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从个人主义的概念、个人主义在美国的变迁、个人主义在美国英语中的体现及其在美国生活中的体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全面了解个人主义与美国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美国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周兵 《中华魂》2017,(1):18-22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实力,大肆推行文化霸权,进行文化扩张,成为新时期美国称霸的一个重要特征。好莱坞电影产业作为美国文化霸权的主要标志和重要载体,不但是美国经济中的支柱,同时还担负着文化扩张、对外输出美国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好莱坞电影已经逐渐构筑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话语权,而植入其中的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则有形无形地影响、渗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高科技等各个领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对后殖民时代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生存问题,是美国少数民族裔作家们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莫里森小说中展现出的非裔美国黑人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熔炉中坚守黑人文化传统的意义,以及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的黑人文化的觉醒,并最终寻找到在跨民族思维下少数族裔文化生存的策略,充分展示了美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汉语螺旋型思维模式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定的语言社团有特定的文化思维模式,在语言学界已经有了共识。汉语思维模式呈现出暗示、含蓄、喻理、铺陈等修辞特征,偏重于"螺旋型"。本文认为汉文化的思维模式与汉民族文化本原相关;并从汉民族传统哲学、传统修辞和人际关系等视角,分析了汉语思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揭示了汉语思维模式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校的多元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兴起的背景、教学主张、教学形式及内容等 ,认为这种教育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消除种族歧视、促进美国各民族之间的沟通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文化作为人类知识、信仰、伦理、法律、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言谈、生活及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决定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分析探讨合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正确看待文化价值和行为期盼在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协调中国与美国经济文化,将对那些不视合资文化差别为负担而将其视为企业中文化协调的源泉并加以利用的企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美国清教文化为个案,采用语境理论对美国文化进行了分析,试图论证语境理论对文化思想的影响并说明利用该理论在解释美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是语境理论在论证文化这样具体事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文化对比中的具体表现,认为思维推进了文化,文化体现了思维,思维方式的差异实质上是文化差异的体现;提出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在于加速中西文化的整合,以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文化,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种文化的障碍需要克服。文化障碍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体现为词汇中所构筑的物的世界、分类世界或具体概念世界,其他如语音及其变化规律、构词法、语序、语法规则、书写符号等等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或民族气质以及语言风俗等,也经常会成为很难跨越的障碍。成人因为已经在母语中获得了一种思维模式,已经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所以往往认为自己母语中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就是天经地义、唯一正确、最为合理的,而认为其他文化或思维模式难以接受,导致第二语言学习效率的低下。可见,清除文化障碍,主要是一个认识纠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菲利普·罗斯在其创作中体现了犹太人在美国社会的疏离感."外人"感、反犹、社会动荡等都会导致犹太人与美国主流社会的疏离;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在犹太人中的欣然接受与泛滥,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疏离感;美国梦的破灭集中体现了犹太人的价值疏离感;带有欺骗性的美国式爱国主义、连绵不断的对外侵略战争、政治正确性以及麦卡锡式的政治恐怖等导致了犹太人的政治疏离感.罗斯创作中的疏离感既源于犹太人在美国遭受疏离的历史事实,也源于其犹太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与热情.  相似文献   

11.
论《红字》中异质文化的独特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霍桑的一部代表作,语言含蓄优美,寓意错综复杂,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其间既有体现时代精神的反清教主义思想,又有传统宗教文化蕴含的清教主义思想,《红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融合两种异质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表达了作者改造现实的一种理想,显示了美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世界一些地方频繁爆发的民族冲突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这种现象,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文化差异是导致冲突的最根本的原因,且文明间的冲突将左右未来的全球政治。实际上,考察世界历史上冲突,不管其是以何种方式发生、存在,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不同文明间的习惯、传统因素,更有超乎其上的国家利益因素。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不同文明间的融合正在日渐加深。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略计划项目初探(1951-196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美国实施对日军事占领时起,美国对日政策中就包含有利用心理战术引导日本亲西方化的成分.随着冷战形势深化,杜鲁门政府的全球心理战略逐渐成型,并于1953年确立了第一个"对日心理战略计划项目".根据此项计划,美国在日本实施了种种隐蔽的、以抵消共产主义影响为目的的心理宣传计划,充分暴露出美国政府为实现目的不惜使用文化渗透、心理干预等阴暗手段的政策实质.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文化中心是美国近年在中国高等院校开展的文化外交工程,其传播美国文化思想的目的反映美国文化扩张传统,是在“宗教使命感”驱动下,由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在中国的延伸,并得到相对成熟的美国文化外交机制保障.比较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和文化外交机制,中国孔子学院在开展汉语语言教学同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思想的介绍,并在机制上给予保障,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华援助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日本疯狂轰炸中国的文化机构,大量珍贵的图书资料在战乱中被毁。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中国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援助,使战时中国得到了宝贵的书籍。虽其行为要受到美国国务院的制约,但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中美文化交流的目的,同时也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美籍华裔女作家严歌苓与美籍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都是当今风靡美国文坛的女作家。文章分别以严歌苓的《少女小渔》与拉希莉的《疾病解说者》为本,立足在拉康的镜像理论基础上透视这两部小说中小渔与达斯太太这两位女性在依赖东西方"他者"的文化认同过程中出现的异同。并由此镜像变化的异同透视出严歌苓与拉希莉在跨文化的书写中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7.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价值取向,揭示了个体与群体在利益分配和目标取舍层面上的文化心理倾向。研究以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为对比基础,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为讨论对象,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展开。研究表明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中,基于利益选择优先性的差异而形成的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思维方式,面子,社会人情关系,隐私观念、责任意识和成功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可以描述为"好大喜小,内实外虚"。美国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崇尚个人奋斗,尊重个体的权利,提倡个人对个人的社会关系等。本研究指出中美不同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的太极式思维和美国线形思维模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存在于东西方文化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挖掘和认可差异,减少文化中心主义对交际的消极影响,倡导具有全球普世价值意义的价值,减少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华裔美国文学主要关注华裔的生活和境况、身份属性的建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等,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描述不太明显。随着生态批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思想。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描绘了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在中国和美国的生存状态、中美文化差异等问题,同时还独辟蹊径地彰显了其生态意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谭恩美的作品突显了其东方生态和谐思想,通过精神生态下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书写,文化生态下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书写强调了作家精神、文化和社会和谐的生态观。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发展趋势下,人类在多元文化交流共存的基础上,必然能融合出一种人类精神发展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19.
美国梦贯穿于美国两百多年文学史的文学主题,探究美国梦的历史文化渊源,却不得不提到它与文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初是美国社会思想观念极具转折时期,美国梦在沿着这一主调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充实了时代内容。美国文学里的美国梦是在这种肯定与否定,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张力中,不断发展并波及深远的。美国梦与文学的关系确实无法割裂,美国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在美国梦的背景下创造着梦的形象,抒写着梦的主题。就20世纪初美国长篇小说中美国梦的文学表现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美国的建国史,表明美国梦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建构历程。美国梦承诺人人都具有均等的机会获得成功,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美国梦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实际上是基于其蕴含的个人自由、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等传统价值观。但是,由于美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及美国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表明了美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诸如对财富的过度追逐和过度推崇个人主义等问题,美国梦所蕴含的传统价值观正逐渐走向式微。历史与现实表明,要改变这种状况,美国梦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并对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加以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