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由刑是世界各国刑法中主要的刑罚形式。自由刑的执行场所是监狱,监狱的运转好坏及效能高低反映着自由刑制度及其适用的成败。所以,自由刑制度及其适用应根据监狱的反馈做出调整。在欧美各国,由于种种原因,监狱危机四伏,因而其自由刑制度呈现弱化的一而。可是犯罪率的增长,特别是重大恶性案件的增长使得这种弱化的过程出现摇摆和反复。  相似文献   

2.
异种自由刑数罪并罚是在原有数罪并罚规则基础之上,针对多样化的犯罪现象与司法适用而设置的规则。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异种自由刑并罚内容,吸收原则与并科原则各自蕴含着合理性依据。然而立足于整体数罪并罚的规则,此种规定却存在二者相互矛盾以及刑罚轻重的冲突,给理论研究与实践适用带来困扰。基于此,通过对域外异种自由刑数罪并罚规则的考察,借鉴其中折抵和限制加重原则的内容,提出我国异种自由刑并罚规则的改进建议:对有期徒刑和拘役刑的并罚采用综合折抵原则与限制加重原则的方式,而对有期徒刑、拘役刑和管制刑的并罚继续采用并科原则,从而更好地实现数罪并罚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自由刑执行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指对于犯罪的惩治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结合,以求得最佳的法律和社会效果。从刑罚理论角度观察,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严”和“宽”都有其理论根基,宽严相济是我国自由刑执行的导向性刑事政策。应该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指导,完善我国的自由刑执行。  相似文献   

4.
面对轻罪时代的到来,晚近的立法活动和司法实践在治理犯罪的理念方面进行了调整。但目前针对危险驾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袭警罪等轻罪,大量适用短期自由刑的治理策略并不合适。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充分揭示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对此,需要根据刑罚的基本理念,结合犯罪发生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并不依靠短期自由刑就能够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及时对轻罪的基本治理策略进行重大调整。对于大量轻罪,可以由检察机关作不起诉处理;对于进入审判环节的案件,尽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同时宣告缓刑;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单处罚金、免予刑事处罚来处理轻罪案件,从而大幅度减少对罪犯的监禁,在轻罪治理中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5.
论管制刑的废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管制作为我国所独创的一种限制自由刑,其雏形出现于民主革命时期,并在解放区得到广泛使用,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中对其仍予以保留.但经过几十年的刑法实践,管制刑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已消失,使得管制刑的适用率极低,近乎"名存实亡",加之管制刑的存在有损于刑法体系结构的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将它从刑法中废除.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刑法对渎职罪的刑罚仅限于自由刑,而没有资格刑的相关规定.在渎职罪中规定剥夺公职资格刑,不仅是我国法制史的传统,也顺应了世界潮流.在刑法中应当规定剥夺公职资格的相关刑罚,才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渎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发展与"积极的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自由"来自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当我们以人的文化创造性为基点提出一种崭新的积极的自由观念,揭示出"积极的自由"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的时候,便会发现,从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的形成,到人格智慧和价值自由的获得,再到诗意的生存和意义自由,是现实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的新理念和方略.  相似文献   

