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论韩孟诗派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比较系统、全面的观点看,韩孟诗派的形成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呈现为特定的过程。在韩孟诗派的形成过程中,孟郊是诗派的开创者,其诗歌创作具有范式意义;韩念在文坛上领袖地位的确立,吸引了一批艺术趣味相投的诗人,对诗派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孟郊“求奇”的艺术追求,经韩愈推扩,影响到卢全、刘叉、李贺等人,遂成为韩孟诗派共同的诗歌审美指向;洛阳唱和,韩孟诗派最终形成;元和六年韩愈回长安后,诗派解散,贾岛改弦更辙,意味着晚唐诗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皎然的诗学思想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盛唐、大历诗人的新倾向.过去人们已经注意到他重主观、求怪奇、尚狂逸等倾向及其对韩孟诗派的影响,但对于他重品格、尚意蕴、追求文本结撰与艺术风貌的全美等倾向尚未有充分之论述.通过对这些倾向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皎然强化了外在于诗情的创作理念,对宋、明诗学有深远之影响.  相似文献   

3.
诗歌选本的传播、批评功能及其产生的接受效果,是影响诗歌传播接受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因素。通过对历代部分唐诗选本的定量分析,并结合以文艺学的定性研究,对韩孟诗派在选本中的传播接受情形作一考察,有助于对韩孟诗派的文学特质有深入一层的认识:一是统计韩孟诗派在部分唐诗选本中的入选量,说明他们在接受史上起伏不定的情形;二是分析韩孟诗派中的一些著名诗篇和历史上的一些传播功能较强的选本,说明名篇对扩大诗人名声的重要作用以及某些负面影响;三是探析韩孟诗派多创新、重主观、多古体诗的艺术特点在选本传播中呈现出来的意义。总体来看,韩孟诗派的文学特质使其在选本接受中造成了选入量偏少、篇目不均衡等特征;选本的传播也使一般读者对韩孟诗派的接受发生了一定的偏移现象,名篇并不能完全代表其诗歌的主体风格。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韩昌黎体和孟东野体诗歌论述周详,却未见对韩孟体诗歌的探讨。今从文献材料入手,以韩孟联句诗为中心,从三个方面对韩孟体诗歌加以述论:一,韩孟体诗歌称谓来自清代,与韩孟联句体密切相关,而韩孟联句体则源于北宋;二,韩孟体指五言古诗,运用铺叙手法,叙事为主、夹有议论,篇幅长,押险韵;三,韩孟体称谓的提出,彰显清人尊体意识的强化,促成清代仿韩孟联句诗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卢仝是中唐"韩孟诗派"的重要代表,其诗歌之"怪"表现最为突出,以致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专门命其诗为"卢仝体".可见追异求怪虽然是"韩孟诗派"共同的审美追求,但卢仝诗歌之"怪"却自具面目,具体表现在意象怪、诗境怪、用语怪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是盛唐和中唐政治经济的分水岭,也是诗歌的分水岭,中唐的诗歌展现了完全不同于盛唐诗歌的 风貌,先是经历了以大历诗风为代表的过渡期,随着渴望中兴的改革观念的崛起,诗歌也寻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出现了以怪 奇为特征的韩孟诗派和以尚实为特征的元白诗派,这些诗派的产生有着这个特定时代文化土壤的影响,可以通过文化的另一 个视角——服饰,在中唐出现的特色为出发点,探求另一种中唐文化的代表——中唐时期的韩孟、元白诗歌流派,所能够产生 和发展壮大的文化风尚原因,能对这两个诗派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进而了解中唐的时代特色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论韩孟诗派构成的个人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对韩孟诗派的研究,已有不少可喜的成果,尤其是对韩孟诗派的一些重要标志特征,如理论主张、创作倾向、审美意识及艺术风格等,都有专文论述。本文拟就韩孟诗派构成的个人因素略作论证,从而进一步确立韩孟诗派是贞元、元和时期较自觉的一个诗歌派别。 韩孟诗派,主要是指以韩愈、孟郊为首,包括张籍、卢同、李贺、贾岛及马异、刘叉等人在内的一个诗歌派别。我们知道,以韩愈为中心的文学集团(或曰“韩门弟子”),包括一个古文派和一个诗派,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不仅表现在文艺思想及创作  相似文献   

