情干预)治疗。两组对象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了各类康复疗效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类康复疗效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FMA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干预组上述各项康复疗效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估结果(P0.01,P0.05)。结论专项心理干预可以明确改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各类康复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且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实验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非诺贝特胶囊0.2g,每日1次。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和12周后监测:(1)血清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DL-C水平;(2)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监测监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且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事件。结果 (1)治疗8周和12周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用药前,HDL-C 8周后升高幅度实验组大于对照组,12周后更明显(P0.01);(2)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但无明显差异,12周实验组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3)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和非诺贝特治疗有助于血脂的全面达标,具有安全性,且能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康复组进行康复运动,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临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素(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进行测定及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心功能、LVEF、血浆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运动组心功能改善(P0.05),LVEF明显升高(P0.05),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1),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02例,其中:脑梗死患者79例,脑出血患者23例;男性65例;女性37例。年龄49~83岁,平均60.2岁,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联合治疗组51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30天。对照组51例,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精神状态(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及吞咽功能评定,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49/5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3%(41/51),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MSE评分、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且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心功能三级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临床康复疗效,为临床心脏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160名患者分为动功治疗组(40例)、静功治疗组(40例)、动静治疗组(40例)及常规康复治疗组(40例),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6周后采集数据,对各组的MMPI临床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①练功6周后静功组与对照组相比Si有显著差异(P0.05),静功组优于对照组;②动静组练功6周后Pd、Pt、Sc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③静功组练功6周后Hy、Pd、Pa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④动功组练功6周后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⑤对照组练功6周后Pd、Sc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随机对照分组设计方法,将796例患者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n=424)和对照组(n=372),评定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肌力、Holden分级和重心转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医推拿、针灸、中药熏蒸)患者肢体肌力改善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P0.001)。常规康复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组Holden分级和重心转移能力好转率为100%,对照组为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45,P0.001),提示中医综合治疗组肢体肌力与步行能力及中心转换能力改善幅度更大。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可以作为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有效方法,显著恢复患者肌力、Holden分级、重心转移能力,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PSD患者120例,随机法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评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障碍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1与干预前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DAS得分明显减低,P0.05,研究组HAMD、DAS的改善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2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MBI明显升高,P=0.000,且研究组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程度,矫正患者的不良认知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和躯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心脏康复对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依据自愿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康复医师为其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并指导实施运动治疗,观察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不给运动处方治疗。两组均于治疗12周使用COSMED运动心肺功能检测系统(意大利)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评估,并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D),以评价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情况;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各项运动耐力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各项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干预后各项运动耐力指标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干预前SF-36量表各纬度评分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职能、总体健康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治疗组预后SF-36量表各纬度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心脏康复可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和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各45例,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血清BDNF浓度,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试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12周末,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2.50%和69.0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1;P0.05);2疗后12周,两组BDNF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BDNF浓度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2.307,P0.05);3研究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P0.05);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间接吞咽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分为2组,即肌内效贴+间接吞咽治疗组(肌贴组),间接吞咽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改良染色测试)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对比,肌贴组饮水试验分级、染色试验残余量测定,观察结果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咽期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帕金森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中心康复治疗的10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个性化心肺康复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过系统地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SAS、SDS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对比发现观察组疗效更好,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康复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帕金森患者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联合他汀对年龄≥75岁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60例,年龄≥75岁,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常规治疗组,康复运动组常规服用他汀同时辅予运动治疗,常规治疗组仅服用他汀治疗,两组均干预24周。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康复运动组与常规治疗组IMT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运动组IMT小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Crouse积分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康复运动联合他汀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高龄老年人IMT增厚及颈动脉斑块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对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测定,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予叶酸5mg/d和维生素B_(12) 500μg/d干预治疗,8周后检测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接受叶酸、维生素B_(12)共8周的干预治疗后,BPSD组和非BPSD组的血浆Hcy水平(t=-21.61,t=-13.95)下降,叶酸(t=36.40,t=27.74)及维生素B_(12)水平(t=24.93,t=36.73)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BPSD组的Hcy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非BPSD组(t=5.63,P0.001),但是两组MMSE得分的改善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t=0.59,P=0.559)。结论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AD患者甚至是BPS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甚至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护工角色扮演与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相关性.方法 选取6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其护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对照组31例,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定、MMSE积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 对护工进行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照料、作业康复治疗、心理疏导等知识的培训,能很好的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滤器前后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30例且均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在滤器后静脉壶处用微量泵泵入途径,试验组采用在滤器前使用机器本身肝素泵泵入途径,两组患者同时治疗2周、4周、8周、12周后,对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合度(TSAT)等疗效。结果治疗2周、4周、8周、12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同期HB,HCT,SF,TSAT比较均有所上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12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途径均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缺铁所致肾性贫血,试验组采用在滤器前补铁途径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