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历十才子     
所谓大历十才子的说法颇为纷歧。据胡光炜引《读雪山房唐诗钞》所载“大历十才子”人名为:刘长卿、钱起、郎士元、皇甫冉、李嘉佑、司空曙、韩翃、卢纶、李端、李益。《文学史讲稿》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廿一年进士,至德宗为监察御史,终随洲刺史。他的诗五  相似文献   

2.
大历十才子是中唐前期的诗人群体,因其成员间交游唱酬密切,诗歌艺术情调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性。司空曙作为十才子的主要成员之一,其诗歌艺术既具大历共性,也有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抒写聚散贯注浓郁人情味,刻写风物融汇传达真神韵,锤炼字句善用数目颜色词。司空曙诗歌鲜明独特的艺术意味与表达,是构成大历诗歌艺术风貌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3.
据相关资料考订,皇甫湜的生年并非学界所说的大历十年至十二年,应是后推十年的贞元三年;解读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一诗并结合皇甫湜的释褐时间,李贺的府试时间当在元和元年。  相似文献   

4.
据相关资料考订,皇甫浞的生年并非学界所说的大历十年至十二年,应是后推十年的贞元三年;解读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涅》一诗并结合皇甫浞的释褐时间,李贺的府试时间当在元和元年。  相似文献   

5.
中唐诗人戎昱从大历初年回到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到大历四年前后在澧州刺史府中作幕僚。大历五年冬天,先后游历衡阳、耒阳等地,大历十一年流徙到桂州。建中三年到兴元元年他曾担任辰州刺史,贞元初年,改任浙江东道某州刺史,贞元七年,任虔州刺史。他的晚年颇为凄惨,在颠沛流离的后半生生涯中,创作了不少富于感情色彩的诗作,或述说自己命运的不济,或钟情朝廷,或思念故乡。他的抒情小诗也富于文学情感。  相似文献   

6.
在唐德宗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多次通过外交手腕诱劝南诏异牟寻重归唐朝,南诏清平宫郑回也力谏异牟寻归唐,因而促成了双方在苍山神祠达成协议。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德宗派遣袁滋等出使南诏,持节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并赐金印,事隔六年(800年)异牟寻派遣使者和乐团赴长安向唐德宗献演《南诏奉圣乐》,从此加强了民族团结和边防永固。唐朝为了维持与南诏的和好关系,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创办学校等,《新唐书·南诏传》中说,异牟寻“又请以大臣子第质于皋,皋辞;固请,乃尽舍成都,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诗歌发展到盛唐之后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历诗歌,是诗歌发展中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是联结盛唐和中晚唐诗歌的重要纽带。活跃在大历诗坛上的主要有以下一些诗人:其一是以“大历十才子”为主体的一部分诗人。主要有钱起、卢纶、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炜、夏侯审、李端、郎士元、吉中孚、畅当等。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其二是江南吴越地区的如刘长卿、李嘉祐、严羽、朱放、秦系、张继等。其三是韦应物、顾  相似文献   

8.
唐元和元年,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聞举兵叛乱,唐宪宗一改德宗贞元以来姑息政策,毅然派兵平乱.笔者以为平蜀之役意义重大,其揭开了元和平藩战争序幕,开启了元和中兴局面.本文从基本史料出发,分析了战争发动的原因,较详细地考证了平蜀之役过程的相关情况,并对战争胜负原因和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遂宁张九宗书院是我国古代早期书院之一,在中国书院史和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该书院建立时间的考订,还存在歧见。本文认为,张九宗书院并非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而是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也可能是贞元之前。  相似文献   