8.
苏丹 《南都学坛》2014,(3):35-37
邓州越调是豫西越调流派的典型代表,在唱腔、板式、行当、伴奏、剧目等方面保持着河南越调"母调"的原始风貌,在河南越调的三大流派中独具特色。邓州越调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追求折射出豫西南地区人们对越调艺术的文化诉求:坚守越调原始风貌,延续越调传统;融汇外来音乐,凸显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9.
韩孟诗派作为中唐时期重要的诗歌流派,风格独特,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多集中于个体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从诗歌流派的角度对韩孟诗派进行整体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不乏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本文从韩孟诗派整体研究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形成研究、思想研究、风格研究、题材研究、影响研究、专著研究等六个方面对近30年来韩孟诗派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分析,以便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孟郊论稿》是一本现代较早的比较系统地论述孟郊诗的专著,不仅对于研究诗人孟郊本人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对于他所处中唐时代的文本研究及其所隶属的艺术宗派——韩孟诗派的研究也是不可多得的学术文献。它的"多维透视"的研究方法,从各个不同的文学角度对文学作品或者作家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做文学研究的学人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从独善其身诗篇产生的社会心理可知,有不少诗人正是通过追求山水林野之美来追求独立于封建伦理规范之外的人生理想。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崇高感觉就是对于自身行为的崇敬,而经由某种暗换赋予了一自然界对象。独善其身的诗人往往从内向的默省中体味人生,他们的诗篇中往往既表现了对官场的厌倦,又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12.
“追醉逐梦”是晚唐五代大多数文人的共同心态,“醉梦词”由此而大量产生,成为词坛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从艺术特色而言,“醉梦词”既体现了晚唐五代文人词“绮怨”的总体风格,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为“醉词”的真率热烈之美和“梦词”的朦胧幽约之美。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诗对词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晚唐诗着意刻划心境 ,笔意婉曲 ,感情深挚 ,特别是对爱情的歌咏 ,给予了词深远影响。第二 ,晚唐写景诗精美而缺乏气势 ,咏物诗偏爱吟咏细小纤柔的事物 ,特别是对女性居住环境的细致描写 ,也构成了与词类似的特征。第三 ,晚唐诗把感伤情调作为一种美自觉地加以追求 ,并配合绮艳的文采 ,构成了一种凄艳的意境美 ,影响了词  相似文献   

14.
曹氏文人群在"人的觉醒和文学的自觉代时"的社会环境中渴望表现现实的自我,追求今世生活的有效性,因而他们有着浓厚的游赏意识与频繁的游赏活动.诗文唱和以往还,创作了一些题为<公宴>、<杂诗>、<赠答>等而实为山水诗,为晋宋山水诗的写作提供了有力的铺垫.  相似文献   

15.
象征主义对诗歌“暗示”的要求 ,使新文学象征派诗人自觉追求诗歌的音乐性 :一方面 ,他们注重挖掘文学的音乐质地 ,在诗歌中使用叠字叠句、反复咏叹等技巧 ;另一方面 ,他们追求诗歌的整体韵律 ,努力使诗歌成为音乐 ,使音乐上升到诗歌本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具有浓郁仙家文化的罗浮山,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客、方士道人纷纷前往游览、隐居和修炼,并为其作赋吟诗。这些诗歌描绘了蓬莱之地罗浮山的奇峰、幽洞、烟霞及异草祥禽,赋予其以浓郁的仙家气蕴,表现了文人和修行者返归自然、心怀仙趣、追求飞升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7.
当下网络诗歌对诗歌精神的建构与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诗歌以虚拟空间里的精神自由为旨归,张扬着众生和谐的人伦理想;以多维创作中人性的共鸣为目的,真实地呈现出人际关系的复杂样态;以诗作内容上的时代现实为内蕴,具体历史地传承着当下的道德伦理状态。同时,消费至上的欲望化写作、网络技术掩藏下的“无主体”特征、虚拟空间个性极端叛逆的精神内质,集中体现了网络诗歌对诗歌精神的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18.
王统照与闻一多都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们虽然所属的文学流派不同,却是知音和挚友,共同追求诗歌创作的绘画美。然而,由于个人性格气质和审美视角与艺术情趣的不同,他们诗歌中的绘画美风格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前者侧重清新雅致,以素淡的色彩工笔细描,构制优美的意境,耐人回味;后者追求浓墨重彩,七色俱全,虽重象征笔法,但更突出的特点却是直抒胸臆。正是由于诗人们笔法的繁复多样,才造成了现代诗坛的千差万别美艳多姿。  相似文献   

19.
以宋词比诸唐诗,柳永的词和白居易的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具体表现为作品取材生活化、琐细化,叙事达情务繁务尽,艺术风格浅近轻俗等。白诗柳词这种相似性的内在成因,除了艺术上自觉的共同追求,受到相似的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外,还在于他们心灵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诗歌意象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他笔下的意象世界带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并夹杂象征主义特色。相对闻一多而言,徐志摩在诗歌音乐美的实践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把中国新诗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表象上看,徐志摩诗歌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在诗歌内部,又有一个单纯的线索,即对自由、美、爱三位一体人生理想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