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筠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4):73-77,92
采用PEI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2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综合探讨自信的各个维度与成就动机的相互影响,其结果表明:第一,大学生自信程度偏高,追求成功的动机比其避免失败的动机强;第二,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三,自信水平、外表、社会相互作用、心境、合成动机以及避免失败的动机在各年级有显著差异;第四,学业表现与追求成功以及避免失败成显著正相关,外表与追求成功以及避免失败成显著负相关,社会相互作用与合成动机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性别差异;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成就动机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汉藏回维族大学生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动机是跨文化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探明我国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自编了涵盖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坚持性、焦虑性、竞争挑战性在内的成就动机问卷,对150名大学生的测查结果表明:1.我国当代各民族大学生均表现出鲜明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2.在成就动机要素上,维族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得分高于汉藏学生,竞争性得分高于藏族学生;汉族的焦虑性高于回族:以上差异均较显著;在坚持性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各民族学生无显著差异。3.就成就动机的性差看,除汉族女性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男性外,回维藏族在成就动机取向上均无显著差异。4.生态文化环境对各民族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无显著影响;而对回族和藏族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影响明显,城市学生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农村和牧区学生。同时,本文对导致大学生成就动机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现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健全有着极大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了影响大学生自信的六个因素,并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办学体制下大学生群体的自信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人际交往”、“家庭环境”两个因素上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信人格研究是我国心理学领域中新近发展的研究主题和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基于当前自信研究的现状,我们系统地探讨了大学生自信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揭示了自信人格诸层面与心理健康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整体自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预测力和显著影响力;不同自信得分组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诸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均为"高自信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优于"低自信组"大学生,增强个体自信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其跨文化交流中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接触现状,分析探讨文化自信与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接触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自信,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接触对文化自信有着显著影响。具体来说,跨文化敏感度中的移情度、交际参与、尊重差异与文化自信存在较强的正相关;跨文化接触中的交流项目方式与大学生文化自信不存在显著相关,课程学习和书籍影视的两种方式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有显著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微信交流方式。对此,可从开展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强化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培养和加强线上线下跨文化类课程建设方面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跨文化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对山东省部分地方性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成就动机测量。结果表明: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理科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专科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本科生;非师范类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显著高于师范类学生。本文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个人评价量表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管理倾向三个方面均与学业自信显著相关,但仅时间效能感对学业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体育运动、爱情关系、社会交互作用、交谈等方面的自信均与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显著相关,仅时间效能感对各方面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外表自信仅与时间监控观相关,且时间监控观对外表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情绪智力量表(EIS)、成就动机量表(AMS)等随机调查的方式探究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学业成绩方面的影响及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情绪智力水平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是否独生子女对情绪智力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成就动机显著正相关,和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成都就读的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白马藏族文化适应问卷,考察了在西南民族大学就读的200名藏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和自信以及学院分类的关系.结果: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存在人口学差异.文化适应各维度对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和与人交谈等自信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主流文化认同对社会相互作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教育认同对个人评价的外表、与人交谈维度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总体文化适应对学业表现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要求获得高成就的欲望,包括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通过海南师范学院320名男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性别上和学科上都无显著差异。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方面男生有一些差异,且男性高于女性。与我们过去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女性成就动机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成就动机对自信与A型行为关系的解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验成就动机能否解释自信与Type A的相关,确定自信与Type A相关的性质,采用总体自信问卷、中国人A型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为工具,对自信与Type A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自信确实与Type A存在先前研究发现的正相关,但与其敌意因子呈负相关;控制成就动机成分后,自信与Type A的正相关关系消失,而与敌意因子的负相关关系不受影响.自信与Type A的关系体现了自信的成就动机功能,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个人评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自我概念各因子中,女生的道德伦理自我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自我批评显著高于女生;正常家庭大学生在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正常家庭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理自我和自我认同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所有积极因子与自信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批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信研究的发展受到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等理论的影响.大学生自信的影响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包括自我认知与评价、个性特征、自信清晰度、他人的评价与态度、教育训练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信的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分级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成败归因与成就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慢班与快班的英语学习成败归因差异都显著,而慢班与中班的成功归因差异显著,中班与快班的失败归因差异显著。成功归因与级别,成就动机显著正相关,而失败归因与级别,成就动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对山东省部分地方性院校的大学生进行成就动机测量的结果表明,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避免失败和合成动机两个维度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但男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明显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7.
使用测量方法对347名大学生的竞争心理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追求成功与竞争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避免失败与竞争策略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竞争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成就动机组在竞争倾向和竞争内容上的得分明显地高于中低成就动机组,在竞争动机上不同的成就动机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竞争的不同维度对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具有不同的预测力,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理论自信",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和信仰追求,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在青年时期树立坚定的"理论自信",是其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宣传、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育大学生"理论自信"方面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主导思维上,要实现价值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在人本思维上,要促进道德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和谐;在立体思维上,要遵循信仰教育与国家建设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影响之下,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不能树立或是难以坚定“三个自信”。不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党的艰辛选择过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进攻和党内腐败对大学生信心的动摇和打击是当代大学生不能坚定“三个自信”的主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加强基本国情和党史教育,利用热点进行疏导教育,加强沟通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当前党内的腐败问题三个方面入手,从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比较,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未见显著差异;高职院校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年级、专业上都有显著差异,在城乡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