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诗·豳风·七月》是《诗·国风》中最长的一篇,全诗共八章八十八句,描写豳地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耕作、田猎、蚕织、修葺、薪樵、酿酒、祭献、祝寿等的活动,宛似一幅繁忙的耕织图。在这样一首叙述耕织生活的诗中,却出现了“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着意于采桑少女哀愁的诗句,为全诗增添了神韵。然而自来对这两句诗的解释,各家不同。过去的注释家往往不脱离《毛传》“春女思男”的窠臼,显然是对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描写春天嫁娶的篇什较多.<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春阳下的采蘩之女,思及春日将嫁,骨肉离去的伤怀,陡然而生.<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熠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在春暖仓庚(黄莺)飞来之时,男家黄马赤马的来了许多人,迎娶新娘.<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其野."卫君送他的女弟远嫁,正值春燕来巢的时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个方面:朴实平淡的语言、回旋复沓的结构、错落有致的节奏、全面分析、鉴赏《诗经&#183;七月》的艺术特色,从而突出了它在《诗经》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诗经》中的《幽风·七月》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信息点密集,早为前人所论及。诗中名物众多,文中选取其中四组计八种名物,进行训释和考定,即“授衣与授衣制”,“殆及公子同归与■嫁制”,“■与后世祈年。藉礼、劝农的关系”,“释黍稷”等四个部分,以显示其中隐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证明《七月》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诗经&#183;卷耳》抒写采摘、登高饮酒诸事,长期以来,论者惑于二事不能同为男性或女性所作,致使抒情主人公的性别众说纷纭。本文从考察《诗经》时代婚姻制度,社会风习等方面入手,论证《卷耳》主人公应是一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假设句之范围,将《国语》与《左传》加以比较,以窥当时语言之一斑及两书文字之同异。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诗经.国风》《爱情描写的文化内蕴,认为风诗所昭示的文化意蕴包括:揭示了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肯定和颂扬了爱情的忠贞和对婚姻的专一,张扬了在爱情婚姻上自由意识的萌发和个性的沉醒,展示了具有传统色彩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中庸之爱。  相似文献   

8.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几十年来是全国高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古代文学教材,但囿于时代等方面的原因,从作品的题解到文字的注释,今天看来,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入选的《尚书&#183;无逸》和《诗经》中的若干篇旨意文字训诂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和纠正性的工作,以期对即将进行的全国古代文学教材的修正和统编工作,提供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西周时,把已成书的《周易》──《易经》六十四卦每卦每交都作解释,叫“卦辞”和“交辞”。为使人易懂,《易经)的这些“交辞”,都用文学语言、散文、韵文的形式写成;就其内容,则反映了当时生活上的婚、丧、嫁、娶、耕、牧、渔、猎;在社会结构上反映家庭\法律;在战争上反映胜利与失败;在宗教上反映神鬼与人的关系等等。虽然成书于统治阶级文人之手,历史上一般都说是周朝文王整理编写的,“西伯囚而演(易)”。统治阶级用它卜资被统治的人们也相信它。《诗经·氓)中不是那个”氓”,在结婚之前,还占I一卦,卦象吉利,才成婚的…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所写人物甚多,不少为作者杜撰而成。但细考其中所写文武官员,多可见于宋,明两代之正史,杂史和野史笔记。然而作者写官员,并不囿于史实,限于当时世风时政的特质和作者个人的素质缘由,《金瓶梅》写官员对史实进行了“我化”处理,“近史而悠缪”,形成明显二律背反的扭结。其中重要人物狄斯彬的“我化”叙写,可视为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多余的话》既反应着作者深刻解剖自己正直知识分子的真诚,又体现着他要给后人留玉下一段真实历史的责任感,既抒写着他对毕身追求的理想受到损毁乃至失落的悲情,又表达着对玷污着革命理想的道德纯洁性的“党内斗争”的抗议。在看来消沉悲观的曲笔下,表达的是党内正常民主生活受到破灭的心忧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红楼梦》在叙事过程中运用空白艺术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审美效果。《红楼梦》的空白艺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语句空白,或是利用语言的特殊功能,使语言所显示的意象与意象之间出现断裂或省略,或是利用特殊的句式把语句压缩,使语意出现跳跃,省去两种语言意象间的直线性因果联系,从而造成一种含蓄蕴藉,潜藏不露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七月》是《诗经》中的著名篇章之一。对这首名诗,名家多有精要的注释。诗的第三章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等述说蚕事的句子。其中“蚕月条桑”句,当今流行的注本是这样解释的: 余冠英《诗经选》155页:蚕月,指三月。条桑,修剪桑树。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460页:蚕月,养蚕的月份,指三月。条桑,修剪桑树。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23页:蚕月,养蚕之月。条,此处作动词用。条桑,犹言修剪桑枝。  相似文献   

14.
这首诗历来注解分歧,因对其中的一些词句未得正解,故丧失了诗义的文学形象性。现参考闻一多先生的《诗经新义·月出》写成此文,以供《诗经》研究者参考指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  相似文献   

15.
卡会卡在他的第一个长篇小说《美国》中,采用了狄更斯的笔法,对西方文化的演进历程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检讨。年轻的主人公卡尔&#183;罗斯曼被放逐美国的经历,形象地概括了两千年来西方基督教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小说第七章关于“俄克拉何马露天剧场”大招聘的场面和卡尔应聘过程的描写,可以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20世纪上于普遍的信仰危机中的西方文化的种种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的混乱情景。卡夫卡通过卡尔  相似文献   

16.
《菩提珠》是新南社文学的散文集,柳无垢写了9篇散文,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还具有战斗性,充分显示了柳无垢的才华。因此,柳无垢在南社文学的发展史中应当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17.
台湾诗坛一直把尹玲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战争诗人”。实际上,战争只是尹玲诗创作的一个诱导性因素,诗人真正关注的是与人类的生存处境有着更普遍、更本质关系的“不流血的战争”的时间,以及人类超越时间困境从而达到“永恒”的可能性。诗人的结论是:只有“回忆”才能超越时间,拥抱永恒。  相似文献   

18.
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有话好好说》问世以来,在京城内外引起阵阵喧哗与骚动,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张艺谋执导电影的一次滑坡,他根本把握不了当代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进了城”也是个土八路;有人则认为此片体现了张艺谋导演风格的突破,是一次成功的“进城”。的确,这部影片一改张艺谋过去关注厚重的文化内涵,拍农村生活题材的路数,把镜头焦点由农村转向了城市;从史诗性的、庄严的艺术格调转变成一种游戏性的、闹剧式的风格。然而,应当看到,影片题材的改变和艺术格调的变换,并不是评价影片成败、艺术价值高低的标…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的《邶风·雄雉》一诗,向来不被选家注意。其实这是一首人民性颇强的诗,是一首劳动人民对统治者发出怨嗟甚至发出诅咒的诗。这首诗共四章,十六句,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苦难与自找解放一直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mMorriso)关注的焦点,也是她小说创作的主题。(秀拉》(Sula)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本文将主要从象征层面上对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此来再现莫里森在该书中所描绘的本世纪20~4O年代,美国黑人女性追求、创建自我的历程。“黑人妇女确实存在着,她们的经历、文化,以及导致这一存在的残酷压迫制度都与白人的真实世界并存着……”①黑人女性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由于社会长期种族与性别压迫才使她们迷失了’自我。而黑人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就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