10.
孟郊的文学活动是在代宗大历初至宪宗元和九年间。按《唐诗品汇》的分期,“以大历至元和末为中唐”,其间53年。孟郊经历前48年。中唐以元和元年为界可分前、后二期,这是探索孟郊在唐诗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时间标界。在中唐前期,即大历贞元年间,诗坛变化有三点值得重申:一是在大历前后,大诗人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相继逝世,张籍、王建、韩愈、刘禹锡、李绅、自唐易、柳宗元、元稹相继出生。这是一个诗坛处在新老交替的时期。此耐盂郊已步入诗坛;二是安史大乱后,多数文人梦幻太平,十才子创作多为骨卑气弱,粉饰升平之作,诗坛淫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于陈尚君先生考证之基础上,进一步考证大历十才子称号、姓名之具体情况,特别是分析了<旧唐书>、"卢纶诗题"、<新唐书>、<嘉祐杂志>等文献史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认为:大历十才子这一集体性称号最早出自<旧唐书>记载,<新唐书>则在<旧唐书>及"卢纶诗题"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十才子之具体姓名;<嘉祐杂志>的出现虽早于<新唐书>,其关于十才子的记载在可靠性上反而不及<新唐书>.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界对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与《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二诗中"严少尹"的身份有严挺之和严武二说,二诗系年亦有开元二十一年与乾元元年之说;对《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诗中"严尹弟"则一致认为是严武,诗作于上元元年。经笔者考订,认为"严少尹"与"严尹弟"俱为严武,三诗俱为王维与严武交游工作,前二诗作于乾元元年,后一诗作于上元二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岑参出任嘉州刺史,自长安至嘉州所经历的时事情况似乎较为纷乱,令人迷惑。迄今对岑参这段时事的考订,多以闻一多先生之说为主,近年出版的《岑参集校注》亦从此说。闻一多先生在《岑嘉州系年考证》(以下简称《考证》)中考订为:永泰元年(765)十一月出为嘉州刺史,因蜀乱行至梁州而还;大历元年(766)二月,杜鸿渐入蜀平乱,表公为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列于幕府,同行入蜀。自春徂夏,留滞梁州,七月抵成都。对岑参赴嘉州的时间问题,《考证》定为大历二年(767)七月始赴嘉州任。但闻先生于《少陵先生年谱会笺》中又谓岑参大历元年为嘉州刺史,以杜甫《寄岑惠州》诗作于是年为证。故又出现牴牾。就细详当时史实和岑参入蜀诗作,似觉其历年行事并非完全如此,杜甫《寄岑嘉州》诗系年亦有不确之处,故此略陈管见。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14.
张随为唐代诗人,《全唐诗》入于“爵里世次俱无考”之列;《全唐文》列于五代之后、释道之前,亦为世次未详。当代学者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世次推算,认为是“代宗、德宗时人”。本文据《全唐诗》所录二诗,又据《文苑英华》所录一诗,订诗考史,加以系年,考证出张随所作省试诗确切年份;又对《全唐文》、《文苑英华》所录之文略作考订。本文据张随省试年份,推算其生年当在代宗大历初。  相似文献   

15.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的维州之战,吐蕃军统帅论莽热有被唐军生擒和被南诏兵生擒的不同说法。通过对各类史料的分析对比,并参考维州之战中唐军与南诏军的部署路线,可以得知南诏当时并未进军至维州,《新唐书·吐蕃传》中“韦皋率南诏兵薄险设伏”这条记载的可信度较低,南诏兵当为西川兵的衍文,论莽热实为韦皋所部的唐军所俘。然而韦皋攻打维州的同时,作为盟友的南诏军也予以配合,在昆明城(今四川盐源)等地参与对吐蕃的作战,《新唐书·吐蕃传》修撰者因混淆了两条不同战线的情况而误载该史实。  相似文献   

16.
<正> 唐德宗李适(742——805),代宗长子,公元779年,继位皇帝,805年病死,在位26年,是安史之乱以后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继位面临的仍然是藩镇割据问题.当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幽州户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淄青节度使李正已、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互相勾结,割据一方,父死子继,“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吏职之名,随人署置,俸位厚薄,由其增损”.唐德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裁抑藩镇,加强中央集权,从而使唐王朝能够在藩镇割据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其中央集权达一百多年之久.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大都认为德宗“姑息”藩镇,是一个昏君.本文试图根据当时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17.
曹魏屯田,从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募民屯田许下算起,到魏元帝威熙元年(公元264年)下诏废除为止,实行了近七十年,但是对于屯田的管理方式,史界学历来就存在着分歧。目前仍然存在着三种不同意见:多数同志认为,曹魏屯田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大司农,一些同志认为曹魏屯田分两个阶段,建安十八年以前属司空府(曹操为丞相后属丞相府)管理,以后属大司农;近年来又有同志提出,曹魏政府对屯田的管理,黄初元年以前属司空府(后为丞相府),黄初以后属尚书台。在这里,我仅根据接触到的一些材料,谈一谈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 三、永泰元年大历三年(765—768) 广德二年秋冬,入王缙幕,从王缙至徐州。大历二年,入朝为拾遗,转补阙。大历三年秋,奉使江淮,因归润州。  相似文献   

19.
晚唐诗人兼著名诗论家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一带)人,咸通十年(869)中进士。在僖宗王朝历任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司空图后半生生活在唐末“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秋思》)的动乱岁月。僖宗广明元年冬(880年冬—881年初)黄巢领导的农民义军攻陷京师长安,皇帝仓皇逃至成都,司空图几经辗转亦逃归其庄园所在地——中条山王官谷;后除僖宗光启元年(885)、昭宗天复四年(904)曾两度被召进京短期任职外,一直弃官于王官谷隐居。唐哀帝天祐四年(907)朱温纂唐称  相似文献   

20.
北宋末年的信王赵榛,是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五个儿子。他生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政和元年(1111)封福国公,宣和七年(1124)封平阳郡王,靖康元年(1126)拜庆阳昭化军节度使,封信王。①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闰十一月城陷。北宋的徽、钦二帝出降。女真贵族于第二年的三月底,将赵佶、赵桓及在开封的北宋皇族尽数押解北去,信王赵榛也在其中。以后,赵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