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核黄素诱导番茄对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的抗性及相关防卫反应.核黄素诱导处理后,番茄对P.syringae pv.tomato的抗性增强,蛋白激酶基因Pti4,Pti5,Pti6和抗病防卫基因PR-1a,GluA,GluB,ChtA,ChtB表达量提高,水杨酸含量明显升高.蛋白激酶抑制剂K252a可以部分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取消核黄素对水杨酸的诱导作用,可减弱诱导抗病性的程度.这些结果表明,核黄素诱导的抗病性受植物细胞内多种信号传导因子控制.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抗性作物常因目的基因的过表达而造成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畸形发育.因此,转基因抗病必须解决好广谱抗性、持久抗性和消除副作用等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病原物诱导型启动子的克隆,总结了基因工程中应用病原物诱导型启动子的优点,分析了病原物诱导型启动子中与诱导抗病相关的保守系列,提出了构建人工启动子和选用npr1基因培育广谱抗病性作物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用核黄素、烟酸单独或二者组合分别诱导烟草植株,16h提取总RNA,用5种防卫基因的cDNA探针作印迹杂交.结果表明,病程相关蛋白PR-la在4种处理中均表现出转录活性增强,其中以核黄素诱导效应最好.几丁质酶(CHT)、查尔酮合成酶(CHS)及脂氧合酶(LOX)基因的表现为:受核黄素、烟酸/核黄素诱导后活性略有增强,而受烟酸、核黄素/烟酸诱导后活性下降.苯丙氨酸氨裂解酶(PAL)基因在4种处理中都不能被激活.PAGE电泳显示,PR-la和CHT积累与基因转录活性相一致;PR蛋白积累动态又与诱导抗性发生动态呈先后关系,抗病性最大期比蛋白质积累的最高期晚3天;烟草基因组DNA的随机引物扩增(RAPD)检测结果指出,除烟酸单独诱导在引物2中扩增出两种产物外,其他处理都不能诱导烟草DNA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低温诱导的植物抗冻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 ,有关植物抗冻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量研究发现低温诱导许多基因的表达 ,根据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 ,可分为编码功能蛋白基因和调节蛋白基因两大类 .作者对这两类低温反应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及在植物抗冻性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植物化学保护剂莱菔硫烷(SFN)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作用的抗肿瘤机制.方法①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观察10-100μmol/L的SFN对Caco-2增殖动力学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②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FN诱导Caco-2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lA及其同工型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UGTlA的催化活性.③扫描电镜观察SFN诱导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①30~100μmol/L的SFN对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②10~35μmol/L SFN处理组UGT1AmRNA相对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T1AmRNA表达量与SFN的剂量呈正相关(r=0.79,P<0.01);25μmol/L SFN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UGT1A1(P=0.006)、UGT1A8(P=0.017)、UGT1A10(P=0.008)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30μmol/L SFN作用于Caco-2细胞24h,随着浓度的增加,UGT1A蛋白带的灰度值比值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0.05;在SFN处理组对杂环胺N-OH-PhIP的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明显增高.③扫描电镜观察,25μmol/L处理组无明显改变,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处理组发生明显的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典型者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随着SFN浓度增高,凋亡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植物化学保护剂莱菔硫烷对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租时间依赖效应;②小剂量的莱菔硫烷能诱导UGT1A及其同工型UGT1A1、1A8、1A10mRNA表达,UGT1A蛋白表达增加,对杂环胺的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增强;③大剂量的莱菔硫烷诱导结肠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以烟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利用叶盘法,将含生长素应答基因(auxin response factor,ARF)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携带双元质粒载体(pBin438)介导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诱导烟草叶片不定芽的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8 