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勰的审美亮色主要集中在《文心雕龙》一书当中。择其大要,可以归纳为集锦美、普泛美和造化美三个大类。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品格主要集中在仕心美、文心美和道心美三个方面。刘勰礼佛、护法、出家,是其审美活动的重大表征。此类审美活动用智度来表述,更为恰切。智度是大乘佛学用语,为三世纪时印度龙树所创,意为“以大智慧到彼岸”。对刘勰而言,“以大智慧到彼岸”是其审美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张海明同志撰文指出,刘勰论文“受玄学本体论影响”,这是值得商椎的。从刘勰对玄学的态度,《文心雕龙》的体例结构,《原道篇》的具体内涵,刘勰是否属“缘情”派,刘勰对“才性”问题的认识等方面来看,刘勰论文根本不曾受到玄学本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对玄学本体论提出批评 ,肯定佛教“般若绝境” ,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刘勰思想是“以佛统儒”。其实刘勰所否定的是将“无”或“有”绝对化 ,并未全盘否定玄学本体论 ,王弼本体论则为《文心雕龙》所本。刘勰从本体论角度肯定“般若绝境” ,认为般若学与王弼本体论相同 ,立论允当 ,能“诣正理”。因此 ,“以佛统儒”说是误解其所据的结果 ,与刘勰思想实际不合。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因明学。当时因明学翻译著作的情况,刘勰本人的特殊经历,以及《文心雕龙》的结构上的特点,可以说明这一点。正由于受因明学的影响,使《文心雕龙》“体大思精”,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理论巨著。然而,《文心雕龙》受因明学的影响,仅在于它的结构安排上,因为《文心雕龙》毕竟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5.
汉代的诗学,基本上是《诗经》学,而《毛诗序》就是汉代《诗》学的纲领与津梁。“温柔敦厚”的“《诗》教”与《毛诗序》融合以后,“四始”、“六义”,“美刺”、“比兴”,“风雅正变”,“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等重要的诗学范畴,形成了汉代《诗》学的体系,并对汉以后的诗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心雕龙》与汉代《诗》学有极深的渊源关系。刘勰的诗乐观与《乐记》和《汉书·礼乐志》的关系紧密。受《毛诗序》的影响,刘勰弘扬了“四始”、“六义”。在美刺比兴方面,刘勰发展了《毛诗序》及汉儒各家对比兴的解释。另外,《文心雕龙》还继承和发展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相似文献   

6.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巨著,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日本东海大学高木正一把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誉为“六朝文学评论的双壁”(《钟嵘诗品》日文版)。近年来,日本明治书院户田浩晓对刘勰的传记及其文学论的基调均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分上下两册对《文心雕龙》作了译注。至于国内历代学者对《文心雕龙》的赞誉与研究,则更是屡见不鲜。但由于史无明文,加之史料匮乏,对刘勰的生卒年及《文心雕龙》的成书时间,向无定论。清纪昀认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不同意文学批评史家们否定《文心雕龙》受玄学影响的意见,认为魏晋玄学发挥了“三玄”中的辩证思想,在方法论上给《文心雕龙》以重要影响。这突出表现在《文心雕龙》“以道为本”理论构架的形成和“自然之趣”艺术观的形成上,也表现在它的对立统一观念、运动变化观念的形成上,同时,玄学“言意之辨”对它的理论方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魏晋玄学是《文心雕龙》艺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本文还从齐梁时代文学与批评的发展以及学术思想的状况论证了刘勰接受玄学影响的主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文心雕龙》的拟人化文学结构观里有“辞采为肌肤”一语。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刘勰是把作为“肌肤”的“辞采”置于作为“神明”的“情志”之下,并反对华丽文辞对情感表达的妨害。但通过对六朝人物绘画中传达神韵、摹写形象等理论的分析会发现:受古代有机生命化哲学思维的影响,并基于六朝特殊的美学意识,六朝文学艺术领域里普遍存在既强调情感蕴藉,又重视形式美感,并借助形式来表现作品情感蕴藉的倾向。受此影响,《文心雕龙》中的“辞采为肌肤”既表明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存在基础,又体现了文辞独立的审美价值,且认为文辞对思想情感有积极的表现作用。只有充分重视《文心雕龙》中语言形式观的复杂内涵,才能对刘勰有机生命化的文学结构观有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9.
刘勰的《文心雕龙》涉及到许多重要文学审美范畴的论述,本文仅选择其中三对加以分析,借以把握刘勰庞大体系的内在线索和倾向。文学本质论:“道”与“文”《文心雕龙》的开篇之作是《原道》,它一般被人们看成是刘勰整个文论思想的理论基石;而他对文学本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的《养气》篇,属创作论。在这里,刘勰通过对创作活动的研究,提出了“养气说”。这是第一次将“养气说”从哲学领域引进文学理论领域。 刘勰的“养气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全面地研究《文心雕龙》,当然首先要认真研究《养气》篇;而研究《养气》篇,首先应当注意这段话:  相似文献   

11.
论凉山彝族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家支外部文化过去已有不少论著涉及,而家支内部文化则很少论及,就凉山彝族血缘关系家支和部落联盟关系 家支以及姓氏与家支关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是理学的虔诚信仰者和笃实践履者,一生勤治理学.其对理学的贡献不在学理而在实用.本文重在探讨曾国藩理学思想中的"心"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分析心与理、气、性、物、境、欲等的关系,从哲学层面揭示曾国藩理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而这也是前人较少涉猎之处.  相似文献   

13.
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公道的研究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企业的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公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心、公开、公正、公平四个紧密相联的方面。公心是公道的思想基础,是公道的“初始境况”;公开是公道的先决条件,为企业内部公道的展示提供自由的空间;公正是公道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企业内部公道所要求的人人平等;公平是公道的最终目的。文章正是基于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打造公道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论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分为主观感受型生活质量和客观条件型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概念中人口是生活质量的承担者,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人口的素质与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口素质主要体现为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从各方面影响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老子道德观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是把道与德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用于阐发宇宙的本质 ,并讲述它们之间辩证关系的第一人 ,他从宇宙的本质的哲学高度论及道与德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说明了德非道、德不离道、德是道之功、物之性和道之反的思想 ,为人们深刻地理解道德观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品牌战略与企业文化力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战的帷幕已徐徐拉开,品牌战的背后实际就是企业间的文化战,企业文化力的开发已成为品牌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试论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群众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现实的课题是防止党脱离人民群众和弱化群众基础。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常情况下,将学习划分为分析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两类,两者都属于自主学习的不同方式,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不可能是绝对被动的,同时探索的过程也是离不开分析的。因此,本文重新对学习进行划分,将学习划分为基于析义的学习与基于析疑的学习,并建构了新学习分类的框架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各类学习过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现行立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不一致表现出有三大类案件不能纳入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导致部分行政权不能得到有效的司法监督。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立法技术上的缺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的行政权的膨胀。然而依法治国方略意味着控权制度和权力制衡原则被遵守,所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就应当一方面保障行政复议制度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监督权力,实现保障公民权利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针对现实社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两者虽然存在某些区别,但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同或相通之处促进了儒、道两家相互吸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