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在新时代也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相应的,应该从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定义、基础定位,精深观照、跟进、概括新时代实践发展的重大变化和重大进展,及时反映、深度反思和积极增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三重维度,审视、反思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发展进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并不断得以传承和发扬,积累了注重把握理论武装青年实践的鲜明时代性、重视探索理论武装青年形式方法的多样性和自觉遵循党管青年的重要原则性等宝贵经验。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要从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能力、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形式和载体、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成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新时代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把握和阐明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主要有三大密切联系的分析理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谱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谱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文化谱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文化谱系为主线,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整合以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整合,强化和更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我认同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生动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新视野、新气象、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哲学方法论的科学凝练和本质凸显是思想理论不断走向体系化、成熟定型的重要标志.当前学界主要从重要地位与现实意义、理论底蕴与实践基础、丰富内涵与科学体系、基本特征等方面,初步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研究图景,但在研究的学理性、思想性、创新性方面有待突破.为进一步推进这一研究,应在深入探究方法论之于理论体系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专门系统研究,全面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化。2013年11月召开的“毛泽东遗产:思想·制度·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无疑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与会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毛泽东与现当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迁”、“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价值”、“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及制度的关系”、“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毛泽东研究:史料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研读,体现了当今国际学术界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有巨大影响力,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伟大征程,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实践叙事框架。进一步廓清毛泽东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与意义,建构毛泽东思想在当代历史语境中的“出场”方式,有助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新格局、新气象、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传统“人物研究”尽管有助于深化对毛泽东生平轨迹与思想肖像的勾勒,但是单纯停留于现象层面的叙事和逻辑与理论视域的相对封闭性,很难进一步拓展毛泽东研究的理论视野与研究宽度。“问题研究”范式的“问题式”转换、开放性特征与现实关联性趋向,则较之于“人物研究”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论优势。因而,从“人物研究”向“问题研究”的研究视域的转换构成了当前深化毛泽东研究的一个新视点。当然,推进毛泽东研究由“人物研究”向“问题研究”的转换,必须要确立“问题研究”运行的基本规范,以期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加以深入推进。一方面“问题研究”需要以“人物研究”为前提,以“认知性研究”为依托,否则有可能陷入“扩张式”阅读或“象征性”解读的理论误区;另一方面科学鉴别毛泽东研究的“真问题”与“伪问题”是推进“问题研究”范式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第一个历史决议为赢得革命胜利总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的正确革命道路;第二个历史决议为奠定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第三个历史决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了历史主动,构建了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的“出场”方式。三个历史决议不断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从学理上看,这一创新至少体现在对理论主题、主线的准确把握,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对核心要义、基本方略的科学概括,以及一系列新的概念范畴的相继提出等方面。从学理层面深入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所在,有助于深化对这一新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的认识,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从早年知识启蒙和世界观型塑的时期,到长沙求学思想转变和各种主义选择的时期,最后是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并实践积累的时期,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反思的自发性,发展为冷静思考的自发性,最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自觉性。基于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历史考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视角,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具体展开,最终理清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历史和逻辑。这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以及具体文化建设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