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国学术期刊的评价对象严格界定为"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突出评价管理导向与情报服务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在国内外期刊评价中首次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自主研发"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且评价结果采用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详细说明了学术期刊刊源的选择与分析,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等评价过程.分析了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情况、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及地区分布等状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有关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术期刊的分级,致使期刊出现了层级分化,它一方面对规范学术期刊正确办刊方向、促进优秀期刊的脱颖而出,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期刊分级也犹如双刃剑,它对那些未被纳入核心类的期刊则产生了抑制作用,甚至还部分地制约了一般学术期刊的良性发展,致使其办刊面临的困难更大,挑战更多。两极分化后的学术期刊,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说,其运行的基本情况将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要想真正地使学术期刊,尤其是一般期刊要突破分级制带来的限制,一方面亟需改进和完善有关学术期刊的评价体制,另一方面需要使学术期刊真正地回归学术的根本点上,把学术期刊打造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作为一般学术期刊,要破解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所带来的困窘,一要倚重学界那些已经累积起了盛名的名人,二要致力于发掘和培育学术新人,由此使学术期刊依托这些学者,支撑起期刊发展的广阔天空。  相似文献   

3.
浅谈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学术期刊的评价研究是期刊编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期刊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学术期刊评价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相关人士的普遍关注。评价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期刊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并把期刊评价活动科学化、制度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学术期刊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应强化参考文献在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参考文献的数量、外文比例、学术期刊比例、引文时间方面,论述了参考文献与期刊学术期刊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别期刊之间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将参考文献列入期刊学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近年在国内开展的法学期刊质量评价的实例证明了这一观点。原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和《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考虑到了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一些特点,比以往的评价设计有很大进步,但在评价目的、主体、客体、方法、标准及指标、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根据文科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特点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国内外期刊界、学术界、科研管理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应用学术"全评价"体系或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立足于学术期刊的注册、存档、评价、策划、传播等核心功能,构建出定量定性指标融合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取代以文献计量指标为主的原有指标体系,将反"四唯""五唯""SCI至上"落到实处,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宏观评价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各类别期刊的宏观评价体系,以占我国学术期刊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高校学报认可和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政府主导的学术期刊评价,行业人员对高校学报的评价,及国际知名检索期刊对高校学报的隐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学报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学报评价的改进建议,最后,以其国际影响力、国内影响力及行业人员对它内在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为一级评价指标,建立了适合高校学报宏观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闻出版总署自制定《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到下发《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从评价制度层面基本完成了报纸期刊质量评估体系的打造。这个评估体系的要义就是,以量化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各类报纸期刊在统一的尺度或框架下进行打分,并仅凭加总后得分的多少直接判定被评价报纸期刊的优劣。纯量化和通适性遂成为该评估体系的两个最鲜明的特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评价的研究已清楚地表明,单纯的量化评价有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因此,纯量化评价体系不可能完成对所有类别报纸期刊的质量评价,而通适性的量化评价框架也不可能成为所有报纸期刊评价的依据。对属于复杂评价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来说,以通适性指标为依据的单纯量化评价更是行不通的。如果将此评估体系用于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那么,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结论诸方面明显存在的重大问题将会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该评估体系与正在进行之中的报刊体制改革大方向并不合拍,这种不合拍现象的背后有着独特的原因。所有这些都应该引起有关管理部门、学术界及学术期刊界的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期刊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文献计量学被应用于期刊评价中来,又衍生出众多指标各异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进一步促使期刊评价活动日趋科学化、制度化。但是期刊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依然制约着期刊评价的科学性、稳定性。随着学术期刊的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期刊的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也要随之整合。应尽量提供科学的证据,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保证期刊评价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是知识生产的一个特殊部门,它不仅是学者发表成果和学术交流的载体,更承担着学术评价的功能与责任。期刊评价是学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术评价伦理化、合理化的路径之一。学术期刊的社会和公共属性决定了期刊评价具有深刻的政治性、行政性、社会性和情感性。期刊评价中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法是质化和量化研究在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文献计量法的影响因子类评价和同行评议的定性评价。文献计量法重视对期刊影响因子类数据的采集和等级排序,而同行评议法则侧重发挥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作用。但是,科学计量法下的同行评议主要采用专家问卷打分法,这是一种定量化和技术化的路线,而非定性评价。期刊定性评价法需理解期刊的学术性和社会性,研究期刊评价中的学科文化和评价文化对评价活动的影响。评价要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理解同行评议过程,对期刊评价的学术社会场域进行质化研究。通过同行评议的质化研究,评价者可以拓展同行评议法的深度和广度,建构学术期刊的定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依据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揭示了中国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并从人均期刊数和论文产出率两个角度对各个学科的期刊进行横向比较与评价,对部分学科还进行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论文生产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术期刊存在着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评价对科技管理部门、文献信息机构、期刊编辑和科技工作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现状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整刊、忽略论文评价,评价体系各自为政、互不相容。应建立社会科学期刊和自然科学期刊分标准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统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评奖是学术期刊评价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学术期刊评奖中,高校较为正规、典型,值得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学术期刊评奖,对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评奖的质量标准与制度设计上基本沿用了1996年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社科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尚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为突出学术期刊的特点,拟将原质量标准中的“业务标准”改为“学术标准”,其评价指标包括期刊被引率、论文摘转率、论文获奖率以及写作质量和尊重知识产权5项.其次,应将编辑标准与出版标准合并为编辑出版标准.再次,在原“业务标准”下之“社会影响”指标的基础上,增补期刊获奖、高影响力论文率、社会信誉度和读者认可度等项,增设期刊影响力标准.第四,为方便同行专家定性评价,增加同行专家定性评价参考指标.第五,为实现量化评价的科学、合理,宜重新调整、设计评分指标权重.目前,评奖的制度亦需完善,应坚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健全分类评估制度、完善评奖程序和专家评审、回避及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围绕学术期刊专栏出版与在线出版平台建设、期刊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以及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学术新媒体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拓展等内容进行专题学术研讨。由此,总结“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经验,重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学术传播方式,加强学术传播能力建设,通过跨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及体系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高校学报的性质和定位,对影响学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建立评价学报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借助模糊数学等相关知识,创建高校学报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高校学报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由“核心期刊”的褒贬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期刊"的评估方法虽几经修订,然而,出版界的研究者们对其评价甚是不一有褒有贬.文章试从"核心期刊"的由来及排列的初衷,从"核心期刊"筛选所用的方法这两个角度分析、思考,认为"核心期刊"的评选标准应以该刊物所载论文的价值体系为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信息是学报编辑工作的逻辑起点,它又贯穿于编辑工艺流程的全过程之中,最终以生成新的科学学术信息面世,成为人们瞩目的高层次科技学术信息源。学报编辑工作就是信息工作,学报期刊社是生产、传播信息的部门。如何运用信息的原理和方法,指导编辑工作实践,以便在对学报文稿的加工制作过程中,实现文献信息优化增值的办刊目标,编辑工作者良好的信息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文科学报所面临的文化产业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形势喜人又逼人。针对高校文科学报几乎普遍存在的总体质量不高、学术竞争力不强、学术影响力不大、经济效益特差的现象,文章从如何界定高校文科学报的性质问题、如何看待高校文科学报的命名问题、如何看待和对待高校文科学报的转制和属性问题、如何改革高校文科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如何评价高校文科学报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诸如改变传统的"校名"加"学报"的高校学报命名方式、切实转变高校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学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