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性质及范围、研究意义、重叠形式、语法意义及功能、研究现状及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汉语名词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汉英语中虽共有名词重叠,却在诸方面不同。文章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汉英名词重叠现象,汉语构词多以完全重叠为主而英语则以部分重叠为主,汉语不使用任何连接手段而英语多使用连字符连接。通过对汉英名词重叠的重新分类,从构词手段、构词形式、构词方法和构词位置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探求隐匿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差异。汉语名词重叠具有块状、伸缩和可逆的空间性特点,而英语名词重叠具有勾连、粘连和不可逆的线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多数专家认为汉语中名词重叠使用情况很少,对名词重叠的研究,相对于动词和形容词而言,也较少。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名词重叠。名词重叠式具有一定的构成形式、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名词重叠式的发展是语言作为开放性的符号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名词能不能重叠?对这一问题,语言学界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各高等院校在教学中的讲解和处理也是不一致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有的认为名词可以重叠,以表示“每”或“小”等意思,或调节语气。 较多的认为名词“一般不能重叠”,说 名词重叠“不很发达”、“极其有限”。 有的认为名词“不能重叠”。  相似文献   

5.
汉语重叠式很有特色,将重叠式构词与词语形象色彩结合起来,对重叠构词中以下几类进行细化研究:重叠式名词、重叠式量词、重叠动词、重叠拟声词、重叠状态形容词,对各类不同重叠形式(AA、ABB、AAB、AABB、ABAB、AABC、ABCC)进行数据统计。再分别对不同词性的重叠式进行了词语形象色彩分析,可得出重叠构词能够赋予词形象色彩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汉语词汇重叠式现象突出 ,不但重叠性质多样 ,而且重叠形式多姿。汉语动词重叠式作为其中独特的一类 ,在性质、形式、意义、范围、重叠变化的内因和外因上都具鲜明的特点。弄清这些特点 ,对汉语语法研究颇具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叠是普通话和方言中较普遍的现象。但重庆话单音词(或语素)的AA式重叠的分布,正好和普通话呈相反的格局:从总体上说,普通话动词、形容词、量词能够重叠,名词不能重叠;而重庆话名词能够重叠,动词、形容词、量词不能重叠。这一点,前辈学者,特别是范继淹先生《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一文曾作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前人多把重庆话名词重叠看作一种表示小称意义的修辞性的构词手段。有鉴于此,笔者作有《重庆话名词的重叠构词法》,对前人成说有所补正。文章的结论是:AA式重叠是重庆话名词复音  相似文献   

8.
名词重叠的表义类型及其语法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名词重叠的表义类型及其语法差异华玉明名词重叠除前贤所说表示"每一"意义的"名词重叠甲"外还有不表示"每一"意义的"名词重叠乙","名词重叠乙"又有几个不同的小类。"名词重叠甲"一般不受数量短语和形容词的修饰,不作介词和动词的宾语,"名词重叠乙"则大多...  相似文献   

9.
现代维吾尔语有大量的重叠形式,通过对维吾尔语名词重叠的界定、表现形式、语音成因、语法意义和语法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维吾尔语名词重叠后语义、语法功能等方面发生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汉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多于英语;汉语重叠词造词格式灵活多样,构成的词丰富多彩;汉语中许多重叠词与其基本词素词可构成同义关系,一个词素可以与其他词素重叠构成多个同义词,只是语体和感情色彩不同,而英语中这种现象几乎绝无仅有,重叠词的整体意义与构成成分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英汉语中重叠词尽管存在相同之处,然而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地位、形式、功能和作用上,两种语言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相似文献   

11.
动词重叠V1V1V2V2式的性质,有动词和形容词之说.通过对近代汉语明清时期的十部小说中所有用例语法功能的考察,发现将其看作动词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英汉语篇逻辑结构的对比分析进入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以逻辑分析为出发点讨论两种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表现形式。从逻辑连结的角度,透视英汉语篇的逻辑关系,结果显示:其主要的逻辑关系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用不用联结语;由于不少逻辑范畴的互通性,英汉语篇中的逻辑关系都可能互通和交迭,这种互通和交迭都缘于客观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及相应的逻辑范畴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文艺人类学是文艺学与人类学交叉结合的新型边缘学科。在空间认识论观照下,其研究范式实现了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换,科学的文艺人类学走向了诗学的文艺人类学。文艺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出场,为完整地理解诗学的文艺人类学提供了“人类学的文艺”和“文艺的人类学”这双重视角。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成长是近年来备受国内学界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对新世纪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级学校、不同区域类型、不同学科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研究呈现出从技术取向向人本取向转变的总体趋势;现有研究存在着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内容趋同、核心概念界定不清等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V与V-V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西游记》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V与V -V全部用例考察的基础上 ,从句法功能、表达功能 (从时间特征看 )、语法意义三个方面对两式的差异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话》的单音节动词重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金瓶梅词话》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现象 ,并就动词重叠的常见形式、语法意义、基本条件 ,以及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相互比较等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证据制度中当事人的证据责任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研究的核心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对此也展开热烈的讨论、研究,但却出现理论表述上用词交叉混乱,语符与语义互相交叉等现象,使研究不能深入。因此,尽快倡导理论界科学规范术语用词,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8.
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是近代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学界关于近代外国企业的研究,经历了帝国主义侵华史、现代化理论以及多元化理论交叉三个研究范式变迁阶段,在理论、方法、视角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特征,并取得丰硕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近代外国企业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史料发掘、研究视角、理论范式创新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满文属于表音文字系统,其字母具有音节音位两相性。以往人们的研究很少涉及形体问题,认为它仅有形态学而无形体学。其实满文有比较完备的形体学系统,有特定的研究内容。其形体的形成遵循着特定的规律,其中经济学与形体学交叉所形成的形体简约律制约着满文形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是冲突还是一致、价值地位的高低以及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等焦点问题上。而中国学者则针对中国具体语境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展开了本土化的探索与思考,并形成了合理的理论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