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在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运用2003~2007年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内部各次级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考察国际直接投资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增长、就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国内投资有不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论证了技术进步在微观上的就业挤出效应及联动效应、宏观上的挤出效应及互补偿效应.认为在宏观上技术进步对就业有挤出效应(或对失业有正向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对就业又有补偿效应(或对失业有负向作用).建立了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VAR模型,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了这两种效应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使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率不断上升。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劳动适龄人口数的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南省1979—2016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出技术进步率与就业增长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动态效应。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河南省的就业总量在短期内(1~2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后出现了短暂的负面影响,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始终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因此,应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虽然在短期内不利于就业的增长,但在长期内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就业。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52-2004年我国的就业、技术进步、平均工资、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在长期内促进了就业,平均工资对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减少了就业。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发展中,人口的增长和发展一直受到经济增长水平和增长方式的直接影响。同时,技术进步通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的作用也影响到人口的发展。到现代社会,人口的发展逐渐离不开技术进步的作用,不论是人口生存的粮食问题还是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都要受到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对人口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制约和促进两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85-2010年辽宁省的能源消费数据估算了辽宁省历年的碳排放总量,研究了辽宁省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给出辽宁省节能减排、提高经济发展质 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辽宁经济稳定增长,但是就业增长弹性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受到了抑制.为了检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之间的不协调,文章从支出的角度对经济增长总量以及经济增长中不同组成部分对就业需求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支出法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是偏低的,工资水平、政府消费等因素对就业产生了负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变参数的中国总量生产函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量生产函数是宏观经济增长分析和技术进步定量化测算的基础,传统方法估算总量生产函数具有很多不足之处。利用1952—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我国1952—2005年间历年的总量生产函数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变参数估算生产函数较好地捕捉到了经济政策的重大事件对于总量生产函数的影响,可能是理论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的一种拟合。我国技术进步和资本、劳动的产出弹性三者相互影响,呈同方向变化,并且技术进步对资本的产出弹性影响较大,对劳动的产出弹性影响较小,1978—2005年间我国属于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基于线性加权法对2010—2019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对就业总量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显著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质量的提升;分地区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具有抑制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则具有促进效应,而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及就业质量的影响在所有地区均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由此建议,中国应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及产业转型的就业预警监测体系,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合拓展就业空间,加大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优化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数据,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引入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因素,实证研究信息技术进步与扩散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吉林省、辽宁省和全国水平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资本劳动比弹性系数均为负值,信息技术发展路径是资本节约模式。而黑龙江省的资本劳动比弹性系数为正值,信息技术发展是资本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国家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中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关条款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投入产出技术在技术进步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提出了测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从最终需求变动、价格变动、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对总产出增长的影响,提出了测定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这一方法和四川省1987年及1990年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对四川省1987~1990年的技术进步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大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是维护市场竞争活力、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当前 ,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中小企业在高技术创新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因此 ,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和中介服务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户的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进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户的技术创新是农业新技术与农业技术进步的桥梁。农户的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是否采用新技术取决于农户对新技术预期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农户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决定了农业技术选择倾向于使用替代资本的农业技术,因为这种技术符合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的特点。政府的责任是在多方面鼓励农户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资本-劳动替代的技术特征及其对扩大就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替代劳动取决于技术因素和两者相对价格的变化,是一国工业化阶段必然经历的过程。由于体制和资本-劳动相对价格扭曲等原因,我国出现了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导致经济高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资本劳动替代具有一定的行业特征、体制特征和时序特征,针对资本一劳动替代的技术特征,采取打破行业垄断、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和发展有较小替代弹性的产业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有利于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西部地区技术落后的状况 ,分析探讨了西部开发中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先后关系 ,说明技术创新的条件不满足 ,首先应该推进技术进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进步中的阈值是企业研发效率、企业的市场需求规模所必需达到的最小值。企业研发投资具有的规模经济特点,导致企业技术进步时存在市场需求规模阈值。当企业市场需求规模既定时,则存在企业研发效率的阀值,企业研发效率阀值与企业市场需求规模成反比。寡头垄断或完全垄断可以降低企业研发效率阈值。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适当的企业外部环境如知识产权制度、税收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和扩大技术进步的收入规模,从而有利于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阈值障碍。  相似文献   

18.
对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性研究 ,特别对现在没有完全解决的多投入项多产出项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评价问题 ,给出了用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进行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科技进步的价值蕴涵,阐释科技进步的价值基础,提出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