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美国黑人的名字经历了多次更改的历史。在民权运动中,黑人以更名为手段追求民族文化身份。其实,更改名字代表了南北战争以来美国黑人一直在寻求一种稳定的文化身份的努力。这种努力体现着社会文化控制和反控制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0-2013年主动更改股票简称的47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者选择性关注的视角,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股票更名公告日前后股价的变化。研究发现:股票更名公告具有显著的价格效应,公告日前价格上升而公告日后价格下跌,并形成负向漂移;投资者选择性关注显著地影响更名股票的价格,是各类股票更名后价格效应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历经10多年的更名潮后至今形成的校名群具有一些显性特征,如显示出在空间与区域上的对称性、以省和省会城市名称所取校名的广泛性、以地市名或某一区域名所取校名的属地性等,但同时内隐了种种缺点或称校名问题,如过多地追求"高、大、全"校名、校名文化品牌的继承性不足、校名与高校的严重的同质化与趋同性倾向以及高校发展定位与目标的迷失等等。针对校名问题,高校更名的审核审批主体应以稳定现状为主要原则加强对办学主体的引导;办学主体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自身优势强化差异与错位发展,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定位,消除办学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4.
对中美大学命名理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国高校更名命名的特点,并试图揭示民族文化心理因素对中国高校更名的影响。还对更名大学的英文命名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相关史料为依据,研究考证了北洋大学始办校名及开办日期等问题,指出《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中有关创办时的校名、更名后的校名的立论论据明显不足,存在推断成分;阐述了"北洋大学堂"就是1895年北洋大学始办时的校名,并无1896年更名之说,并且推断出北洋大学堂的开办日期和开学日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更名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公司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分析公司更名、特别是公司基于经营范围变更、并购重组、战略调整、声誉改变和其他原因等不同动机的更名行为对其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其次,在对中国上市公司更名情况及其更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2010—2017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6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数据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市场价格反应;以2010—2015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3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经营绩效数据、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等财务数据以及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等公司治理数据为样本,利用差分T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无论上市公司因何种原因更名,其在更名前后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产生显著的正超额收益,但这种正超额收益将在更名后的较短时间内消失,甚至产生显著的负超额收益;同时,公司更名还可能在更名后的1~3年内显著降低其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进而产生显著的公司治理负效应;公司更名的短期市场价格反应与长期公司治理效应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公司更名并不是改善其经营绩效和治理绩效的有效途径,投资者投资于更名上市公司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可能难以获得正的超额收益。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出台更加详细的公司更名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抑制上市公司更名乱象,为营造良好的中国股票市场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上市公司在因经营范围变更、战略调整、并购重组、声誉恶化和其他原因变更公司名称时,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决策,更名可能不仅不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正的治理效应,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投资者不要对更名上市公司进行盲目投资,更名上市公司可能既不会为投资者带来短期超额收益,也不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和产生正的治理效应而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超额收益。文章研究结果为证券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上市公司更名决策以及投资者对更名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更名期刊的集中排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更名期刊的分析归纳 ,总结出期刊更名的若干原因及由此引起的 ISSN、CN的变化 ,并根据期刊发展规律、期刊分类标准和读者使用方便率 ,对更名期刊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的分类方法 ,即“集中分类 ,同类区分 ;分散著录 ;集中排架”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8.
日前,教育部正式批准“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 0 0 4年5月2 8日,江苏科技大学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典礼。江苏科技大学源于1 933年创办的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 952更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 953年经多个学校的系科调整,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所具有国防工业性质的中等专业学校,即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 970年迁址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 978年1 2月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1 993年6月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建国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国务院一机部、三机部、六机部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 999年4月划转江苏省管理。近年,…  相似文献   

9.
更名启事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同意《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为《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及变更主管主办单位的批复"(新出审字【2012】61号)文件精神,本刊更名为《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刊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公关》2009,(6):8-8
11月17日,在中国大饭店的新闻发布会上,强势纵横集团总裁郭磊先生正式宣布:强势纵横集团更名为“趋势中国传播机构”并成为新洲国际集团(NICG)的成员企业,  相似文献   

1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之一,在中国古代冶金史学术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杰出工作。文章通过对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①的前任所长——韩汝玢教授的访谈,回溯了该所早期的发展和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国内较早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之一,并在中国古代冶金史学术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成果。温故而知新,文章通过对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早期创建人之一——丘亮辉教授的访谈,追溯了该所早期创建和发展的艰难情况,其坚守科学求真,开拓创新的精神,仍是激励人们前行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相热处理系,是建国后最早从事专业金属材料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机构之一,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文章对该系的创建者及重要领导人章守华教授进行了访谈,回溯了该系早期的创建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北京钢铁学院(原名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名北京科技大学)成为全国X射线学研究和教学的中心之一。文章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学术带头人——方正知教授的访谈,梳理出北京钢铁学院X射线学创建与发展的相关情况:在筹建金属物理专业之初,北京钢铁学院便将X射线学纳入科研和教学体系之中,具体科研、教学工作由方正知教授负责领导;1950年至1963年期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X射线科研教学小组先后开展了变形合金的X射线线形分析、X射线小角散射等新技术研究,全国10余所高校派教师和学生前来进修X射线学和做毕业论文,为新中国X射线学的教育和科研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中国国内最早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之一,并在中国古代冶金史学术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杰出贡献。文章通过对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早期创建人之一——孙淑云教授的访谈①,回溯了该所早期创建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遴选工作具有以下特点:在遴选理念层面上,以学术性目标为主导;在遴选操作层面上,以政府为主导;在遴选制度层面上,坚持移植与本土相统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工作还存在着遴选机构不独立、遴选条件不具体、遴选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而遴选委员会依法组建、独立自主工作是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常态化、规范化的保证。本次校长遴选只可看做是我国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改良,并未深入涉及大学校长遴选的理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17.
华北大学工学院处于北京理工大学特定的历史阶段,它吸收了北京中法大学的部分资源,使得北京理工大学与中法大学产生深厚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考证及数据分析,北京中法大学资源的并入,对华北大学工学院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校舍、师资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变化,也为之后北京理大学的学术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为例,廓清了学校大学文化形成的“遗传因素”,阐述了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基因母体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指出了院系调整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与碰撞,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19.
曾长期任武汉大学校长的王星拱,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名著《科学概论》,是武汉大学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该书对科学与玄学论战中所提出的主要哲学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与探讨,建构起一个相当完备系统的科学宇宙论体系,从而对20世纪20年代经验论科学主义的开展进行了系统总结,成为20世纪中国科学主义思潮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和谐教育。河北科技大学在实践中验证了个性化教育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个性化教育历史的考察及东西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比较,结合河北科技大学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深化了对个性化教育内涵的理解,并就如何推进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