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美的创造,即人类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直接进行的创造。在本质上,它是人类关于自身生活的创造。它包括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生产劳动——中美的创造(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美化),自然的美化,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生活环境的美化等等。人类的历史表明,现实美的创造是人类进行美的创造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领域,轻视和忽视现实美的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早年从劳动、社会关系、人的解放和发展三个角度对人的本质作的探讨论述,体现出他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思想,即人的本质是自由创造.劳动是人改造世界的自由创造活动,是这个本质的实现和现实表现;社会关系是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实现方式;人的解放和发展则是人类消灭一切异化、恢复人作为自由创造存在物的本来状态,自由自觉地从事创造活动,实现人的本质,成为具有丰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这一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有关的论述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存在论内涵。马克思既不是把劳动视为与自由无关的自然必然性活动,也不是把劳动建构成为确证自我意识之纯粹主体的精神活动,而是把劳动理解为“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一种受动性的感性活动,彰显了人之主体性力量。存在论维度的劳动与人类的自由本质紧密相连。一方面,劳动是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通过生产把自身和动物根本地区分开来了,从而获得摆脱生物性的消极自由。另一方面,劳动蕴含的积极自由体现在人类通过劳动展现了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劳动促进了人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和自我实现,创造了属于人的文化、历史和世界。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大都是在私有制社会异化劳动条件下通过相对自由的劳动创造的.理想的创造美的活动是能够实现自由生命的自由劳动.自由劳动需要在主体能够支配自身的自由时间中才能呈现.自由时间的运用是人类发展的必要基础.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休闲时代”,在中国休闲时间也越来越多,全球性的休闲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健康的休闲活动是表现个性、得以享受到创造之愉快的活动,是使人性“走向自由”而“成为”人的途径,是美的创造的新空间.休闲时代必将迎来美的创造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不容置疑: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没有全面科学地揭示出自由的实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不能对社会实践作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与先前相比,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马克思主义把劳动视为自由赖以确立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得以实现自身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活动的样式体现了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所以,劳动实质上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和体现。表现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人是以其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方式而存在的。因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特殊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塑造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即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人们对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的“劳动”概念的理解 ,深入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阐述 ,明确地指出 ,创造人的劳动是猿类的活动 ,而不是人的生产劳动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劳动 ,而是劳动手段。这一观点的提出 ,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这个“劳动”主要是指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异化人的本质的劳动,它对人的美的创造具有消解和破坏作用,但劳动本身的规律及其创造能力,仍能使劳动者保持某种非异化,从而能在对象化的创造中,“理智地、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因而也能创造出美来。异化劳动的消除是人的解放的基础,也是美的创造力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角度来阐释生产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劳动观--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然后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对象化理论的基础上,从劳动客体和劳动主体的对立与同一中解释生产力的本质--人类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劳动中蕴含的人与自然这对基本的矛盾关系入手,揭示了人类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的根源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的展开,这一对关系具有特殊的否定性性质--自我超越性,这种自我超越性,既是人的本质核心性质,又是生产力本质的核心性质.  相似文献   

10.
“劳动创造了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劳动创造人,在这样一个长达数百万年之久的历史过程中,把握其中间环节,即把握动物的本能劳动转化为人的智能劳动的中间环节,对于确立劳动创造了人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学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马克思关于人类最初的美感与艺术起源的"劳动说",包蕴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审美意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能够丰富和提升"劳动说"的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劳动创造了美"首先在于劳动创造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同时,劳动创造了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二者相辅相成。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构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联系。自然之美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之美,一种和谐之美。资本主义现代工业中的异化劳动,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产生,成为美的创造的障碍。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论述凸显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倡导的"彻底的自然主义",是强调在"人的能动的、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价值平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是类存在物".他认为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过程,它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这便决定了人及活动的社会性,从而把人放到社会生产、生活过程的历史维度上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是人们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过程.实践才是实现人本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自身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三种生产活动。三者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协同发展,共创人类历史和文明。人类自身生产是物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原始动力;物质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因素;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内在精神文化力量。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承担者,生产劳动的主体。劳动也创造了教育,教育的全部作用又集中于人,不断地“再生产”人类,再生产劳动力和生产力。教育就是通过培养人而作用于社会、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三种生产劳动之中。这种作用是巨大的、与日俱增的、永恒的,它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共存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新闻作为一种早期生成的意识现象,它的产生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人的自觉意识,在新闻起源中,是一个必然的重要的环节,而它一开始就同劳动联系在一起。劳动不仅为早期新闻活动创造了主体,直接产生了主体对新闻活动的要求;而且,赋予早期新闻及新闻活动的现实内容和现实可能性。新闻起源于劳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新闻作为一种早期生成的意识现象,它的产生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人的自觉意识,在新闻起源中,是一个必然的重要的环节,而它一开始就同劳动联系在一起。劳动不仅为早期新闻活动创造了主体,直接产生了主体对新闻活动的要求;而且,赋予早期新闻及新闻活动的现实内容和现实可能性。新闻起源于劳动。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人在其一定意识作用下的实行.实践不只是物质活动,实践不只是运用手和足.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都是相对于一定意识的实践.实践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更在于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意义世界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综合理论界关于劳动的各种定义和界说,从哲学认识论层面来看,劳动主要是指作为劳动主体的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在依据客观规律和主体需要而确立的合理目的制约下,按照某种方式结合起来,利用人自身的劳动力和已掌握的劳动资料对特定劳动客体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改造或服务,从而既创造出具有某种效用性的有形或无形产品又不断提升自己素质的活动过程;这一活动过程实质上是人、自然和社会之间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转化、变换并发挥效应的过程。劳动的这一规定,内在地包含了劳动的主体、劳动的客体、劳动的中介、劳动的环境、劳动的内控因素和劳动的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和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劳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仅劳动产品发生了异化,就连劳动本身和劳动的人也发生了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它对人性的摧残和泯灭这一事实。同时,马克思还从人的需要入手,将批判的视角历史地、逻辑地延伸到了人的休闲生活领域,并对与之对应的异化休闲进行了批判,使得异化休闲具有了深刻的实践活动根源。异化休闲标志着人彻底异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创造活动是提供新颖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科学中新规律的发现,技术中新机器的发明,文艺中新作品的创作,都是人类独具的创造性活动。在创造性活动中创造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谓创造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人类劳动的根本特点就在于能借助于想象形成劳动的最终产物和劳动程序的表象,就是说人们在劳动之前已经在头脑中借助于想象力构成了“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形象。一切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都要借助想象力设计新图样,构思新情节,设想新情境,然后凭借想象的形象指导活动,使想象的形象以物质化的形式体现出来,把心理模式变为现实。所以想象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基本成分,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创造想象。  相似文献   

20.
狭义上讲,文化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观念形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及其劳动实践出发,认为文化是由人的劳动实践所创造的,劳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文化的本质也就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指出,在劳动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1]4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