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詹姆斯·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中关注历史的策略之一是揭示历史发展的共性。乔伊斯试图在千姿百态的世界历史中寻找规律与共性,他运用维柯《新科学》中的历史循环理论构建小说的结构,揭示共性的策略,从宏观体现了《芬尼根的守灵》中乔伊斯的历史关怀。  相似文献   

2.
维科是能使乔伊斯发挥想象、拓宽视野的哲学家.维科的历史循环论,为<芬尼根的守灵>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提供了一条构筑这部小说框架的新思路;维科关于人类语言的论述对乔伊斯的"词汇革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维科对人类共同特征的思考使乔伊斯萌发了创作一部象征人类全部历史小说的念头.<芬尼根的守灵>的问世标志着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3.
乔伊斯的魔力①沈语冰乔伊斯(1882~1941)一生写过四部主要著作:《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前三部都有中译本。其中《都柏林人》有不止一个译本,以上海译文出版社宗白、智量等人的译本为佳;《一个青年艺术...  相似文献   

4.
现代主义书页:乔伊斯与汉字书写的图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字书写和东方文学曾对詹姆斯.乔伊斯的主要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乔伊斯在都柏林时便开始接触东方历史和文化,并将东方文化知识表现在从《都柏林人》到《芬尼根的苏醒》的全部作品中。汉字书写的基本元素拓展了乔伊斯对东方的认知,影响了他的视觉文本观。乔伊斯的'东方时间'和他那源于汉字书写的现代主义视觉意识在《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苏醒》中均有表现,同时从中国印刷史来看,其小说的空间结构也反映了汉字书写传统。汉字书写显著的垂直特征和文本评注传统与乔伊斯作品将空间、听觉和垂直融为一体的创作特性相呼应。  相似文献   

5.
詹姆斯·乔伊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作家,被西方评论界推为“本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这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界的先驱对20世纪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流传后世的主要经典文学作品有《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画像》、《裘利西斯》和《芬尼根觉醒》,他的第一部作品是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乔伊斯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能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在有限的篇幅、短暂的时间内.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动的全过程.乔伊斯最具代表意义的小说<尤利西斯>、<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芬尼根们的苏醒>,体现了四个语言方面的特色:反映意识活动的跳跃性语言、适合人物性格的个性化语言、表现意识混乱的晦涩性语言和直接内心独白的表现性语言.乔伊斯在艺术技巧探索上的杰出贡献,对20世纪的小说创作起到过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和鲁迅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和《狂人日记》中,分别运用意识流手法对人性进行了独到的剖析,并打破文学、历史、政治、伦理学的边界发现美学和政治权力的空缺,对大叙事历史进行了大胆颠覆,展现了主人公无意识领域所探寻的历史语境,从对人类精神生活关怀的角度展望了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8.
希腊神话中的艺术家狄达勒斯与他创造的迷宫是乔依斯创作中的一个主要意象 ,也是解读乔依斯创作意图的重要一环。《芬尼根的守灵夜》就是乔依斯仿效狄达勒斯创造的一个艺术迷宫。通过创造这样一个含混晦涩的迷宫 ,乔依斯确立了艺术家作为创造者和先知的地位 ,使艺术家从传统的模仿者转变为创造者 ,从而体现了“创造高于再现”这一艺术准则  相似文献   

9.
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尤利西斯》,从人物、语言、时空体三个方面来分析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狂欢化特点。乔伊斯对都柏林瘫痪现实的讽刺和对爱尔兰民族的反思都隐藏在《尤利西斯》狂欢式的表达中。  相似文献   

10.
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尤利西斯》,从人物、语言、时空体三个方面来分析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狂欢化特点。乔伊斯对都柏林瘫痪现实的讽刺和对爱尔兰民族的反思都隐藏在《尤利西斯》狂欢式的表达中。  相似文献   

