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乾嘉时期,海商下海为盗以及海盗涉足商业的“亦商亦盗”行为渐趋消失,然而海商与海盗关系仍颇为复杂。就海商而言,海盗既是海商海洋贸易的长久威胁,海商通常通过联合官府剿杀海盗以维护其海洋贸易利益;当海盗活动失控或政府盘剥行为超出海商承受能力之时,海商则会选择与海盗媾和,结成同盟以对抗政府。就海盗而言,海商既是海盗抢劫的主要对象,又是其船只、米粮等物资支持的主要来源。海商与海盗之间发生冲突抑或媾和,不过是海商在权衡利弊后的无奈选择而已。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非海上贸易发展迅速,但由于全球海盗活动猖獗,中国—西非海上通道安全受海盗活动影响风险加剧.运用海盗活动重心迁移模型研究中国—西非海上通道危险海域海盗活动空间演变特征,并且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海上通道海盗活动总体与局部特征.结果显示:南海海盗活动重心主要向东北方向移动,马六甲海峡海盗活动重心向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移动,几内亚湾海盗活动重心主要向东南方向移动;中国—西非海上通道海盗活动空间分布总体呈现离散趋势,局部呈现H-L型集聚和L-H型集聚特征,同时海盗活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进而提出加大南海海域合作治理力度、积极参与马六甲海峡安全合作、确保西非几内亚湾海上安全等应对海盗风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东南亚海盗活动出现规模化、组织化且与恐怖分子相勾结特点,但海盗袭击事件有所减少,这与亚洲各国的努力密切相关。《亚洲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合作协议》在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的认定及合作机制方面的规定弥补了《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不足。针对东南亚海盗活动的特点,应进一步在海盗的认定及合作机制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11,(1):65-65
依照国际航海的规定,船只在航行时必须悬挂该国国旗,以方便辨认。在海上通商的前几个世纪,也正是海盗活动猖獗的时期。因此,船员们都要更小心注意来往船兵的旗帜,以免遇到麻烦。在当时,海盗们型常在船上摆置假的旗帜(false colors),冒充为中立国家的船只,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盗活动口趋网络化、产业化以及军舰护航已不能完全遏制海盗行为的情况,提出了制定打击海盗的国内法,成立部际反海盗联合指挥中心,建立海盗风险防范联合基金,制订危险海域航行应急预案,加快反海盗技术装备研发,加大护航力度,增设“海盗险”等措施,以加强海盗风险管理,确保我国的国际航运地位,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频频出没在北非亚丁湾海域的索马里海盗让国际社会大伤脑筋。为什么惩治索马里海盗会那么艰难呢?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海盗罪定义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为打击索马里海域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联合国安理会于2008年以来陆续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认定"索马里近海和公海上的海盗活动已对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并决定授权会员国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此次授权使用武力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诸如"和平威胁"概念的宽泛化趋势,安理会授权会员国使用武力方式的规范化,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主体有所扩大,对国家主权的尊重有所加强等.这些变化都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多国派亚丁湾护航编队阻止海盗活动而绩效不佳,重要原因是:既没有受理海盗案件的国际特别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院亦不受理海盗案件;我国《刑法》没规定海盗犯罪,对海盗国际犯罪的司法管辖权难能实现。我国的刑事司法管辖权制度面对东海、南海,经由马六甲海峡跨印度洋水域的海盗、毒品、走私、恐怖活动等国际犯罪、跨国犯罪,凸显适应性疲弱。在国际法场合,就跨国犯罪/国际犯罪案件行使刑事管辖权,具有彰显国家主权、海洋权益的“证据保全”的重要意义。且应对日本、南海周边挑起海权争端国家“依法维权”情势,当适时修改我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相衔接;促进联合国反海盗国际特别刑事法庭建设;推动国际刑事法院改革,建立惩治国际犯罪长效机制等举措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指出:“历史上所谓‘海盗’和‘水寇’,曾演过无数的武剧,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90页)毛主席对“海盗”和“水寇”的历史武剧,作了极高的评价,翻了一个历史的大案,为我们研究“海盗”和“水寇”,指明了方向。过去,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劳动人民在海上的武装起义斗争,诬蔑为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1,(2):22-23
博物馆的海盗展厅中,展览着一只巨大的海盗船的青铜船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先后有5名保安死在了铁锚之下。难道真的是海盗的鬼魂附在了船锚之上?  相似文献   

11.
