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集议制度源远流长,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种制度。历代学者对集议制度的研究很薄弱,专题论著寥若晨星。前世之洪迈、朱礼、梁启超等人,虽然注意到了历史上的集议现象,并作了某些揭示,但这些研究都还没有对集议制度进行系统清理。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汉晋集议制度试作初步探索,以补前人之阙略。集议制度是在君主专制之下,于统治阶级内部所采取的一种具有原始民主精神的议政制度,是君主决策的一种开放形式。每当封建国家面临突然事变需要决策,或制定国  相似文献   

2.
宋代魏仲举所编的<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虽非出自专家之手,难以全面地总结宋代韩学的成就,但它仍是宋代韩学的的渊薮,其价值不容低估.<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集注、集评、校勘等方面.它在校勘方面略显薄弱,但其集注、集评却价值极高.<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中引用到的主要注家、注本虽大多已经失传,但其基本的面貌、格局、风格等都可以据它进行勾勒.集评中所保存的大量资料,其文献、文化、文学价值也都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
白朴《天籁集》的艺术特色(韩国)俞玄穆有元一代在文学上是曲的时代,曾在宋代盛极一时的词降至元代却备受冷落,很少有人在此逞才使气。在这种情形下,白朴的《天籁集》虽然存词仅104首,但无疑弥显珍贵。当然,我们所以看重《天籁集》,并不仅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4.
郑永晓 《南都学坛》2006,26(3):59-63
黄庭坚诗文在宋代的传播与刊刻是有关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解释黄庭坚在宋代的巨大影响和后来江西诗派的确立极为重要。黄庭坚投师于苏轼之前,在诗坛上已颇有声名。成为苏门弟子后,更加速了黄诗的传播过程。南宋以后,黄庭坚诗文集的编纂与注释基本完成,各种刻本流行开来。在黄庭坚文集的编纂、刊刻过程中,家族、姻亲等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义是王安石变法以后宋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对后来时文文体的影响很大。现存宋代经义有确切可考之作,有将宋人一般论议加以改头换面之作,有伪托宋人经义之作。清初《古今图书集成》、《可仪堂一百二十名家制义》等文献中出现的王安石、苏辙、杨万里、陈傅良、汪立信、文天祥等人的经义分属上述后二者,因此不能作为六家各自的佚文。  相似文献   

6.
“论”是南宋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论学绳尺》是一部收集南宋时期省试优秀“论”作的选文点评集。集子中批语多以“老”字点评文章。集子从文章的用语、结构及作者的修养等方面揭示了“老”的内涵,说明“老”是宋人追求的一种境界;从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上探讨“老”的成因,有利于整体观照宋代文学,加深对宋代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陆佃的《埤雅》是一部宋代名物训诂方面的专著。此文从兴宋代之雅学、补《尔雅》之不足、备训义之各法、集古今之众说四个方面论述了《埤雅》在训诂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应灾议(谏)政是封建王朝应对自然灾害的一种方式。元朝是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统治者提倡应灾议(谏)政,鼓励官员指出朝政的过失,作为施政的参考。元朝应灾议(谏)政主要有两种形式:百官集议和官员上书。元代应灾议(谏)政总体上说效果不大,有时甚至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张一民 《老友》2008,(7):53-53
集联是楹联的一种,是把原本不相干的诗句,摘录下来,集成一副意义连贯、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的对联。集联要求很高,所集诗句,非一般人的诗句,必须是古人、名人的诗句。集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始于宋代王安石,他的著名集联是:"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相似文献   

10.
封建统治集团的重要舆论机制:朝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议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朝廷的一种舆论形式,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在专制制度下它是很好的内部调节机制,但是其局限性在于集议的结果往往不被执行,最终的决策权在专制者手中.集议制有一定的规则,突出的是不能风闻言事和越职言事;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有时不能形成集中意见.  相似文献   

11.
宋代编例是将已有的判例编纂成集的立法活动,在中国古代判例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界对宋代编例的性质有所争议。宋代例、例册与编例共存,例是例册和编例的素材,先有例,后有例册,再有编例。宋代之前的判例法经历了从秦汉的比附到唐代确立例的地位,自宋代开始,例成了重要的法律形式之一,清代最终实现了律例合编。宋代编例在中国古代判例法发展历程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是对例进行编修并将其上升为立法活动的过渡时期,可以发现宋代编例无论在体例、形式还是程序的视角中,其性质都属于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12.
宋代开封饮食生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开封饮食生活的历史考察姚伟钧北宋时,开封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中外贸易枢纽,城内商行林立,酒楼饭馆鳞次栉比。《东京梦华录》称:“集天下之珍奇,皆归于市;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可谓是中原饮食文化的鼎盛时期,在中国饮食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3.
世綵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卷第一有《请迁玄宗庙议》一文,《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外集》卷第一亦载之,并注引宋樊汝霖云:“此议旧史载於《礼仪志》(按:指《旧唐书·礼仪志》),曰:长庆四年五月(按:原文为正月)礼仪使奏云云。公时岂以吏部侍郎为礼仪使耶!是岁穆宗崩,肃、代、德、顺、宪、穆,明皇帝亲尽当迁,而(?)穆宗及高祖、  相似文献   

14.
在宋代学杜的诗人群体中,文天祥不仅在忧国情怀和诗史精神方面自觉继承杜甫,在造语诗法和艺术风格上也直追杜诗,更难能可贵的是开创了《集杜诗》的新形式。文天祥可谓全方位学杜者,是宋代杜诗学史上最后一位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15.
唐及唐前诗文别集集名多取自作家姓名,盖多由后人裒辑、编次,仅标明“著作权”而已。宋代诗文别集多由作家本人及亲友编次,在制名上颇为讲究。集名取径多端,成为有意义的“标识”。考察宋人别集制名方法及涵义,从中可直观地窥出作家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作品的艺术取向乃至自觉的传播意识。  相似文献   

16.
对于宋代说话中的"说参请",由于资料的缺失,历来聚讼纷纭。"说参请"由佛门禅堂说法问答而来,是带有宗教性的特种说书,旨在借佛门参禅悟道,劝俗化愚,弘扬佛法,《青琐高议》相关篇目可以为据。  相似文献   

17.
黄敏枝《宋代敕赐寺田表》补正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枝(女)先生<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是宋代佛教经济研究方面很有影响的重要著作,此书中的<宋代敕赐寺田表>汇集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历来受到有关研究者的重视.但金无足赤,此表也存在一些失误和疏漏,本文试图对此予以补正,并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宋代寺院得到赐田的缘由,以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文言小说的通俗化引起了文言小说标目方式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从唐代的<唐国史补>开始,经<云溪友议>与<鉴诫录>,直到宋代的<青琐高议>与<绿窗新话>,才开始出现"类回目"式的标目,并在叙事文学系统内部对后世古典小说回目具有示范导源之功.  相似文献   

19.
李师师生年小考任崇岳宋代名妓李师师因与徽宗皇帝有过一段不解之缘而名噪一时,800多年来一直是骚人墨客的热门话题。从南宋人写的(宣和遗事》、《贵耳集》、《墨庄漫录》、《李师师外传》、《浩然斋雅谈》到今人写的小说、电视剧,不下20种之多。徽宗嫖过李师师,...  相似文献   

20.
封建时代中朝知识妇女不幸人生的真实写照──析《断肠集》与《兰雪轩集》李承梅《断肠集》是中国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诗词集,《兰雪轩集》是16世纪中叶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的汉诗集。本文试图分析两人的人生阅历和作品,揭示封建时代中朝知识妇女真实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