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年来,土家族研究成为武陵山片区民族研究的一个亮点,特别是三峡大学主编的《土家族百科大词典》,吸引了众多土家族学者的关注。今年是土家族确认为单一民族55周年,12月15日"土家族确认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三峡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三峡大学主办,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宜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民族论坛》杂志社、湖北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土家族研究成为武陵山片区民族研究的一个亮点,特别是三峡大学主编的《土家族百科大词典》,吸引了众多土家族学者的关注。今年是土家族确认为单一民族55周年,12月15日"土家族确认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三峡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三峡大学主办,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宜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民族论坛》杂志社、湖北  相似文献   

3.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14,5(4):81-83
由《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和湖北民族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23-27日在湖北恩施湖北民族学院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承办。本届西南论坛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族群流动、空间重构与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6日,两岸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市友谊宫召开,来自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和台湾大学、南华大学、嘉义大学的师生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黑龙江省民委(宗教局)党组书记、省民委主任、《黑龙江民族丛刊》主编舒展研究员,台湾大学国发所所长李炳南教授主持。在研讨会上,黑龙江省台联秘书长姚世军介绍了此次学术交流的有关情况,舒展研究员代表黑龙江省民委、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民族丛刊》编辑部致欢迎词,李炳南教授致答谢词。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都永浩研究员,《调查研究》副主编姜洪波研究员,黑龙江…  相似文献   

5.
肖坤冰 《民族研究》2012,(4):105-106
2012年5月19日至20日,第五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田野、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共同主办,由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29日至30日,第四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西南研究与21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由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青海  相似文献   

7.
白冰  王珏 《民族研究》2015,(3):121-12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共同主办,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民族互动、社会治理与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4月18—19日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  相似文献   

8.
王兴刚 《民族研究》2004,(3):105-105
20 0 4年3月2 6日,《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师范大学在西南师大桂园会议室举行了题为“西部大开发与西南民族史研究”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刘世哲编审、马骍编辑,西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黎小龙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张诗亚教授、王德清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张明富教授、蓝勇教授、张文教授、徐难于博士,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喻遂生教授,以及上述院所的部分师生,共计2 0余人。会议由副校长黎小龙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围绕“西部大开发与西南民族史研究”议题展开讨论。刘世哲编审首先介绍了《民族研究》杂志的办刊…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8至19日,“田野中的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建新教授、刘昭瑞教授精心组织,来自日本爱知大学、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日本冲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思想战线》编辑部、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东省民族研究所、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周…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 7月 30日 ,《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了现代化进程中的西部民族问题研究学术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刘世哲编审、马编辑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心愚研究员 ,民族研究院院长王康研究员、副院长蔡华博  相似文献   

11.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论文,时至今日已20年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尽管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的是分歧与共识并行的局面,但是这些讨论都促使这一具有结构论特点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本文拟就学术界在近20年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做一个述评.  相似文献   

13.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西藏地方之动乱最先在拉萨爆发,且此后该地一直为主要战场,故而这场以拉萨为主要战场的整个西藏地方的动乱局势被通称为"拉萨动乱".该乱事虽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发生,但其性质不同于内地各省响应革命的行为,难以归于"革命"范畴,更不属于辛亥革命起义的一部分.所谓辛亥"汉藏冲突"这一定性并不妥当,称其为清驻藏陆军与藏族民军间的混战更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17.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22,13(8):1-12, 153
基于共同性意识构建的铸牢要求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吸附力和统摄力,一多辩证的基本问题关怀容括了人群社会之中“一”和“多”问题的共同存在。费孝通所提多元一体格局有着范围上的伸缩性,从个人到民族,再到世界性的存在,这种伸缩范围所体现出来的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共同性意识的建构需要基于多元一体的理解来构造出一体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世界将会朝向一种互惠共荣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从中国文明立场上看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多元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可能。从人之向善的共同性追求上寻求共同体价值的实现,这种文化自觉将会有助于以共同性意识构建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下的构造与铸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