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俄国作家赫尔岑曾在一次演讲中,对书籍在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意义作了十分生动精彩的描述,他说:“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行将下岗的人对前来接替他的人的命令。人类的全部生活,会在书本上有条不紊地留下印记:即使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书籍将永存下去。”显而易见,书籍对人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书籍作为人们对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的记录,作为人们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交流经验、保存文化的有效工具,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社会发展,都起着重大作用。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作用将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秋风 《社区》2014,(20):11-11
起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旧还会有不少人会保留纸质阅读的习惯,而有一些书籍,也会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纸质书的方式来传播和留存,比如大中小学中那些需要精读的书籍,比如一些重要的经典名著。电子书确实非常方便,但更多的电子阅读,其实是快餐式的,是一种消遣式的阅读,或者说一些技术性、实用的书籍会通过电子的形式去传播,因为这些书籍的消费,本来就是一次性的,没有太多的文化内涵,人们对这样的书也没有什么感情寄托。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学问家、私人藏书家郑樵,在《通志总序》中,根据几十年做学问和整理藏书的体会,提出图书馆领域的知识是“天下之大学术”之一,同为“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图书馆知识列为一门学问的人。在广采书籍方面,又正是这位学者,在他的《校仇略·求书之道有八论》中,提出了八种采集书籍的方法,即:即类以求、旁类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求之公、求之私、因人以求、因代以求。郑樵的“求书八道”不仅推动了宋代图书馆的发展,而且也给后代的藏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这种广“求”精神,也为我们振作精神,扭转目前图书馆面临的经济拮据、入藏滑波的困境,提供一个很好的启示。笔者现就利用经费购书方法之外,广求文献资源,提出以下非购入方式获取文献的“八道”,谓之“今日‘求书八道’”,共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书中日月长     
胡洪侠 《社区》2014,(35):13-13
书籍,可以是生活中的太阳,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月亮。这样一想,我们就很容易分清两类读书人。将书籍当做太阳的人。大都在白天读书。他们希望有了书的照耀,生存道路上的艰难可以像冰一样迅速融化,前进的障碍、陷阱可以一一跃过或者躲开。有了书的帮助,他们能看见自己想看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明白自己还想看什么,还想要什么。他们歌颂太阳。只是因为太阳给他们光明;他们喜欢书籍,只是因为书籍帮他们走路。太阳不是闲来无事挂在天上玩的.白天读书的人也不大会读闲书或无用的书。他们只要阳光,只要书中有用的东西。不如此,就感到自己年华虚度。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相似文献   

5.
与书为伴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与书为伴,生活中便充满了阳光;与书为伴,智慧就插上了飞翔之翅!  相似文献   

6.
九莲山帐书文化是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帐书上的符箓发展至今有复文、云篆、灵符、符图4种类型。帐书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感情的积淀,"旧传统新发展"是其渊源特征,于儒释道三教合流中凸显出其道教文化的本质属性,由古代巫师道士专属发展至今已为普通民众所掌握,且题材宽泛,形式多样。九莲山人生活在一个有倾诉、有寄托的空间里,帐书不仅能帮助人们释放精神压力,还有助于建构一个结构合理、自我调适能力强的生活共同体,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也许是曾在清华大学任职几年,后又在大学图书馆工作10多年的原因,当我在书店里一眼看见《不尽书缘———忆清华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这本书时,一股清华情结、图书馆情结油然而生。记得在图书馆工作时,常常慨叹图书馆工作低人一等,正面描写图书馆员的书几乎没有,偶尔有一、二部文学作品提到图书馆员,也往往是板着面孔,毫不亲切。可是,人们往往又说图书馆对于自己如何重要,一生受益于图书馆乃至馆员之处颇多。无疑,《图书馆》一书为我们展示了清华图书馆之于清华大学的重要性,为我们展示了清华图书馆的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以及清华…  相似文献   

8.
巫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可以增强人类控制客观世界的意识 ,扩展人类控制客观世界的领域 ,增强人类战胜敌手的信心 ,此外还具有组织作用、道德教化作用、精神安慰作用、交流娱乐作用等。但一方面由于巫术的荒谬性 ,巫术一再失败 ,使人们对它失去了信心 ;另一方面 ,巫术的抽象功能被后来发展起来的宗教所代替 ,实用功能被科学所代替 ,因而 ,巫术在主流文化中的历史作用已经终结 ,但仍在文化的细枝末节中广泛存在着  相似文献   

9.
巫术的历史作用及其终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可以增强人类控制客观世界的意识,扩展人类控制客观世界的领域,增强人类战胜敌手的信心,此外还具有组织作用、道德教化作用、精神安慰作用、交流娱乐作用等.但一方面由于巫术的荒谬性,巫术一再失败,使人们对它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巫术的抽象功能被后来发展起来的宗教所代替,实用功能被科学所代替,因而,巫术在主流文化中的历史作用已经终结,但仍在文化的细枝末节中广泛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彼德·德鲁克是有世界声誉的管理学家和高级管理一咨询人员。《管理》一书是他于1974年写的,虽然作者所处的社会制度不同,但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的通用性仍觉不失对我国现实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我国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书中的许多见解和分析,尤其许多例证都不乏现实意义。一、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斯大林对此也曾有过表述:“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深足整…  相似文献   

