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言”“二拍”中的徽商生活与徽商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建设 《南都学坛》2003,23(6):70-74
“三言”“二拍”着力刻画市井百态,商人生活是冯梦龙和凌(氵蒙)初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们反复渲染经商不易,明确表达了两位作家对于商贾生活的理解和对商人命运的深切同情。其中所描写的商人,尽管全国各地都有,但要角无疑是徽商,5部短篇小说集画出了他们的各种形象。这一个个艺术形象,映衬出一幅明代商人、尤其是徽商生活的多彩画面,这幅画面是对正史的重要补充。商人是人,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现实中人,所以“三言”“二拍”中的徽商形象,正反两方面角色都有,但正面人物明显居于多数,徽商中不乏正人君子,对于研究冯梦龙和凌(氵蒙)初的思想,这一点需要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在明清之际,苏州和徽州地区的商人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冯梦龙和凌濛初在“三言”、“二拍”中用通俗小说的形式对此给予形象的描述和细致的刻画。这两大商人集团既有重商致富的传统思想观念、艰辛坎坷的经商历程、独具特色的经商技巧等共同点,也有各自不同的经商背景、经商途径及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商海大潮中搏击风浪,演绎着许多动人心魄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3.
明清以来,山西商人遍及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号称“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其中,与蒙古、俄罗斯通商的商行——通事行,最有特色,他们与狗结下了不解之缘。“通事”,是古代对翻译人员的称呼,到蒙古经商要会说蒙古语,到俄罗斯经商要会说俄语,人们就把会说蒙古语、俄语的商  相似文献   

4.
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思想驱使下,以10多万元“补偿金”为条件,雇佣一名女大学生“借腹生子”。谁想到,女大学生生下了一个脑瘫患儿……。  相似文献   

5.
冯梦龙和凌初在“三言”、“二拍”中用通俗小说的形式对苏州商人进行了文学呈现,从中让我们感知晚明时代苏州商业的繁盛和经商之风的浓郁,也让我们对小说中的苏州商人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他们有的坚定果敢、勇于闯荡、甘冒风险;有的诚实守信、重义轻利、注重商业信誉;有的谙熟经商之道、买贱卖贵、眼光独到;有的勤奋努力、吃苦耐劳、服务周到。他们形象各异,生动鲜明,姿态万千。  相似文献   

6.
幕藩体制对商人的限制和为商人提供的条件、对商人的依赖,都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都市商人寄生于幕藩体制,掏尽了统治者钱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使之债台高筑,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统治阶级,颠倒了社会阶级关系。农村商人以农民的商品经济为依托,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和新生产关系的产生。政治统治者创造的经商条件和对商人的依赖,使商人动摇了幕藩体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阶级基础,成了幕藩体制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7.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最多写到商业、商人及市民文化的短篇小说集,因而研究作品中所显示的当时民众及作者的钱财观,对给作者的思想观念进行定位很有意义。本文根据“三言”“二拍”中的大量相关故事,梳理了故事本身及作者在钱财方面的五方面的观点,并由此认为,作者对当时普通民众生活有较深入的了解,但他仍是个传统文人。  相似文献   

8.
[模拟试题] “金”,本是指一种可以用作货币的贵重金属,但是,生活中也常常被人比作珍贵、尊贵的东西。于是,有农民说“勤劳是金”,有工人说“协作是金”,有科技工作说“创新是金”,有经商说“诚信是金”,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的“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有时都可译成汉语的“应该”、“应当”、“理应”等旭在日语表达中三者并不相同。以“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各自的使用特征及它们的使用区别为中心,结合汉语的“应该”、“应当”等进行对比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三言"与"二拍"中都描写了大量的商人形象,但两者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三言"中的商人重情重义而"二拍"中的商人重利。这和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观念的转变有关,更与编撰者的创作意图有关。冯梦龙注重小说的教化功能,所以用作品中的人物劝戒商人重情重义;而凌濛初书商的身份决定了牟利是他的终极目标,自然要迎合读者的欣赏趣味。  相似文献   

11.
"定海商人"是宁波商人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此前从未有人将宁波所属几邑的商人分门别类地考察研究,但是由于自然、人文的原因,"定海商人"确乎自成一体,别具特色。上海是宁波商帮,也是"定海商人"活动的重镇,因此本文从发展历程、经营范围、人文特性等几个方面,探讨近代旅沪定海商人与宁波商帮的各种从属关系,阐述定海商人在近代上海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业绩和作用,同时指出因其"归属"问题,有被日趋"边缘化"之势,因此亟须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重商主义和天津商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商主义在晚清时期得到较大发展,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表现为尊商意识的确立、清政府工商政策的变化以及商人地位的显著提高等。天津商人的构成决定天津商人合群意识弱、市民意识浓、近代意识不足等特点的形成。针对这些,天津商会的重商实践集中在联络商情、剔除内弊、开启商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论胡商形象出现于唐人小说的商业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商作为崭新的文学形象最早见之于唐人小说,与唐代商业的各个层面紧密相关。唐朝国内经济繁荣、市场稳定,激发了胡商来华的热望;唐政府对外开放的商贸政策和积极招商的措施,使胡商来华经营的各种条件得以具备;而当时的商业观念,又主导了小说家们对胡商形象的具体描绘。  相似文献   

14.
徽商和晋商是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两大商帮。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从传统文化分析的角度,考察明清时期中国的徽商与晋商。研究发现,不仅其兴衰轨迹极其相似,而且商帮性质别无二致,二者经营机制各具特色,价值取向迥然有异,其中最大区别是两者在文化渊源上折射出"徽商重儒,晋商尚武"。  相似文献   

15.
商人阶层的出现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的复兴 ,商人阶层树立了与当时社会相对的价值观。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自给自足 ,商人却以钱财为本 ;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等级观念 ,商人在追求钱财和从事经营的道路上 ,最看重的却是自由 ;庄园制所崇尚的是各自封闭 ,而商人阶层经营却以交往和联系为特征。随着商业活动的开展 ,商人所崇尚的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也随之发展起来 ,成为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因此 ,商人阶层的形成不只是一种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晋商鼎盛长达5个多世纪与晋商重视商业教育有很大的关联.晋商在经商之余,除重视对子弟商业伦理道德的培养外,还注重对子弟商业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从而为他们很快进入这一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现象加以总结和研究,以期为现代商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明清两代,商业得到空前发展,描写这种大背景下的商人和商业行为的作品增多。明清小说中的许多作品展示了我国古代商人特有的经商之道,其中所体现出的“诚信是为商之德”、“勤俭是经商之本”、“进取是经商之道”等进步的商业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商人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的商人立法应选择制定《商事通则》,规范基本商事法律关系的立法模式。传统商法及其理论对我国商人立法的借鉴存在局限性,难以解决商人在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我国的商人立法应以商事权利能力和经营能力为核心要素构造商人概念。我国目前法律中的商人范围亦存在诸多缺陷。实现商人的独立性,保证商人体系的开放性与商人的平等性,乃我国商人立法任务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甬商与徽商和晋商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甬商与徽商和晋商,三者之间在生存环境、经营原则和商帮网络方面基本相似;也有三点相异之处,即对于皇室官府、新兴行业和从商职业的态度不同,这是宁波帮所以能在清末民初后来居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二拍"中的商贾小说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给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表现了许多突破传统的新观念;表现了商品交换的繁荣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表现了商品交换催发的人性中的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形象地总结了商人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经商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