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文化批判,是整个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全面危机的思想文化呈现。其批判的视界是:悲剧意识体验、文化形态史论、"新马克思主义"路径和后现代主义思潮;而其批判的视点却是: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社会功能批判、政治权力批判等。面对"现代化"和传统文化"整体性转型"双重境遇,中国"文化现代化"在超越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智识性努力中,自当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技术,也离不开指导人类技术实践活动的技术理性。技术实践是一个动态历史过程,因而技术理性也是动态发展的。技术理性的历史进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农业文明时期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两者之间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原始张力;近代工业文明以来,技术理性的膨胀与价值理性的缺失导致技术价值观的工具化倾向;从现代工业文明反思传统技术理性观的结果就是张扬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使技术成为追求多元价值的一项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理性之光普照大地,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从前所无法想象的变化,叹为观止的物质世界精益求精的程度使最神圣的价值却不知所踪。文章从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入手,认为技术理性是以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活动为其根本内容、以人造物为目的的思维活动过程。而价值理性则体现一个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它关怀人性的世界,相信人对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人的最终归宿和终极关怀是这个世界的重心所在。同时阐述了理性概念的发展与变迁,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分裂的原因和后果,指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为弥合两者的分裂、走出人类的生存困境提供新的契机和出路。  相似文献   

4.
理性是西方工业社会的核心文化理念之一.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近代工业技术文明所带来的"病态社会"和"单项度的人"激起西方学者的激烈批评.法兰克福学派逐渐从早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转向了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并分析了人在技术统治下的异化状态.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劳动实践过程出发,揭示人的异化是资本主义技术或工业的一个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观是解决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经济理性是财富理性而不是金钱理性,是价值理性而不是一切向钱看理性,是道德理性而不是丛林理性,是辩证理性而不是片面理性,是对策理性而不是博弈理性,是文化理性而不是技术理性,是整体理性而不是还原理性,是系统理性而不是要素理性,是工程理性而不是工匠理性,是幸福理性而不是贪欲理性,是发展理性而不是增长理性.与科学的经济理性对称,科学的经济学理性是对称理性而不是非对称的线性理性,是科学理性而不是意识形态理性.给经济理性、经济学理性进行科学的定位,其首要目的是为了给中国改革开放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定位.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及其现代性批判在历史上一直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探究历史,无论是黑格尔对现代性的理性主义批判还是以尼采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现代性所展开的非理性主义批判,都没有真正成为解决现代性难题的合理路径。哈贝马斯从现代启蒙理性的主体性出发,坚持现代性仍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进行了现代理性主义范式的哲学转换,真正从意识哲学范式走向了交往理性范式。对于现代性所呈现的多元价值立场基础上的统一理性规范基础缺失的危机,哈贝马斯提出以交往理性代替理论理性,进而为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开辟了一条新的理论出路。对于正在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的的中国现代化转型关键期来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也构成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思想的内在价值诉求和最为精髓、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观的角度对马克思理性思想的揭示、挖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地方。本文阐明了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演变实际上是一个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再到“真正的马克思”的过程 ,从而澄清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一些误解 ,并揭示了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理念学说将整个世界划分为真实世界和虚幻世界,催生了基督教信仰体系。近代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精神大旗,将上帝贬低为一种"虚假"的迷信,并以"真实"的主体取而代之,开启了虚无主义的生成逻辑。在理性主义至上的现代社会,技术理性和物化意识盛行,造成精神家园荒芜、人生信仰迷惘。以反对理性主义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打破同一性、击碎神圣性,导致虚无主义四处蔓延。所以,坚持对理性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是现代社会走出精神低迷、重建意义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启蒙理性是当代思想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启蒙辩证法通过探讨抽象理性对人的统治,揭示了"启蒙倒退为神话"的局面。抽象理性逐渐沦为权力社会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社会大众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入一种"自我持存"状态,这与启蒙运动以来对人的主体性确立状况相背离,理性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方法完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分析,要破除抽象理性对人的统治,就必须对"理性形而上学"进行批判,即从理性形而上学内含的经济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入手,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在多元视野中发现理性自我拯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一生的学术思想都贯穿着对于理性的追求,理性是他衡量当下社会的一个标尺.理性以其同现实社会的"异在"特性,从而对现存社会构成一种批判的功能.马尔库塞认为,对异化现实的拯救也只能依靠"理性"来完成.在马尔库塞这里,理性实际上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价值理性",这是他所称道的真实的理性;一种是"操作理性",这是他所批判的虚假的理性.理性构成马尔库塞学术追求的哲学根源.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指出技术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统治的合理性,技术强化了社会统治;哈贝马斯把技术合理性看做是一种工具合理性,分析技术如何转变成意识形态,并把技术统治解释成生活世界殖民化;芬伯格批判吸收了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研究成果,重视技术的可选择性,从技术批判理论的角度分析技术合理性与社会统治的关系。技术合理性的社会批判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到芬伯格的演变,为我们正确看待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工具理性创造了现代社会的巨大物质文明但也受到诸多非议和批判。回首百年现代管理的演进历史,工具理性在现代管理的核心工作以及管理实践中仍然具有无可取代的位置,工具理性深深地影响着管理的现代发展,也深化了现代管理思想内涵和管理模式并引导了西方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但随着管理实践问题的反思,工具理性思维下的“人性假设”、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效率主义”、官僚制组织对人的异化以及工具理性高扬下的价值理性衰落已成为凸显问题。只有在现代管理中深度融入“3p”人本管理理念,强化管理伦理建设,建立有效的管理价值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融合与统一,找到工具理性更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先哲对实践理性的探讨、近代欧洲先哲对工具理性与新实践理性的探讨、西哲对理性的探讨,启示现代世界:工具理性存在着毁灭人类的可能性。而以“中道”为标准的实践理性。能在道德层面弥补工具理性的不足,防止工具理性的无度泛滥。  相似文献   