8.
短期自由刑的改革措施之一为改善行刑处遇。周末监禁、半监禁、家中监禁、电子监控均为其改革实践。这些措施对我国的刑罚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刑事政策以谦抑、经济、人道为基本内涵,其中的行刑社会化实践正是治疗短期自由刑弊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9.
针婶短期自由刑的一弊害,寻求其非监禁替代措施已成为世界性刑罚改革运动的重要内容。诸多国家或地区中适用面较广、发展较完善的易科处分主要有罚金刑、工作罚、保护观察及资格刑。借鉴国外立法及司法经验,可在我国确立短期自费刑易科罚金刑、资格刑制度,引入社区服务刑,完善限制自由刑,以更好地实现教育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论罚金刑易科制度的正当根据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罚金刑的执行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罚金刑易科制度能够使罚金刑得以变相执行,从而有助于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现念,促进罚金刑的发展完善。在我国,罚金刑易科行政拘留、自由刑或者公益劳动是其中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才华卓绝的萧乾对现代民族国家民主建制的强烈关注与深切焦虑,是萧乾研究中不应忽略的重要部分.尤其在他实行从小说到新闻写作的创作转向后,豁显出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对生命意志与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实践,曲折而丰富的心路轨迹为我们观照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2.
在高尔泰的美学思想体系中,"自由"是其论说的重点.正是在"自由"的界定及相关论述中,我们发现了其中存有的深刻内在矛盾和冲突:当他从那个时代流行的哲学体系出发对"自由"概念进行论证时,高尔泰明显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局限性,即以为"自由"不过是"认识和把握了的必然性";而一旦离开了哲学语境,高尔泰从他的真实感觉出发来书写,则充满了对"自由"的多样性及其现实实现的热切向往和赞歌.拨开历史迷云的遮蔽,当我们深入到其体系内部对其进行考察时,我们发现了高尔泰美学思想的深层基础,及其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探讨梁启超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来自英国边沁的思想,而近代日本和中国将其放在传统的"自私与利他"的框架中来接受.自私则有损利他,利他则有损自利.然而,实际上功利主义通过自私增加个人的能量,使集体活性化,最后走向利他.功利主义被导入明治时期的日本时,有各种各样的反应.当年,流亡到日本的梁启超也受到日本对边沁理解的影响,撰写了<乐利主义之泰斗边沁之学>(1902年),针对明治初期将功利主义理解为"乐利主义"的讨论,表明了一半赞成一半反对的立场.那时,梁启超颇为善意地介绍了从"爱己"主义的观点理解功利主义的加藤弘之.可是,其后,梁启超在重新解释阳明学和墨子等中国传统思想的过程中,开始批判地认为功利是"利己"的东西.我觉得其背景,既有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发生变化的一面,即从重视"公德"转移到重视"私德",又有受到严厉批判加藤弘之的井上哲次郎影响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现代教育越来越科学化,教育的目的也愈加功利,教育本身所应表达的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和爱的施予逐渐丧失。而尼尔的《夏山学校》试图在教育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命的重要与光辉、爱的温暖与温情,鼓励儿童自由自觉地发现自己的天性与天赋,发展自己的特长,以成就健康的人格和快乐的人生。这种崇尚"生命、自由与爱"的教育精神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对反思现存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裴多菲《爱情,自由》诗,自1907年在中国译介以来,已逾百年.这期间,鲁迅、独应、茅盾、博古、殷夫、吕剑、孙用、齐怀、兴万生以及飞白等,或直接翻译,或间接介绍,使得这么一首小诗前后竟有10余种中文版本.其中,殷夫的译本影响最大.就殷夫翻译的这首诗,从准确性、互文性和影响性三个方面探讨,可以澄清误解,触发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密尔自由学说从个人自由这一基本的立足点出发,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中的存在做深刻地辩护;但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中探讨个人自由,他又强调个人自由的限度,包含着社会整体利益的思考。这种关于个人自由的限度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思考被梁启超发展出来,形成了团体自由思想。梁启超对密尔自由思想的这一演化使得个人自由的色彩逐渐淡化,个人自由服从于国家自由,呈现出工具性的特点。梁启超对密尔自由思想的这一理解方式,反映了近代思想家在宣传西方学说的过程中所共同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胡适对自由的张扬却体现了"文化边际人"情结,即他在超越传统时又没有远离传统文化的土壤。他在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中塑造健全个人主义的魅力;诠释无为而治的现代意义;其批政、议政的做法体现着传统强烈的人文批判意识;而其容忍的原则则在质的追求中又晨露出士大夫懦弱的心迹。然而忽视对中国社会政治格局的科学把握最终酿成了胡适的自由主义之累。  相似文献   

19.
从纯粹的自由理念的契约自由原则到契约死亡、契约正义理论的出现,给我们展现了两个极端的契约理论,有学者认为这是契约理论发展的必然。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极端理论的研究发现,契约自由原则之限制是正确理解这种契约理论发展的核心问题,并认为契约自由原则仍然是现代契约法的核心原则,契约自由之限制是契约自由原则的合理边界。  相似文献   

20.
密尔在《论自由》中论证了个人的自由权和社会及政府施于个人的权威的界限问题,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认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逆境中追求真理的经历,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兴衰历史及百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可以作为密尔《论自由》一书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