mg.L-16-BA+0.05mg.L-1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0.02 mg.L-1IBA+0.02 mg.L-1NAA,分化率、生根率分别为96.9%、96.7%;将预培养3 d的外植体与农杆菌菌液浸染3~5 min后,共培养2~3 d,然后转化到含Km75 mg.L-1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分化筛选,再转入Km为75 mg.L-1、100 mg.L-1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筛选,生根率为66.1%;与对照相比,转基因烟草在形态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叶片颜色变深绿,叶片增厚,主叶脉变粗壮等.PCR扩增,获得40株阳性转基因苗,证明ARF基因已导入烟草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GRGDSP/7E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酶谱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MP-2,MMP-9活性和mRNA表达。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后,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静息期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及interleukin-1β(IL-1β),共同培养60min后,洗去血小板,内皮细胞继续培养6h。上清液及细胞分别用于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以及RT-PCR分析mRNA表达。结果内皮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酶谱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活化的血小板轻微诱导MMP-2和MMP-9分泌,而活化状态的血小板能显著诱导这二者的分泌,与IL-1β的作用相当;而且还可以见到62kDaMMP-2活化形式。加入阻断剂GRGDSP以及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7E3)作用后检测发现,MMP-2和MMP-9分泌减少。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的内皮细胞表面表达uPAR和MT1-MMP以及上清液中MMP-2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而静息状态的血小板作用不显著。加入GRGDSP或7E3后,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①活化状态的血小板与IL-1β的作用相当,能显著诱导MMP-2和MMP-9分泌;能明显增高内皮细胞(EC)-uPAR和MT1-MMP及上清液中MMP-2mRNA的表达;②GPⅡb/Ⅲa阻断剂可能抑制血小板在不稳定斑块部位聚集、粘附等一系列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HpaG_(Xooc)及其功能片段对绿茶产量和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稻细条斑病菌HpaGXooc的1—94位氨基酸序列分离,得到片段HpaG1—94.与HpaGXooc相比,HpaG1—94促进作物生长的活性显著提高.在茶园施用HpaGXooc和HpaG1—94后,不仅能促进绿茶新叶生长,提高茶叶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叶片中儿茶酚的含量,改善绿茶生化品质.与对照相比,HpaGXooc和HpaG1—94处理的小区茶叶产量分别提高37.3%和50.5%,叶片儿茶酚含量提高64.5%和72.7%.可见,HpaGXooc,尤其是功能片段HpaG1—94,在绿茶无公害生产中可望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半夏茎腐病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病菌孢子,研究对半夏种子萌发和对大田种植半夏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研究茎腐病原菌对半夏生理机理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病菌孢子对半夏种子吸胀过程中相对吸水量的增加有抑制作用,随着孢子浓度的提高,半夏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都表现出抑制;病菌感染初期能够刺激叶绿素的形成,后期则抑制叶绿素形成.生物测定结果大多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方法从含有软体海龟编码核黄素结合蛋白(riboflavin binding protein,RfBP)基因的质粒中克隆出RfBP基因,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重组并研究了表达条件,聚丙烯酰胺凝胶(SDS)电泳表明,蛋白质的大小为35 kD,以BL21(DE3)pLysS作宿主菌,1 mmol/LIPTG(isopropyl-l-thio-β-D-galactoside)诱导4h,融合蛋白His-tag-RfBP表达量达到最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核黄素受体蛋白调节植物的核黄素含量及生长发育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重伤以下无过当规则”,仅当防卫行为造成重伤、死亡结果时,方有可能构成防卫过当。此规则虽可给正当防卫权松绑,却无充分理据。其一,“重伤以下无过当规则”的基础,即“重大损害=重大人身损害”之解释无法成立。其二,“重伤以下无过当规则”和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相割裂,其无法从相关论者所认同的“二元论”“主观权利说”和“不法侵害人丧失法益需保护性说”中推导出来。其三,“重伤以下无过当规则”在刑事政策上会导致私人暴力滥用等负面效果。鉴于以上问题,应重新解释“重大损害”要件:就其范围而言,防卫行为所引起的任何个人法益损害都属“重大损害”中的“损害”;就其程度而言,防卫行为所引起的损害若为刑法所禁止,便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2.
