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老子>一书长期被视为一部哲学著作,其思想则一向被认为是消极、保守、落后甚至反动的出世说.这其实完全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老子>是一部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抒发见解,并为王、侯、卿、士提供指导的政治性著作.其目标则是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自然与无为,通过"小国寡民",通过愚民等手段,来实现自然、质朴、安定、太平、富足、均平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2.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对老子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将越发使人感到对老子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是深化研究的基本前提.而出土的最新资料,又使人们毋庸怀疑,"无为"、"无以为"、"无不为"都是<老子>本身的概念,它们构成一个自然链."无为"是起点,它揭示了<老子>哲学的真谛;"无以为"是中间环节,说明了选择"无为"的缘由;"无不为"是终点,是前两个链接自然运作的客观效应.本文认为,这是理解老子思想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老子>二十七章提出了"善数,不用筹策"的数学命题,确定其具体内容需要进一步的资料.通过考察,发现其四十二章与此有关.以"三物"表示"三"或以"万物"表示"万"应为古数学的一种用法,说明<老子>时期出现了不用算筹的计算; 进一步可以认为,此为古代进位制的一种表示方法,而在"万物负阴而抱阳"一句中涉及了二进制计算.  相似文献   

4.
论老子的欲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尤其是对<老子>中的欲望观问题的探讨,近些年来学者们论辩激烈、见解各异.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厌世的,消极的,因此他自然是主张禁欲的.这一看法是对老子"无欲"观点的表面理解.实际上,老子对真正的欲望并没有否定.相反,他以"道之自然"等为其哲学基础,构建了一套以自然生命欲望为核心的欲望体系.  相似文献   

5.
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对道家的社会统一思想有新的继承和发展,认为世界一统于"道",自然和人及社会"通而为一"、"一齐";人应该顺乎"自然",重建"天府",达到天秩、天均、天和.庄子强调的是反对重压,追求自由基础上的和谐统一,这便是<庄子>在社会统一和进步理念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楚简<老子>的文本构成,是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楚简<老子>是摘抄本,有人认为是全本,也有人认为是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单位里产生的三种不同抄本.通过对楚简<老子>中"亡、無"和"  相似文献   

7.
&&《老子·五章》臆度@徐大源&&  相似文献   

8.
"无"是王弼玄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但是,关于"无"的具体内涵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通过考察王弼的<老子注>,可知<老子注>中的"无"有多种意思,只有少数"无"具有本体论的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无"就相当于<老子>的"道".王弼的以"无"为本体的思想主要存在于他的辩论及其它著作中,这种本体论使得中国哲学超越了先秦及汉代的经验思维,成为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9.
历代学人研究陶渊明者,多谓"桃花源"的模式仿自<老子>.倘若抓住桃花源的社会结构的关键--"家",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理解,不难发现,儒道有别,惟儒学才是桃花源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因其他传世本<老子>17章和帛书<老子>相当于该章中的"焉"案"字,为王弼本<老子>18章所无,故二字究作何解,无所参验,也向无达诂.<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有关章节的"安"字,在证明帛书<老子>相关语句的正确和其他传世本相关句读有误的同时,更在道家的本质上凸显了简本<老子>所具有的定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尤其是对《老子》中的欲望观问题的探讨,近些年来学者们论辩激烈、见解各异。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厌世的,消极的,因此他自然是主张禁欲的。这一看法是对老子“无欲”观点的表面理解。实际上,老子对真正的欲望并没有否定。相反,他以“道之自然”等为其哲学基础,构建了一套以自然生命欲望为核心的欲望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说"老子"     
老子既不以"老"为姓氏,又不以"老"为名字,但却以"老子"见称于后世,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在先秦文献中,老子本来称作"老聃"."老子"是战国中期黄老学派的发明,与诸子蜂起和稷下学宫"列大夫"的出现有密切关系."老子"的意思和"老师"有些相似.师中资格最老水平最高者为"老师",子中资格最老水平最高者为"老子".黄老学派借这个名字来推尊他们的学术先师,以便压倒其他诸子.从文献来看,"老子"这个名称的广泛流行,是从汉朝才开始的.至于<史记>中所载老子的籍贯和家世,则多有汉人虚构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老聃著<老子>之说,曾因今本<老子>中明显的战国色彩和反儒非礼倾向而受到学界较为普遍的怀疑和否定,<老子>一书的成书时间也被确定为战国中期甚至后期.高亨先生则凭借对文献的悉心考察,找到了战国中期甚至前期典籍征引<老子>的材料,并发现了老聃一段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从而坚持认为<老子>的原著者确是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聃,只是今本<老子>又有后人增益的成分.这一判断,恰被近年出土的帛书、特别是郭店楚简本<老子>所印证.本文的结论是,文献考察与考古发现各有局限,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对老子及<老子>有一个更接近事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近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上,天才的诗人们创作出了数以万计的神奇璀璨的诗作.在这些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记叙和描绘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理想、神圣的生活"乐园".今天,透过这些"乐园"模式,我们不仅窥探到古代诗人的生存环境观以及追求自然的人格理想和审美境界,而且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从而增强我们的自然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小国寡民”并非像人们以往所理解的那样,是反社会发展、消极落后的表现,而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描述,即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应该与自然保持高度的和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小国寡民”思想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人口控制、弃绝战争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6.
“道”是老子政治世界的基础与核心,集中表达了老子对理想政治的憧憬.道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理想的治国之道.自然无为既是宇宙人生的最高价值,也是国家治理的至高境界.在老子看来,体道圣人是实现理想政治的前提;无为而治是实现理想政治的核心;小国寡民则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17.
魏源从今文经学经世致用的原则出发,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诠解,并视<老子>为"救世之书".他又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对老子的社会政治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对"自然无为"、"无欲为体,无为为用"、"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小国寡民"等思想作出了新的诠解,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救世情怀,实现了对老子思想的超越,也开启了近代道家思想研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严复在全面译介西方学术思想的同时,又从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源中寻找与之相通的思想元素,由此他的<老子评点>提出了老子解释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说,认为<老子>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与西方近代以来的政治、哲学思想相通.同时又据西方社会的现实指出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走向其反面,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祸难,故他的思想中又出现从尊崇西方思想转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这种融通中西的思路,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老子构建了一个理想执政者——“圣人”,其以自然无为、弃智寡欲、尚谦不争为主要特质,映射出理想社会中任自然、不妄为,弃巧智、去贪欲,谦下不争的治国理念.对于当代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而言,老子的“圣人”理想治世模式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基于对传统文化本身的正确解读。很多学者长期以来认为“老子反对仁”,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老子“仁”的思想具有自然性,是对孔子和儒家“仁”的感性思想的一种超越。老子“仁”基于“法自然”的哲学逻辑,是一种理性、自然的“大仁”,可以描述为“仁而不以为仁”。老子“仁”的思想对于建构新时代的中国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