11.
《尤利西斯》里的中国文化意象,并非是"对中国形象的扭曲、误解和妖魔化",相反,它们体现了乔伊斯以及爱尔兰人民对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的渴慕与认同,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传奇、浪漫的东方国家形象,且对刻画主人公布卢姆的性格特征、突出文本局部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爱尔兰东方学视角来看,小说里有关东方语言(汉语)及文化意象揭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爱尔兰文明在语言、文化之间的源远流长的关系,增强了布卢姆和爱尔兰人民对东方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这种隐蔽而巧妙的叙事策略是乔伊斯和其他现代爱尔兰作家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有力武器,充分体现了乔伊斯的思想和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乔伊斯文学创作受到了现代哲学家柏格森思想的影响。在柏格森时间观的影响之下,乔伊斯在他的四部文学作品当中,一方面保留了小说整体物理时间框架,一方面不断打破时间顺序,按照"心理时间"来建构他的一系列意识流小说,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欧茨小说《掘墓人的女儿》讲述了主人公丽贝卡在美国隐藏犹太身份、追寻美国身份、回归犹太身份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犹太移民终其一生在反犹环境下寻求文化身份的心路历程。本文从文化身份的视角,探讨了导致丽贝卡身份变迁的主要原因:第一,丽贝卡从隐藏犹太身份到追寻美国身份并不是美国文化简单地消解、同化犹太文化的结果,而是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历史汇合;第二,丽贝卡回归犹太身份也不意味着犹太移民对美国文化的否定,而是其在理解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的自我抉择,即犹太文化始终以各种方式制约、规范和影响着美国犹太移民。  相似文献   

14.
魁北克省在北美英语文化圈包围中成功地保持其法语文化认同,一方面通过制定语言立法坚韧地保护法语纯洁性,对我国在抵制“英语热”的席卷中头脑清醒地发展文化产业启发很大;另一方面,魁省与北美文化相互影响日益密切的今天,魁省的“去殖民化”存在诸多限制因素,这对台独分子的“去中国化”的叫嚣无疑敲了一次警钟。  相似文献   

15.
在把语言当作文化资源和文化实践的语言人类学中,语言就是一种行动的方式,人们用语言做事情。语言还能反映群体和个人的分类方式和思维特征,反映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一方面,语言作为历史的沉淀,折射社会文化结构,并具备自身的结构,能够指导和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另一方面,语言在被运用的实践过程中,群体和个人的力量又构成能动性,反过来对语言结构形成冲击,甚至改变语言。事实上,结构与能动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借助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三语习得研究成为应用语言学新的研究热点。三语习得探究在一语、二语的同时影响下所涉及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快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透过蒙田随笔中的历史倾向,我们可以发现支配他认识历史的历史观。在蒙田对非欧民族民俗的叙述中,他表现出一种积极的“非欧”文化历史观;在对政治事件的过程及政治人物命运的评述中,他流露出既尊崇道德而赞同君主制度,又赞同君主制度而反对基督教道德的开明君主政治史观;在历史发展问题上,他持相对主义观念思考历史,从而导向运动发展的历史观:一方面,他从心智出发,确定世界没有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他将历史奠基在观念上,他又内在地预见了另一种历史观,即运动发展的观念。此外,蒙田还重视充分发挥历史知识在教育上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与哲学的渊源已久,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一方面,语言学为哲学服务,另一方面,哲学思想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语言转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泛语言哲学的研究态势。尽管“语言哲学”这个术语包含着不同的含义,但还是应分为“语言学哲学”和“哲学语言学”两大类。哲学需要研究语言来解决哲学问题,语言学同样需要进行哲学性思考,两者互为影响并促进各自的发展。随着语言学家对语言哲学思考的逐步加深,哲学语言学正在使语言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在电子媒介扩张和纸质媒介相对萎缩的大背景下,电影、电视与文学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电影、电视不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而且开始将其媒介产品和表达方式输出到文学领域。不论是从影视剧本到小说的写作流程、从影像叙事到文学写作的趋同,还是从影视产业链衍生出影视同期书来看,影视在这些传播活动中都是信息发布者,占有主导地位,而文学则因成为信息接受者而具有了次生性。这改变了以往从文学到影视的单向传播模式。这种角色和地位的转换是在影视与文学之间媒介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并加快了这一媒介权力重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历史小说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形态,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在雅言和俗语间自由出入,既有文心雅韵,又有俗情俚语,时而拟古离奇,时而泼辣生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不仅总结了二月河历史小说的语言特点,更从宏大史诗追求、对传统文化的阐扬与反思、平民立场和世俗情怀三个角度出发对二月河文学观、历史观与其小说语言风格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为当下以及今后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