原不当侵害人对不当防卫能否进行逆防卫,理论上存在赞成与反对两种观点。当面临生命或重大健康安全时人会本能地反击,这是人性的表面,国外立法和我国正当防卫制度都没有否定原不法侵害人的逆防卫权。着眼于加害与被害的关系,否定逆防卫人的逆防卫权有脱离现实之嫌。但逆防卫毕竟是一种特殊的防卫,如果按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要求逆防卫人,不利于原防卫人权利的保护,因而还必须为其设置一些特殊的限制条件。从逆防卫的特殊性出发,除满足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外,逆防卫的成立还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不当防卫必须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二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当防卫非常紧迫;三是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不允许进行逆防卫;四是逆防卫人必须履行躲避义务。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各界对正当防卫和防卫限度问题正在开展新一轮反思。针对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防卫行为,学界的称谓千差万别,主要有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无过当之防卫、预防性正当防卫等。从语言逻辑关系和刑法条文规范表达的角度看,“特殊防卫”的称谓更符合第3款关于防卫限度的特殊规定。第3款内容在实质侧面受正当防卫认识、防卫限度要件的约制,在形式侧面符合规范用语的体系表达,不是第1、2款内容的拟制性规定,而是提示性规定。防卫的权利性质受权威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国家范式的影响。在我国弱的权威主义和法律家长主义的影响下,特殊防卫带有明显的义务性质,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论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是正当防卫中的一个特殊问题 ,有四大特征 ,五种类型。在不具备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多种非正当防卫行为中 ,哪些属于假想防卫行为 ,对此 ,我国刑法理论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假想防卫只能构成过失犯罪 ,或属于意外事件而不负刑事责任 ,而不能成立故意犯罪。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有关正当防卫的著述颇多 ,但正当防卫中侵害行为范围这一关乎正当防卫是否成立的问题却被忽视。本文就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内涵、一般防卫和特别防卫侵害行为的不同范围以及特别防卫侵害行为的判断主体和时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国防R&D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理论需要结合技术演化理论,明晰国防部门在技术演化进程中的作用特点。技术发展史分析表明,历史上引致重大技术变革的通用目的技术(GPT)的发明,通常源自国防部门的研发努力,而随着技术演化进程由起步期逐渐迈入成熟期,国防和民用部门中同一GPT的技术轨道将由于部门间技术需求的差异而呈现出先趋同后分化的特征。据此,在GPT增长框架中正式建模分析国防R&D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及主要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证明,"军民并举"的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在长期中能够实现最优的经济增长绩效。在中国逐步接近国际技术前沿的背景下,继续加大国防研发支出,完善军民科技融合体制机制,将成为中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建立拥有自主武器装备生产能力的完整国防经济体系是大国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本战略目标 之一。由于国防部门的非生产性,大国需要寻求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两部门"结合的最优 模式。从世界大国的长期实践经验看,"军民两用"战略无疑是大国实现经济资源有效配置 的最优模式。在大国之间的竞争中,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应从大国战略构架"军民结 合,寓军于民"的国家经济、科技创新体系,以军品采购改革为基础,通过国防经济组织再 造、国防军工转型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石和关键环节,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基于军民融合的视角,成立区域性学校国防教育协会,通过整合本区域中具有良好社会责任且热心、热爱国防公益事业的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国防教育;遴选教育投资公司或者素质拓展公司,积极鼓励、引导其成为国防公益企业组织参与学校国防教育;动员和组织有关社会力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编组单位参与学校国防教育;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具体专业课程教育之中,形成全课程、多领域的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新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创新等,这些都是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国防教育的路径选择。要按照管理严格、开放有序、可控可用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19.
现有技术抗辩是指,被控侵权人针对专利权人的侵权指控,可以提出自己使用的技术是现有技术,以对抗权利人的侵权指控进而主张不侵犯权利人专利权的行为。它采用的是权利障碍抗辩模式,依据这种模式,《专利法》第62条应修改为: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该实施行为不侵犯专利权。在实践操作中,应该先将被控侵权技术与涉案专利技术对比,然后将其与现有技术对比。  相似文献   

20.
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为保护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利益 ,鼓励交易 ,减少经济损失 ,保障交易安全而设置的一种相类似的法律制度。文章分析了我国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这两种制度的内涵、外延、相互间的区别以及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