11.
公元1753年一南京船漂着于日本八丈岛,船上带有441种中国书籍。这些书籍的内容被写成《戌番外船持渡书大意书》,成为一份重要的书籍史研究资料。本文以《大意书》作为例证,分析了清乾隆时期中日书籍交流情况,并进而探索大意书内容在中国目录学与版本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建议有计划地进行江户时代持渡书书目、大意书与中国公私书目、及今日馆藏书目的比较研究,以扩大书籍史的研究范围并提高其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人所共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几千年来,它在保存和传播人类的知识财富、开发人类智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和人类其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一样,书籍在人类生活中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图书的治疗作用就是其中的一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书的治疗作用正在被人们所认识、研究和应用开来。 图书的治疗作用,包括用图书治病和养心健身  相似文献   

13.
虎蜒氏族的历史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廪君是父系氏族时代巴人的祖先,这已为研究清江丈化和土家族文化的学者所共识。但是,在廪君之前,古代清江流域还活跃着一个以巨蜒为图腾的蛇人氏族,人们对此知之不多。本文将探讨这个巨蛇氏族与白虎氏族在清江流域斗争相融合的历史过程,揭示鄂西土家族远古历史中的一段悲壮史诗。一、廪君的祖先鄂西建始县高坪龙骨洞曾出土早更新世晚期的南方古猿化石,长阳下钟湾等地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长阳人”化石。这表明清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原始人类生存。但是,在“长阳人”与廪君之间的清江流域人类文明史,文献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仅《世本》有“廪君  相似文献   

14.
曾国荃一般被认为是个打战勇猛、贪钱爱财的武夫,其实他对于儒学、儒生和文人雅事始终抱有温情和敬意.因此,在军书旁午之时,他就有慨然捐资刻书之举;兵燹平息之后,又悯战后书籍残毁,亲躬铅椠之役,设局广刊经籍,在晚清刻书史上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一页.其好学乐善,刊刻经史,都是出于弘扬儒术、传播文化的自觉,起到了嘉惠士林、振兴文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7,(12)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详细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高桥敷先生在秘鲁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的小儿子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先生的家门上,一块花玻璃被打碎了。  相似文献   

16.
一、中专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 1987年8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和中科院联合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的通知指出:“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同年,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知》和《规程》对图书馆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也适合于对中专学校图书馆的评价。 中专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长期对图书情报资料的搜集、加工和开发研究,不间断地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图书情报资料,保障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中专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中专图书馆长期被人们认为是藏书的地方、借阅书的场所,甚至被看成是“休养院”。图书馆的工作也被人视为仅仅是借借还还书的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在一些领导的心目中没有占有一定的比重,认为图书馆办得好不好与教学关系不大。有个别中专学校把图书馆作为教务科的辅助性机构,图书馆的工作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排不上队、挂不上号,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有文字的历史已约四千年.由于有了汉字的记录和保存,华夏文明早在三千年多前就已灿烂于世界的东方.一书籍,作为社会的精神财富,记录、保存了人类的思想和知识.书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文字和它的载体,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书籍的出现.作为表达概念思维(抽象思维)的手段,人类语言的产生又远远早于文字.原始蒙昧时期,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由于劳动生活共同协作的需要,经过漫长岁月(几百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宝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图书馆日益成为人们扩大眼界和使生活更文明与充实的中心。尤其在高等学校,人们更是将书图馆同学校的师资及实验设备并列为教学和科研的三大基本条件之一。一九五六年,由高教部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上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辅助教学和科研的学术性机构”。一九七八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图书资料的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是教学、科研重要的辅助机构”。因此,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任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般的图书馆,文献库的书籍、资料,都是通过一次性的编目后就确定它们的排架方法,除了时常加入或剔除某些书籍资料外,一种书或一本期刊在书架上存放的相对位置一般是不变的。但是,事实上每本书、每册期刊被借阅的频率是不相同的,有的被频繁借还,有的则很少问津。这两类书刊被混排在一起势必造成流通人员多跑路,多查寻,也延长了读者的等侯时间。  相似文献   

20.
著名文化学家怀特在他的《文化的进化》一书中,曾表述了这样一个双点:文化的功能与用途是保障人类生活的安定与种族的延续。从特殊的意义讲,文化的功能一方面是联系人与环境,另一方面是联系人与人。类似的表述在其他文化学家的著作中也很多,给人一个总的感觉是,技术文化和思想文化的功能总是直接的、实体性的,而艺术文化(或审美文化)似乎不具有这些特性。究其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艺术文化的存在方式,即符号形态所蕴含的种种奥秘。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理解艺术文化所具有的功能,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