海盗行为作为一种明确思维动机和思维逻辑的暴力实践,已严重威胁到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安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从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分析了海盗形成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打击策略。针对亚丁湾地区海盗活动越来越猖獗的现状,试图用哲学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探究索马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在海盗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层面产生的无意识影响,以期从根本上关注海盗行为本身,达到消除暴力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海盗犯罪呈现出与以往海盗犯罪不同的特点,因而仅适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海盗罪的相关规定来对海盗罪进行打击会显得力不从心,结合当代海盗犯罪的特点,比较借鉴相关国家关于海盗罪的规定,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海盗罪行为对象的拓宽。由于现代海盗罪作案方式的特殊性,为了有效地惩治海盗犯罪,可适当参照英国1700年补充法令的规定,"同船谋反以及对船长采取拘禁行为或限制自由以阻止船长对海盗行为的抵抗都可视为海盗行为",将海盗罪行为对象予以拓宽,不再局限于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物,而拓宽至任何船舶或飞机。二是海盗罪行为领域的延伸。由于目前海盗犯罪不仅仅发生在公海领域,海盗犯罪亦正呈向领海发展的趋势,因此如果一味地遵循《公约》所规定的只惩罚发生在公海或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的行为,就会使相应的海盗犯罪无法受到惩罚,故为有效地打击相应犯罪,应取消对海盗犯罪行为领域的过度限定。随着当前海盗犯罪的日益猖獗,海盗作案手段的更加凶残,只有将海盗犯罪进行作案特点的归纳、立法上的重新审视以及立法完善措施的思考,才能顺应当前制止海盗犯罪的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安南阮光平通过藏匿、收编中国海盗,从中获利,以实现统一安南的目的,此举使得粤海不宁,海盗频扰。嘉庆七年(1802)以前,琼州只是海盗往返的必经之地,但不在其劫掳的目标内。即使出现劫掳也颇有顺手牵羊之意,因为海盗志在广东本土及闽浙。嘉庆七年(1802)后,大量海盗退入粤海,琼州遭海盗劫掳的频率增加。嘉庆十四年(1809)后琼州成为以乌石二为首的海盗生存下去的最后依托,故海盗对琼州进行疯狂的劫掳。乾隆末年至嘉庆时期,海盗猖獗的二十年间,琼州不可避免地遭到海盗的劫掳,但琼州匪情是否严重,则一直取决于外部因素,所以琼州对海盗而言仅充当备选角色,是广东本土乃至闽浙的从属品。  相似文献   

14.
海盗问题属于国际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多边主义的框架内实施,并非一个国家能单独应对和处理的。海盗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整个世界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不容忽视,各国联手海上反恐,重拳打击海盗已成为大势所趋。索马里海盗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海盗问题的进一步关注。现今,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一大国际公害,并对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海上安全,特别是对世界各国的战略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考察海盗这一犯罪活动的特点和危害、认真审视现实的国际反海盗机制的功能与缺陷,以国际法理论为基础,设想建立和构筑较为完善的反海盗国际合作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当前打击海盗提供借鉴和参考,就罗马帝国时期海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海盗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当时海盗已影响到罗马帝国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罗马帝国采取组建帝国舰队、特设专职官吏等措施打击海盗;蛮族海盗的入侵加速了晚期罗马帝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基于索马里海域海盗十分猖獗,并威胁到该地区国际航运的安全,联合国安理会陆续通过第1816号等一系列决议,授权各会员国海军在征得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同意下使用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然而,联合国通过授权使用武力的方式来打击海盗存在诸多国际法问题,主要包括索马里海盗成为武力打击对象的合法性问题、使用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有效性问题以及索马里海盗被抓后的普遍管辖权问题,这些问题将促使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实现从现有只注重传统安全观到兼顾非传统安全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清代嘉庆年间“雷州海盗”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盗,特别是“雷州海盗”素乏系统、全面研究。本文根据档案、方志等记录,较系统、全面地探讨清代嘉庆年间莫官扶、东海霸、乌石二海盗集团兴亡及其原因、性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英国商船纷纷驶入中国海,不可避免地与华南海盗狭路相逢。他们最初遇到了张保仔那样声势浩大的海盗集团的劫掠和勒索,向中英两国政府求助的结果均不理想。鸦片战争后,情况却发生了根本转变。英国人以香港作为皇家海军军事基地,迫使中国政府与其联合,对以十五仔为代表的中国海盗进行围剿。后来,他们甚至不惜动用警察部队,对19世纪70年代后小规模的兄弟会海盗组织和伪装乘客劫持客轮的新型海盗加以追捕。直至19世纪末,英国皇家海军才为了保护英国臣民的人身安全,不再关注华南海盗。19世纪英国人应对华南海盗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印证了其在中国殖民势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海盗罪行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该文从研究海盗罪的概念及特征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海盗的认定与惩治,针对国际海盗犯罪的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是"海盗"     
我是"海盗",今年20岁,已经是"海盗"家族的一个老手了,大家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成海盗了呢,其实啊,我们并不是海盗,我们才不像人类海盗和非法捕鱼人那样。我们只是长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