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网络广告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创新、与受众的接受心理存在距离、效果测评模糊、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应通过多角度创新网络广告,采用针对不同受众心理的广告策略,增强网络广告效果评估以及增强网络广告的监管机制等措施,以促进我国网络广告业健康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用眼动仪记录33名被试浏览含有网络旅游横幅广告的网页时的眼动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任务导向和内容对网络旅游横幅广告受众的注意情况.结果显示:(1)任务导向对广告受众注意影响的主效应显著,无任务组的网络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均显著多于有任务组的网络广告受众;(2)网页内容与旅游横幅广告内容的相关性对广告受众注意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告界的一大热点,网络广告的运作效果却难尽如人意。从广告信息传播角度来看,对网络广告认知度低、广告与网站关系暧昧、传播信息与目标受众信息寻求发生错位,是网络广告在传播流程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借助传统媒体,扩大对网络广告的认知度,理顺广告与网站关系,培养网民的忠诚度,是促进网络广告成熟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网络广告的传播者以一种传者中心主义的思想来传播广告,不顾受众的接受意愿如何、接受效果如何,甚至于用技术强迫受众关注其广告;另一方面,受众本能地不愿接受广告,而网络广告的虚假与强制性,又加重了这种排斥情绪。在传受双方的这场博弈中,谁都不能不顾对方而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只有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采用对双方都有益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出路。因此网络广告的传者迫切需要改变观念,形成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传播新思维,依据受众的需求来制定网络广告传播策略,培养受众对于网络广告的关注兴趣,这才是网络广告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广告"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网络广告的概念及其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 网络广告是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在遵循互联网协议的基础上,以网络为平台,由广告主自行或委托ISP建立的、基于www的站点或网页,以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为终极目标的经济信息或非经济信息传播形式.一般来说,网络广告也包括广告主、广告媒体、广告受众、广告信息和广告效果五个要素.  相似文献   

6.
从影响大众传播的制约因素和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来看,"受众中心"论只能是一个乌托邦.大众传播的走向,不是"以受众为中心",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媒介应该是既要满足受众的需要,又要积极引导受众,受众应该对媒介的传播积极参与并做出及时的回应,二者在沟通、交流与反馈互动的基础上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为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基于网互联网平台,一种新型的广告态势——网络广告应运而生,它发展迅速并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分析网络广告的概念、特点入手,着重分析现阶段网络广告的发展瓶颈,进而提出网络广告未来发展的对策,对网络广告的未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受众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基于此,培育受众市场对参与竞争的所有报纸来说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培育受众市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刺激受众对报纸的消费需求,以扩大受众群。而根据有关学者对受众的层级划分,一个报纸的受众实际上分为四个层级:固定受众、不稳定受众、潜在受众、边缘受众。通过分析报业受众市场的这四种不同层级及其潜在受众之特征,认为实现潜在受众的转化实为报业受众市场培育的核心和关键,并对如何转化潜在受众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传播活动中,受众的心理特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选择了新闻传播和文学传播两种类型,从传播活动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受众的目的和需要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这两种传播活动过程中受众心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媒介顺应市场经济形势而作的改革的进行,随着发行量和收听率、收视率高低日渐成为新闻媒介取得诸如广告费、收看费等经济支持的重要依据,受众的重要作用日渐显露.这样"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就成为必然趋势.新闻媒介在"受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下,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创新和改革:要有受众意识,以规模和特色赢得受众,以刻意打造的节目构筑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在历史演变与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当代传播受众观念的演变以及学界对受众研究的成果为基础,探讨电视与网络受众为中心,对电视、网络受众的行为、心理等因素,进而浅析当代传播受众研究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的发展,为广告商提供了直接向受众和消费者传播信息的新的媒介传播渠道。本文简要说明新媒体与网络广告发展联系及特点,并对目前的网络广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传播学而言,受众研究的领域无疑是成果卓越的.不过,今天的受众研究似乎没有延续其辉煌,就整体而言,欠缺新的理论突破.在受众研究的起点,本着推行新闻改革的目的,早期受众研究者选择了传播研究的科学主义取向.不久,随着的显现决策价值和市场价值,实证研究成为受众研究的主流.中国的受众研究一方面由于过度关注研究的决策价值和市场价值而失去了理论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因为迷信形式主义的实证研究而陷入了理论停滞的困顿.当代受众研究如果要在理论上取得突破,不但要提防研究中的行政主义取向和商业主义取向,摒弃工具理性的目标,而且要破除对科学主义的迷信和崇拜,进一步加强理解与阐释的人文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众是传播系统中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 ,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对受众研究的出发点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 ,从受众的认知心理、受众的需求心理及受众的心理效应来对受众心理进行整体把握 ,积极争取主动 ,进行前馈式的受众研究 ,这样会更能有效地把握受众心理的走势。  相似文献   

15.
电视要与报纸广播竞争,必须对电视栏目受众进行定位。本文提出要对受众定好位,必须考虑受众的细分,指出受众定位要保持稳定性,又要不断地调整受众和提高电视栏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审美文化多元共生的语境中,各种艺术文本呈现出的全面低幼化、粗鄙化、欲望化和平面化表征促使我们开始将反思和批判的目光对准长期高居神坛的艺术受众.考察当代书写文本的受众——读者、视觉文本的受众——观众和大众审美文化的受众——消费者的内在景观与审美症候,揭示当代审美文化的堕落趋向和其广大接受者的精神病变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可以引起学界将关注的重心由审美文化的制作转向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影响力是传媒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传媒实践的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作为影响力首要因素的受众,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时兼备,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须臾不可缺,那么,受众需要与传媒影响力的发展势必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探索和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把受众需要视作唯物辩证地理解传媒影响力发展过程和发展机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仅可以把传媒影响力发展的规律性和受众的自觉的能动活动密切地结合起来,以揭示受众主体在传媒发展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还可把握和树立满足受众需要是传媒各种行为的内在动因,促进受众需要的满足与传媒影响力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者费斯克以独特的视角和文化方式阐释新闻,认为"新闻是历史的拼贴",是建构意义的知识权力.新闻文本与受众是一种互动关系,新闻文本的意义通过新闻制作者与受众达成协商来推理建构,而受众结构的异质性决定了文本解读的多义性.新闻文本意义的建构同时还是一场新闻意义建构者与受众理解的抗争.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受众从传媒获得满足的心理根源时,我们有必要对受众的兴趣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这一点十分重要.对传媒实务界而言,受众的需要永远是复杂多变、飘浮不定的,要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一个经常被采用的策略是"投受众所好",以受众兴趣为归依.但是,在研究者的视野里,考察受众的兴趣与需求的关系,分析受众兴趣的类型及其作用是更为重要的任务.这使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一个重要的理论--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20.
网络广告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广告信息传播以及广告信息价值增值活动。网络平台是受众参与传播信息和体验商品价值的良好舞台,因此,网络广告的信息传播过程同时也是信息价值的不断增值过程,即网络广告同时应当强调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信息资源的增殖开发、信息资源的价值提炼和核心信息价值链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