14.
试论技术的理性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人类理性的一种特殊形式,技术理性既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也是形成并蕴含于人类技术实践活动中的一整套基本文化价值.通约、量化思维方法的普遍化,分解组合的还原论思维方法,实践地、程式化地控制世界,物质需求的优先性,效用至上原则,社会组织与社会生活的理性化,技术化生存,理想状态的不懈追求与创造,自然解蔽与生命祛魅等就是其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5.
技术理性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之一,作为人类理性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延伸和拓展了人的身体,而且超越了人在自然上的维度。但是技术理性一方面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现代人的异化、世界的祛魅、生态危机等等。技术理性的泛化和它与价值理性的分离,使现代社会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如何摆脱技术理性的控制及其危机,不仅关乎技术理性未来的命运,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选择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现代医学面临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物欲膨胀后果,体现在现代医学领域,就是工具理性片面发展,而相应的价值理性则大大地被忽略了,带来了严重的现实问题。为了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就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统一与整合,最终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高校教师评价合理性的质疑来源于对评价本身的诘难和对教师评价活动有效性的诟病。在理性分析评价本身合理性的基础上,认为尽管高校教师评价存在诸多不合理,但这并不能否定高校教师评价的价值和意义。高校教师评价具有正当性,是教师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现实的需要。因此,应改进高校教师评价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教师评价在教师管理和教师发展中的作用,缓解人们对高校教师评价的质疑与不满。  相似文献   

18.
理性批判与人的启蒙--重读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理性危机呼唤着对理性批判的理性态度。在康德所展开的理性批判中,人的问题是核心问题。通过理性的批判而实现对人的启蒙,正是康德哲学的中心命意。在理性批判中所敞开的人的主体性和有限性的价值理念,是康德哲学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思想遗产。理性地对待理性自身,在直面人的有限性的前提下确认人的主体性,领悟人的存在的意义,敞开真实的人本身,应当成为当代理性的自觉意识。在人仍然成为"问题"的当代,人的存在仍然需要理性的启蒙。  相似文献   

19.
实践合理性的评价标准应当从实践合理性三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目的合理性、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 )分别加以考察。一个科学的实践合理性价体系应当根据具体的实践内容和形式 ,将这三个方面的标准有机和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